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部门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向全国推广南京“码上”系列智慧治气经验
南京日报· 2025-10-09 11:52
扫一扫二维码,活性炭主动提醒更换,餐饮油烟准时清洗,非道路机械尾气一键监测,工地扬尘在 线评估,涉气投诉马上办理……在南京,一个个看似普通的二维码,正悄然改变传统环境监管模式,重 塑大气环境治理格局。 近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将《江苏南京构建"码上"系列监管网络赋能大气治理提质增效》编制 成工作简报,向全国推广这一创新实践。 一"码"赋能:从人海战术到智慧监管 "叮!您辖区内某企业活性炭吸附设施已超期未更换,请及时督促整改。"近日,秦淮生态环境综合 行政执法局大队长吴志斌的手机上弹出一条预警信息。他立即联系企业负责人,提醒尽快更换活性炭。 活性炭吸附设施是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的常用设备,但以往部分企业存在"以次充好、 更换不及时"等问题。"以前检查全靠腿跑,企业多、分布散,监管难度大。"吴志斌说。 变化始于"码上换"系统的推出。这个全国首创的线上监管系统,为全市5000余套活性炭设施赋予 了"电子身份证",实行"一设施一码"清单化管理。系统内置"红绿灯"预警机制,根据更换周期自动推送预 警信息,既提醒企业,又同步至监管部门。 "现在系统一预警,我们就知道该换炭了,不敢再马虎。"一家化工企业负责人 ...
鲁冀豫黄河流域“三省三市”启动跨区域交通运输联合执法
齐鲁晚报网· 2025-04-28 20:14
区域交通运输联合执法行动 - 山东聊城、河北邯郸、河南濮阳三市启动鲁冀豫黄河流域区域执法协作机制,旨在保障"五一"假期交通运输安全 [1] - 行动以"跨区域联动、多部门协同"为核心理念,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执法网络 [3] - 纵向实现市、县两级交通运输执法力量紧密衔接,横向联合公安、交警等多部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治理格局 [3] 执法行动实施情况 - 三市累计设置19个执法检查点,出动执法人员214人次、执法车辆61辆次 [5] - 依法查处交通运输违法行为25起,有效规范区域交通运输市场秩序 [5] - 行动强化联勤联动与联防联控机制,对交通运输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高压严打态势 [3] 后续计划 - 三市将持续深化黄河流域联合执法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跨区域协同治理效能 [5] - 计划构建更严密的执法网络,采取更高效的执法行动,保障"五一"假期出行安全畅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