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成本

搜索文档
多晶硅成本及期货价格展望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行业、多晶硅行业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公司名称,但涉及头部企业、二线企业、主流硅料企业、硅片生产企业、电池片生产企业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硅料生产成本 - **技术路线成本差异**:改良西门子法平均现金成本、生产成本和完全成本分别为每吨 3 万多元、4 万多元和 5 万多元,FBR 循环流化床技术路线分别为每吨 2 万多元、3 万多元和 4 万多元,两者约有 1 万元/吨差距;改良西门子法未来极致情况可实现与 FBR 类似的 234 结构,但保持差距较难,除非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1][2][3] - **头部企业成本变化**:部分头部企业一季度现金成本上升,原因是产能利用率降低和提升品质增加电耗;也有企业通过优化用能结构,成本从 4.3 - 4.4 万元/吨降至 3.8 万元/吨[1][7] - **地区成本差异及趋势**:内蒙古基地有单体产能、优惠电价和工业硅价格下行等成本优势;云南未来有望逼近内蒙成本水平,四川因新老产能混杂,成本仍高于内蒙 2000 - 3000 元/吨[1][9][10] - **行业整体成本趋势**:2025 年二三季度行业整体成本预计下降,受益于硅料价格下降和工艺控制能力提升降低电耗;但电力市场化改革和欧盟碳关税可能推高绿电价格,影响整体成本[1][11] 市场竞争格局 - **技术路线竞争**:改良西门子法目前占主导地位,未来需持续提升产量、品质及工艺控制能力;FBR 循环流化床有潜在低廉生产优势,工业硅价格下降时更具吸引力,两种技术路线将共存竞争[4] - **地区项目影响**:丰水期云南和四川项目复产可能影响内蒙项目,配额限制下产能利用率仅达 70%;欧盟碳税政策可能使内蒙与西南地区成本有差异,影响竞争格局[1][8] 多晶硅期货 - **近期价格下跌原因及走势**:近期大幅下跌受现货市场影响,行业自律公约限产消息使其反弹;未来若继续执行公约,期货价格有望上涨,目前以现货市场为主导,行情波动源于资金进出及情绪[1][12][13] - **企业注册仓单热情低原因**:主流硅料企业履行长协义务,更多关注现货市场,导致多单持有者多,空单注册仓单者少,造成供需矛盾和行情波动[15] - **价格走势不确定性**:六七月份价格走势不确定,组件价格若稳定,硅料价格可能维持在 3.8 万左右;若下跌,各环节都会受影响,硅料企业可能亏损;今年硅料价格跌破 40 元/kg 可能性不大,超跌后八九十月份价格预计反弹[16][17][18] 光伏装机容量 - **2025 年装机容量预测**:上半年预计达 160 - 170GW,下半年预计在 60 - 80GW 之间,与往年趋势相反,超预期增长可能性较低[23][25] - **政策调节作用**:今年 531 是抢装时间节点,各地政府通过机制电量和机制电价保障光伏行业,不会出现类似 2018 年的行业冰点,但也不会让行业过于乐观发展[23][24] 其他技术发展 - **粒状硅技术**:颗粒硅成本结构有先天优势,目前市场占比约 25%,改良西门子法占 70% - 80%;短期内对市场扰动不大,长期若主流企业规模化量产,对棒状硅可能产生较大冲击;预计 2026 年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27][28] - **光伏行业扩产**:当前主流企业产量可达 1 万吨,部分单条生产线产能达 6 万吨;预计到 2027 年以后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或供给[29][30] - **颗粒硅纳入期货交割品**:颗粒硅纳入多晶硅期货交割品是大势所趋;若成为主要交割品种,行业价格和成本结构将贴近颗粒硅[31][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现金成本构成**:通常包括主要原材料和能耗,含税、人工费用以及必要的研发费用各企业定义和组成不同,业内约定俗成是主要原材料加能耗[5][6] - **硅料企业交割现状及技改影响**:硅料企业主要履行长期合同,占比约 70 - 80%;主流企业不会专门为交割生产线技改,通过挑选符合标准的部分产量满足交割要求[19] - **现货交易品与交割品差距**:现货市场实际交易以混包料居多,替代交割品理论存在但实际操作因差距大无人采用;替代品在期货交割中允许使用,但需支付贴水费用,通常企业不会选择[20][21][22] - **混包料质量比例**:混包料中回用料比例通常在 5% - 10%之间,二线企业最高菜花料占比不超过 30%,基本保持在 20%以内[23] - **海外需求及项目情况**:今年国家可能不动用五大电力公司启动大基地项目,抢装集中在集中式或分布式项目;下半年装机容量若达 60 - 80GW,价格可能反弹,但幅度不大[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