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运河文化带
icon
搜索文档
焕新增绿传文脉
人民日报· 2025-05-31 06:22
文化符号与地标建设 - 北京与杭州通过"运河风物"文化符号展呈现大运河两端的地域风物与生活美学 [1] - 北京通州区运河旁三大文化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年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 [1] - 杭州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杭钢公园、西泠武林美术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文化地标广受欢迎 [1] 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治理 - 北京完成白浮泉遗址腾退、通州古城保护、燃灯佛舍利塔等遗址系统性修缮,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一期建成开园 [1] - 大运河北京段河道补水5亿立方米,改造新建滨水绿道50余公里,建成什刹海西海等湿地公园 [2] - 浙江大运河沿线5市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99.3%,完成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116公里,建成13个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2]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 北京成功创建大运河5A级景区,推出12公里灯光秀、水景演艺及多条游船航线,举办运河赛艇大师赛等体育赛事 [3] - 浙江开通京杭大运河杭湖游线,推动数字创意、动漫设计等新兴产业发展,融合绿色航运、健康休闲、商贸文旅等产业 [3] - 京浙两地通过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平台加强合作,激活水岸经济新动能 [3]
京杭两地已建成一批运河文化地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30 05:45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展 - 北京、杭州两地已建成北京(通州)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大运河杭钢公园等一批运河文化地标 [1] - 北京段河道近年来已补水5亿立方米,改造和新建滨水绿道50余公里,建成开放什刹海西海、马家湾等一批湿地公园 [1] - "城市绿心"由原来重污染工业区蝶变为近零碳排放的森林公园 [1] - 杭州全面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杭钢公园、西泠武林美术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已成为运河文化地标 [1]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 - 北京完成白浮泉遗址腾退、通州古城保护等系列工作 [1] - 对水闸、桥梁、码头等建立基础数据库,燃灯佛舍利塔与周边古建筑群、张家湾城墙及通运桥等遗址遗迹得到系统性保护修缮 [1] - 近600年历史的永通桥风貌再现,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一期建成开园 [2] - 路县故城遗址"一馆一园"开放在即,"千年之眼"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2] 大运河文化推广 - 北京策划推出全门类运河主题文化精品,《大运河文化辞典》全卷等一批成果相继问世 [2] - 4D影片《穿越时空的大运河》、舞蹈《镇水神兽》等新作品缤纷上演 [2] - 北京协同大运河沿线八省市举办非遗联展,组织京津冀三地非遗传承人技艺研修 [2] - 建立"北运河非遗传习所",让运河船工号子、运河龙灯、面人汤面塑等特色非遗珍贵再现 [2] - 北京已亮相100余款"运河有礼"文创产品 [2] 大运河IP开发 - "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正式启动 [4] - 由韩美林团队设计的大运河吉祥物IP"河喜"发布 [4]
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京开幕
环球网· 2025-05-29 17:05
5月29日,北京通州北运河畔,中国大运河之水碧波荡漾,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以下简 称"2025京杭对话")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 2025京杭对话以"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等主办。本届"京杭对话"作为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以中国大运河文化为纽 带,打造永远在线的北京文化论坛。 来源:环球网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军民,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 新闻办主任余俊生,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虞汉胤,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 海峰,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执行副主席、扬州市副市长刘流,以及艺术家、清华 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遗产教席赵丰,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外籍专家拉斐尔·泽尔贝托,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等京浙两地政 产学研代表、文化名人,以及外国友人出席开幕式,探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南北联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2025京杭对话开幕式现场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改 ...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5月29日开幕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开栏语 5月29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以下简称"京杭对话")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 本次活动以"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为主题,汇聚国内外政产学研各界嘉宾,共同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 设建言献策,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 活动采用"1+1+5"模式,其中,1个主会场——通州区,1个特色分会场——西城区,东城、朝阳、 海淀、顺义和昌平5区作为拓展区,7个区将通过"赛、会、展、演、秀"5种形式,让市民游客感受大运 河的文化魅力,从不同角度展示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文化风情、科技创新及城市风貌。 伴随京杭对话的开幕,"河之端"龙舟赛、话剧《北上》、"星耀运河·夜韵霓裳"海上音乐会和"大运 长歌光影秀"等配套活动将同步开启。北京还将在端午节前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通州"运河市 集"主打"韩美林文化"和非遗特色;西城区以国际特色美食为主题,举办"河之端"国际美食节;其余五 区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一区一品"的文化市集。 活动期间,"运河论道"高端对话将围绕两大主题展开。一是"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 发展",该对话将结合黑神话悟空和敦煌壁画保护案例,探讨数字技术应用等议题;二是"运河城市 ...
天津:推出五大非遗亮点举措 打造“津派”文旅新名片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21:31
活动概述 - 天津市举办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暨第六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1] - 活动发布五大亮点举措 以非遗串联大运河文脉 挖掘展示运河沿线八省市近百项非遗代表性项目 [1] - 打造"津派"文化品牌 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1] - 围绕"上合文旅嘉年华"品牌推出系列文旅精品项目 将非遗融入其中 [1] 活动内容 - 展示活动包含启动仪式、年画艺术精品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卖、非遗创新研讨会、非遗主题演出、互动体验、西青非遗坊七大板块 [2] - 整合天津非遗资源 开展"走进非遗品味天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专题活动 [2] - 推出"非遗传承夜"特别节目 从非遗角度阐释天津运河文化 [2] 重点项目 - 发布2025年天津非遗与旅游融合重点项目清单 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2] - 重点打造场所类、载体类、渠道类、机制类项目 [2] - 2023年以来涌现出天津市河西区西岸非遗体验馆、南开区古文化街曲艺沉浸式演出、北辰区小淀国际当代艺术园区等项目 [2] - 继续发布津药达仁堂中医药博物馆与健康生活馆、和平区七弦古琴非遗体验地标、武清区运河不夜城等项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