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传播

搜索文档
看似时尚的“梗文化”可能埋藏着传播陷阱
中国青年报· 2025-05-09 11:21
同时,短视频平台的流量逻辑深度介入传播过程,使"热梗"传播呈现"人工+智能"的双重加速。"蹭 梗"也可以成为流量积累的良机,有助于大大提高视频完播率、互动率。以"挖呀挖"童谣为例,视频平 台播放量、完播率等带来的奖励机制促使创作者反复使用热门BGM(背景音乐)。这种机制导 致"梗"的传播呈现这种形态——少数"头部梗"占据大部分传播资源,多数"新梗"迅速沉寂。 我们在享受"网梗"带来的乐趣和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狂欢背后的文化空心化。过度依赖"梗"的表达正 在侵蚀语言深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深度和语言素养。当"绝绝子"替代所有褒义词,"我真的会谢"消解所 有负面情绪,语言系统正经历"功能性萎缩"。 这种"表达空心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尤为显著,在教育界早已引发普遍讨论与担忧。网络"梗"的泛滥正在 摧毁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致使青少年出现"语言贫乏症"。更严重的是,像"雌竞""海王"等包含性别歧视 的词汇,正在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认知产生不良影响。 用户生成的内容构成"梗"传播的核心动力。比如,根据英语"thank you(谢谢)"的谐音"栓Q",网民自 发创作出方言版、戏曲版、AI合成版等数十种演绎形式,使"梗"获得持续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