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搜索文档
人民时评:以法治之力打击山寨食品
快讯· 2025-06-03 07:52
治理有效性 - 治理的有效性取决于措施的精准性 需要针对"近似侵权""实质性相似"等法律概念制定更具操作性的认定标准 [1] - 应将包装装潢、色彩搭配等隐性侵权要素纳入规制范围以提升治理效果 [1] 惩治体系构建 - 关键在于构建"违法成本>违法收益"的惩治体系 可考虑在法律中增设条款对主观故意、反复侵权等行为施以更高罚款乃至惩罚性赔偿 [1] - 需完善行刑双向衔接机制 推动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闭环无缝衔接 实现"1+1>2"的惩治效果 [1] 多元协同共治 - 整治山寨食品需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包括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平台把关、公众监督、行业组织尽责等多方合力 [1] - 通过集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才能使山寨食品无处遁形 [1]
以法治之力打击山寨食品(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山寨食品现状与危害 - 山寨食品仿冒知名品牌包装设计,如"全典牛奶"仿"金典牛奶","小白兔奶糖"仿知名品牌,造成消费者混淆 [1] - 山寨食品存在以假乱真、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问题,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并破坏市场秩序 [1] - 山寨食品从农村线下市场扩展到线上渠道,包括直播间、购物网站和外卖平台 [1] 法律与监管挑战 - 现行法律体系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食品安全法,但对山寨食品侵权认定标准模糊,违法成本低,震慑不足 [1] - 需制定更具操作性的侵权认定标准,将包装装潢、色彩搭配等隐性要素纳入规制范围 [2] - 建议增设法律条款,对主观故意、反复侵权的仿冒行为实施更高罚款或惩罚性赔偿 [2] 技术赋能治理 - 区块链技术可建立食品全链条追溯体系,智能算法可监测电商平台仿冒信息,卫星遥感技术可锁定隐蔽加工窝点 [2] - 黑龙江五常大米通过区块链溯源平台实现"一田一码、一物一链",全程可追溯 [3] 多元协同治理 - 市场监管总局与财政部实施企业内部举报奖励制度,地方创建食品"红黑榜"将山寨食品商户纳入失信名单 [3] - 食品行业协会发起"正品承诺"联盟并公开抽检数据,形成政府、企业、平台、公众、行业组织协同治理 [3] 企业创新与保护实践 - 黑龙江五常大米通过立法保护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推出高附加值产品,挤压仿冒品生存空间 [3] - "立法保护+创新赋能"双轨模式提升正品销量,验证以"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机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