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管

搜索文档
政企协作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
经济日报· 2025-09-17 06:06
商标侵权新趋势 - 商标侵权违法行为呈现链条化、跨区域、数字化新趋势 例如侵权网络覆盖9个省份且涉案金额达3亿余元[2] - 侵权者利用网络直播和微信社交平台进行推广 并采用虚拟地址和身份信息逃避监管 增加执法难度[2] - 跨区域作案成为侵权新常态 在侵犯始祖鸟注册商标案中涉及冲锋衣生产至代理销售的完整链条[2] 政企协作机制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建立守护品牌政企协作机制 已有60家企业纳入该机制 企业可发挥品牌认知和市场反馈优势成为市场监管前哨站[3] - 政企协作机制核心是企业主动维护商标权益并提供侵权线索 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办案件并指导企业提升维权能力[3] - 极米公司通过向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举报 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一调度下成功查处极米坚果侵权案[3] 技术手段应用 - 市场监管部门广泛应用云端协查等电子证据固定系统 并融合大数据分析追踪资金流与物流 在查处爱马仕等大案中依托数据穿透还原犯罪网络[7] - 智慧监管平台和图像识别技术有效破解虚假身份和地址隐匿问题 在鄂尔多斯商标案中精准锁定侵权发生地[7] - 京东集团通过部署多模态AI模型开展智能拦截 与权利人合作共建侵权动态特征库与识别模型 实现风险商品实时监测[6] 国内外品牌保护 - 市场监管部门对国内外商标持有人实行平等保护 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案例包括对耐克和希尔顿等外国品牌的保护[4] - 耐克公司配合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开展打假行动 共查处售假店铺175家并查扣近9000件涉及耐克商标的假冒产品[4] - 华为公司建立完整品牌保护体系 坚持主动出击并采取严厉打击措施应对侵权挑战[6] 执法成效与挑战 - 2024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商标专利领域违法案件6.1万件 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网[1] - 侵权行为更新迭代且侵权场景层出不穷 企业面临的侵权形势依然严峻[5] - 监管部门通过政企协作和技术赋能实现线索早发现和案件快查处 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坚实基础[7]
2025年下半年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形势分析研讨活动在眉山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9-12 00:01
9月8日至10日,2025年下半年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形势分析研讨活动在眉山举办。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杨 红梅出席活动并讲话,综合执法监督局全体同志,各市(州)执法机构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活动上综合执法监督局有关同志分别解读《四川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工作指引》《2025 年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绩效考核评议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涉企行政检查新规,通报2025 年上半年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有关情况,眉山市就文化市场涉企行政检查"天府入企码"试点作交流发言,各市 (州)执法机构负责同志就当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形势任务、风险隐患、对策举措等进行交流讨论。 活动要求,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涉企行政检查的要求,创新智慧监管、网络巡查、"双随机、一公开",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二是紧扣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完善涉旅投诉高效处理和反馈机制"决策部署,持续推进 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集中整治,深入开展投诉举报办理提质增效行动。三是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综 合执法队伍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导向,全面提高文化执法规范化水平,以高水平文化执法充分保护激发文旅 活力,全面护航助力文旅繁荣 ...
北京建成1100余家蔬菜标准化基地
新京报· 2025-09-11 23:14
依托"北京农安宝"小程序,北京创新实施"一户一码"智慧监管模式,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到上市的全流程 可追溯,这一经验已在全国推广。此外,北京市还常态化开展药物残留攻坚治理专项行动,实现樱桃、 苹果、蜂蜜等主要食用林产品追溯体系全覆盖,筑牢从田间到货架的安全防线。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于9月11日在京启动。本次宣传周以"尚德守法 共享 食安"为主题,由国务院食安办联合27个部门共同主办。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北京市系统构建从源 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通过标准化生产、智慧监管、产业创新和社会共治等一系列举措,持续筑 牢食品安全防线。 在源头管控方面,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目前已建成1100余家标准化基地,年产优质农产品118万 吨,占全市"菜篮子"产品总量的46%。同时,全市绿色有机认证主体达500余家,年产量超40万吨, 较"十三五"时期提升85%以上,"绿色标签"农产品日益丰富市民餐桌。 北京还率先开展"穿透式"大型食品销售企业体系检查,强化跨区域风险防范,推动京津冀食品安全监管 协同发展。通过"铁拳""昆仑"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在创新赋能方 ...
以“全链条治理”重塑消费信任新生态
消费日报网· 2025-09-05 10:40
监管成效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5年专项整治行动 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1] - 累计查办违法案件3.1万件 罚款金额达5.4亿元 侦破刑事案件1.2万起[1] - 5年抽检17.5万批次 相当于日均检测近100批次产品[1] 监管机制 - 建立全链条监管模式 涵盖产品注册备案 生产过程动态监控和市场流通随机抽检[1] - 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和问题整改率均达到100%[1] - 2024年创新开展"你拍我查"活动 通过消费者手机拍摄收集违法线索[1] 行业影响 - 监管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 有企业表示生产车间洁净度超过手术室[1] - 对直销企业实施"责任清单"管理 将监管延伸至销售终端[1] - 消费者信心逐步回升 大部分受访者更倾向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2] 市场发展 - 监管革新重塑消费信任 形成规范有序 充满活力的保健食品市场[2] - 行业治理成为释放消费潜力的关键举措 支撑"健康中国"建设[2] - 智慧监管持续深化 推动中国消费市场在严监管与促发展间实现平衡[2]
管好非道路移动机械,沈阳于洪分局这样做
中国环境报· 2025-09-01 11:21
作者单位:赵宏德,辽宁省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崔文忠,辽宁省沈阳市生态环境局于洪分局 源头引导,压实主体责任。抓住源头,压实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登记责任。于洪分局建立 了覆盖全区13家非道路移动机械销售单位、4家维修单位的微信群,宣传提醒销售维修机械登记要求, 实时掌握非道路移动机械流向,实现销售维修环节"应登尽登"。通过入企宣讲、上门帮扶等方式,把环 保编码的法律要求、操作流程送到企业手中。这种"靠前服务+精准引导"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登记效 率,更从源头上强化了企业的生态环境意识,落实了主体责任。 智慧应用,提升监管效能。面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流动性大、作业时间不固定的痛点,传统监管方式往往 力不从心。于洪分局积极深化机动车与非道路机械环境监管APP应用,实现了"在线发现—精准定位— 现场登记"的闭环管理。通过APP实时掌握非道路移动机械在线状态,"一键导航"锁定设备,执法人员 现场核实、即时指导登记办理,让"跑断腿"的监管变成"数据跑路"的高效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于洪分 局累计追踪登记国四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324台。智慧平台的应用,既破解了"找非道路移动机械 难、登记慢"的问题,又让监管实现了精准 ...
江苏南京溧水区多举措拧紧燃气“安全阀”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9 13:36
"以前人盯人、人喊人的管理模式难免有疏漏,有了AI'智慧眼',违规行为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和制 止,大大提升了安全管理效能。"金鲁溧城燃气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同时,溧水区市场监管局对该 区超8万只在用液化气瓶实施常态化动态监管,督促企业及时回收临期气瓶,按要求报检或报废,杜绝 不合格气瓶流入市场。 燃气供应单位是安全"第一关",该局围绕气瓶充装、储存、回收、检验等环节,对辖区内液化气充装企 业开展"穿透式"检查,重点关注高温天气下罐区喷淋降温装置运行状态以及气瓶充装前后检查制度落实 情况,确保储罐安全可控,气瓶分区放置,实瓶区、空瓶区、待检区物理隔离到位。该局全覆盖排查管 道燃气企业的调压箱、调压柜及连接管道等关键部件60余批次,发现部分调压设备铭牌缺失、压力表未 校验等隐患13条,已全部整改完毕。 溧水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科技+监管"新模式,联合南京市锅检院、金鲁溧城燃气公司打造江苏省首 批"阳光充装AI辅助执法"试点。在燃气充装单位安装"阳光充装"系统的基础上,接入6台高清摄像机及 大型算力服务器,应用AI自动监测,实时识别进入充装区域的人员身份、持证状况与操作动作,对无 关人员进入、无证充装、违规充装 ...
生态环境部:强化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10:41
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进展 - 生态环境部推动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增1200余座 每日处理能力提升6000万吨 [1] - 协同工信部门指导地方完成700余家化工园区认定 并将长江经济带治理设施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 [1] - 针对全国1600余家依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工业废水的园区 已推动超过六成完成评估工作 [1] 治理成效与专项行动 - 开展长江经济带和沿黄河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 建立四级排查机制 累计解决3500余个污水管网和设施运行问题 [2] - 专项行动使涉水信访举报问题下降81% 长江经济带园区COD日均进水浓度增加34个百分点 污水排放达标率近95% [2] - 推动园区污水由分散管理转为集中统管 降低处理成本和企业负担 提高监管效率 [1] 未来工作方向 - 加快推进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升级改造 推动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常态长效 [2] - 加强污水收集处理排放管控 持续开展工业废水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查评估 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2] - 强化卫星遥感和大数据等技术应用 提升科学监管、精准监管和智慧监管水平 [2]
余杭:南湖未来科学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杭州日报· 2025-08-27 10:27
公司运营 - 北二餐厅完成迁址扩容工程 总面积拓展至3500平方米 配备35人专业服务团队 可同时容纳2000人就餐[1] - 采用中央厨房加特色档口创新模式 构建标准化监管与个性化服务并重的供餐体系[1] - 员工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确保100%持证上岗 中央厨房对风味档口实施SOP标准化管控 覆盖食材加工到成品出品全流程[1] - 引入12类特色餐饮 每日提供30余种自选菜品 价格区间覆盖10-30元[1] 监管环境 - 经发线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重点查验食品溯源体系 冷链管理 餐具消毒等关键环节[1] - 各项证照齐全 管理规范有序 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清晰 实现问题可追溯 责任可界定[1] - 建立智慧监管加常态巡查机制 通过明厨亮灶系统 定期抽检等手段持续保障用餐安全[1] 市场定位 - 作为园区核心配套设施 直击科技工作者用餐难痛点[1] - 园区3公里内唯一规模化餐饮中心 服务科技人才群体[1] - 改造工程助力优化园区营商环境[1]
一图读懂 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认证机构全景画像
央视新闻· 2025-08-26 14:11
市场监管数字化系统上线 - 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认证机构全景画像系统 实现智慧监管 [1][3] - 系统依托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整合多源数据 运用图表/图谱/地图等形式展示信息 [1][3] - 该系统为市场监管部门推动智慧监管的重要成果 [1][3] 数据整合与功能架构 - 系统汇聚认证机构的基础信息/资质/证书/人员情况等330项数据 [1][9] - 采用7大类15小类展示框架 包含基础信息/资质/证书/人员/监管反馈/认证活动/创新能力 [9] - 实现全生命周期实时更新 通过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统一数据治理 [1][9] 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 - 设置18项风险指标动态监测 包括列异列严/处罚/投诉/签到异常等 [1][11] - 精准识别违规行为并进行预警 可识别隐蔽关联及"换马甲""一人控多户"行为 [1][11] - 通过多维风险画像实现风险提前预警 [4][11] 系统核心功能亮点 - 全局可视化驾驶舱通过地图/柱状图/饼图/风险色块直观呈现数据 [5] - 一键生成机构档案 包含基础信息/资质详情/证书状态/监管记录 [5] - 精准锁定检查目标 提升基层执法效率 [5][6] 系统应用价值 - 有助于市场监管人员全面快速掌握认证机构信息 锁定检查目标 [1][3] - 实现监管效能倍增 筑牢认证公信力 [4][6] - 净化市场环境 通过数据破壁打通"数据孤岛" [4][6]
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认证机构全景画像
央视新闻· 2025-08-26 14:05
市场监管数字化建设 - 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认证机构全景画像系统 实现智慧监管 [1] - 系统依托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整合多源数据 运用图表/图谱/地图等形式全方位展示认证机构信息 [1] - 汇聚认证机构基础信息/资质/证书/人员情况等330项数据 实现全生命周期实时更新 [1] 监管能力提升 - 设置18项风险指标进行动态监测 能精准识别违规行为并预警 [1] - 有助于市场监管人员全面快速掌握认证机构信息 锁定检查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