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管

搜索文档
增长11.5%!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上半年进出口跃升
搜狐财经· 2025-07-31 06:49
外贸表现 -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24年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值达2608 6亿元 同比增长11 5% 占广东省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约三分之二 [2] - 片区进出口额从2015年的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5367亿元 年均增速超25% [3] 制度创新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连续四年位列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 [3] - 首创"一次检测 一次认证 一体通行"通关体系 率先落地全球中心仓和"MCC前海"集拼分拨模式 [3] - 海关备案企业数量近1 2万家 较设立之初增长5 7倍 [3] 智慧港口 - 妈湾智慧港上半年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19万标箱 同比增长10 7% [4] - 智能查验机器人实现监管要素"秒级比对" 进口水果 危化品查验时间压缩30%-50% [4] - 创新"提前报关+智能分流"模式 实现出口货物卡口通行无缝衔接 [4] 深港协同 - 香港成为前海第一大贸易伙伴 上半年对港进出口592 4亿元 同比增长90 2% 占片区进出口总值22 7% [6] - 招商保税推行"全球采购-前海集货-香港直配"模式 库容利用率提升52 8% [6] -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在前海设立全球维修中心 半年内完成近2000个磁共振线圈维修 保税维修进出口货值约930万美元 [6] 企业服务 - 粤十供应链进出口增长超10倍 [7] - 蛇口海关通过"一事一议"监管方案助力2161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配件出口刚果 [7]
中国中免股价微涨0.08% 海口海关智慧监管缩短免税品上架时间
搜狐财经· 2025-07-31 01:32
来源:金融界 7月30日中国中免主力资金净流出1656.97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01%。 风险提示:免税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中国中免7月30日股价报66.28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5元,涨幅0.08%。当日成交量为267870手,成 交金额达17.80亿元。 中国中免是国内领先的免税运营商,主要从事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公司在全国多个重点城市和旅游目的 地经营免税店,涵盖香化、精品、服饰、电子产品等多个品类。 海口海关近期推出智慧监管措施,通过电子标签和远程视频查验等技术手段,大幅提升离岛免税商品通 关效率。数据显示,免税商品从入仓到上架时间最短仅需2小时,较传统模式节省1.4天。2025年以来, 三亚海关已对329批次离岛免税进口货物实施查验,其中80%采用便利化政策。 ...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劣质低价竞争!市场监管总局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7-28 18:36
市场监管发展规划座谈会要点 核心观点 - 会议聚焦"十五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 [1] 促进国内大市场发展 - 加快完善市场监管基础制度 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2] -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劣质低价竞争行为 [2] 质量强国建设 - 开展质量强企、质量强链、质量强县专项行动 [3] - 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3] 标准化发展改革 - 健全国家标准体系 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 [4] - 提升标准供给水平 [4] 监管能力提升 - 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三位一体建设 [5] - 重点强化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能力 [6] 平台经济监管 - 完善平台经济监管制度规则 建立常态化责任体系 [7] - 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 [7] 注:原文未包含具体经济数据或百分比变化指标
海南岛12月封关运行:货物“零关税”,与内地人员往来更便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4:05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政策 -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展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1] - 封关不是封岛 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 将海南岛全岛建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 [1] - 封关后海南与国际联系更加便捷 有利于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 促进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1] 封关政策措施"四个更加" - 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由21%提高至74% 加工增值达30%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2] - 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 对全国现有部分禁止 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2] - 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 设置8个"一线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 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2] - 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 对"零关税"货物等实行低干预 高效率监管 [2] 货物贸易"零关税"政策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税目由1900个扩大至6600个 占比74% 比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4]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 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4] - "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动 免于补缴进口税收 [5] 人员往来政策 - 封关后与内地人员往来无需额外证件 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 [6] - 仅部分货物从海南进入内地需要接受查验 包括"零关税"货物 加工增值货物和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 [6] - 将采取"一站式通关"模式 "前推后移"管理 智慧监管和信用管理等措施保障通关效率 [7] 政策影响 - 政策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生产成本 激发市场活力 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5] - 有助于延伸岛内产业链条 增强产业竞争力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5] - 封关后海南将继续保持与内地便捷往来 旅客将享受更好旅行体验和服务 [7]
【省生态环境厅】陕西以智慧监管推进生态环境执法体系现代化
陕西日报· 2025-07-21 07:37
科技赋能智慧监管 - 陕西整合国家、省、市三级24个信息化系统,打通底层污染因子数据库,搭建升级版全省非现场信息化执法平台 [1] - 新平台对全省近5万家排污企业实现24小时信息化监管,通过AI算法动态画像并以红黄绿三色码分级管控 [1] - 平台精准输出违法线索,降低涉企现场检查频次,执法效能显著提升 [1] 锚点体系与数智化转型 - 以排污许可证为基础,将企业生产设施、治污设施等十大类物理实体确定为执法关键"锚点" [2] - 通过数据建模将锚点嵌入移动执法系统,实现亚米级精准定位导航,辅助执法人员精准发现问题 [2] - 体系在全国首创移动执法全要素数字化呈现,减少企业管理人员陪同需求,做到无事不扰 [2] VR执法教学系统 - 陕西研发高仿真虚拟执法场景,帮助执法人员反复练习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应用 [2] - 系统模拟多种执法场景流程,有效提升现场执法能力 [2]
专家学者聚广西北海 探究人工智能赋能特种设备安全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7-13 09:3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特种设备保有量近十年年增长率维持在7%左右[1] - 特种设备数量从2015年的1100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2294万台[1] - 电梯数量占比接近50%[1] 技术应用与监管创新 - 人工智能和智能设备将成为实现特种设备智慧监管的重要工具[1] - 电梯安全AI监管模型具备物联网智能监控功能 可自动识别困人故障并呼叫救援[2] - AI技术可自主筛查违法线索并预警 提升救援效率并为精准执法提供数据支撑[2] - AI安全监管智能头盔实现从"人眼观察"到"智慧洞察"的转变 提升监管精准性和及时性[2] 监管重点领域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如叉车)的安全使用需重点关注[1] - 电梯数量快速增长带来监管压力提升[1] 行业活动与交流 - 北海市举办特种设备人工智能监管交流会 探讨AI赋能安全监管新路径[1][2] - 交流会推动人工智能在市场监管领域的创新应用 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2]
智慧工地、定向音箱让成都重归宁静
中国环境报· 2025-07-11 08:06
噪声污染治理成效 - 成都市噪声投诉量同比下降11.9%,其中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投诉同比分别下降6.4%、19.1%、28.3%、43.9% [1] - 2025年噪声污染百日攻坚期间全市学校噪声投诉量同比降幅高达52.2% [4] - 2024年成都市餐饮类(含酒吧)噪声投诉量首次同比下降27.2%,2025年攻坚期间同比降幅为12.8% [6] 建筑施工噪声治理 - 施工噪声投诉量占成都市噪声投诉总量近三成 [2] - 成都市住建部门出台《成都市建设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四环路内新开工项目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施并接入"智慧工地"监管平台 [2] - 截至2024年年底,成都市已在1720个施工工地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备2236套 [2] - "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噪声污染"发现—预警—派单—整改—督办—销号"全过程闭环管理 [3] 校园噪声治理 - 成都市教育部门在9个中小学校操场安装34套操场定向音箱,通过控制声音传播方向和范围减少对周边居民干扰 [4] - 采取安装定向传声降噪系统、规范校园广播使用时段等措施有效解决校园广播扰民问题 [4] 商业噪声治理 - 成都市出台《成都市餐饮行业噪声防控指引》等行业噪声管理制度 [6] - 青羊区对酒吧街采取加装隔音设施、优化营业时段等措施,并成立酒吧经营者联盟加强行业自律 [6] - 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协同共治推动酒吧业态健康发展 [6] 行业监管措施 -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噪声污染现状分析,梳理出高发行业和领域 [1] - 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完善行业噪声管理规范和管理措施,引导形成行业自治 [1] - 教育、体育、商务部门分别出台学校、体育场馆、餐饮行业噪声管理文件 [6] - 成都市计划进一步健全噪声工作配套管理制度,推动更多行业完善源头管理措施 [7]
【咸阳】“码”上查 “码”上管 “码”上办
陕西日报· 2025-07-01 06:39
环境码智能监管平台 - 咸阳市1700多家企业已拥有"环境码",通过颜色区分环境信用等级:绿码(90分以上)占39.6%,黄码(80-90分)占1.7%,红码(80分以下)占3.7%,灰码(半年未检查)占55% [1][3] - 绿码企业享受"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政策,黄码企业适当增加检查频次,红码企业为重点监管对象 [1][3] - 平台实现"一企一档"数字化管理,执法人员扫码即可获取企业排污信息、处罚记录等实时数据,替代传统人工核查 [3] 涉企执法改革背景 - 国务院2024年初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要求全国范围内遏制乱检查现象,咸阳市2024年9月率先推出"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措施 [2] - 改革前企业年均受检超20次,100多名执法人员需监管5000多家排污企业,存在重复检查、效率低下问题 [2] 平台运营成效 - 执法检查频次下降但精准度提升,通过大数据分析避免多头检查,移动执法终端实现全过程留痕 [3] - 企业可通过平台学习环保法规、自查整改,并在线申请执法指导,政企互动功能增强合规便利性 [4] - 该模式获评陕西省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预计年底覆盖全市5000家排污企业 [4] 技术赋能监管 - 平台整合多系统数据源,执法人员可远程完成证据上传、结果录入等全流程操作 [3] - 投诉举报需经多级审批方可现场查验,减少非必要干扰 [4]
去年北京新设经营主体31.49万户
新京报· 2025-06-30 15:56
经营主体增长与登记便利化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经营主体实有268.62万户同比增长5.08% 2024年新设经营主体31.49万户 [1] - 全国首个"一标四维"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落地 外资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一网通办" 发布首套中英文双语版外商投资登记指南 [2] - "e窗通"平台网办功能升级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拓展至30余个 2024年全程网上办理登记业务占比达79.87% [2][3] 智能餐饮与自动化设备发展 - 北京智能餐饮经营许可备案超300家 制定自动制售设备食品经营许可审查要求 推动首个持证餐饮AI机器人在亦庄落地 [2] - 截至2024年5月48家企业获批利用自动设备进行食品制售 设备布设300余个点位 智能餐饮机器人覆盖图书馆、动物园等公共场所 [3] 公平竞争与反垄断执法 - 推动退还企业费用6500多万元惠及1.02万户企业 检查收费主体480余户 罚款金额1827余万元 [4] - 建成240家涉企收费监测点位 检查反不正当竞争单位2.3万余家 2025年将常态化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 [4][5] - 重点查处限定交易等垄断行为 推进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 加大对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政策的整改力度 [5][6] 监管机制创新与企业减负 - 2024年非现场检查量占比提升至38.6% 扫码检查减少重复检查6510次 警示成功率89% [7] - 10.5万户企业纳入"无事不扰"清单 首批被检查量环比下降79.1% 2025年计划将非现场检查占比提升至50%以上 [7][8] - 54万余户企业通过"多报合一"年报公示减少填报数据超1100万条 为5.1万户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 [7] 质量提升与标准建设 - 建设55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 建立41条质量强链 培育23家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 [9] - 发布50项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11项产业计量成果入选国家库 全国率先施行统一公平秤标识 [9] - 为637家小微企业减免认证费用198万余元 发放CCC免办证明2.1万余张货值21.9亿元 [10]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特殊食品经营环节专项检查
中国食品网· 2025-06-24 18:08
市场监管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市场卫士先锋服务队"作用,开展特殊食品经营环节专项检查,整顿市场秩序,打击非法经营和虚假宣传行为 [1] - 执法人员使用"塔通办智慧监管平台"APP扫码检查,实现自动识别检查对象、数据实时同步、全程留痕,检查效率提升50% [3] - 检查重点区域为超市、母婴店、药店,重点检查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采用无纸化操作,电子表单录入、拍照取证、电子签字一气呵成 [3] 检查内容 - 核查经营单位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检查产品标签标识规范性,排查虚假宣传、夸大功效、违规销售等行为 [3] - 逐项检查特殊食品专区专柜设置、警示用语标注、保质期管理等合规情况 [3] - 已检查48户次,对专区专柜设立不到位、警示用语不规范、产品未集中摆放等问题现场指导并责令整改 [3] 技术应用 - "塔通办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同步,自动归集违法线索,支持跨部门联合惩戒 [3] - 检查全程采用智慧化手段,完成从传统"人海战术"到智慧监管的转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