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销售乱象

搜索文档
 今秋第一批吃蟹的,成了大冤种?
 36氪· 2025-10-14 18:43
 行业核心问题 - 大闸蟹行业存在普遍的品质不稳定问题,消费者反馈蟹肉较空、口味发苦、蟹黄蟹膏不成形、缺斤短两以及死蟹等情况频发[4][5][10][12][13][19] - 以蟹卡为代表的预售模式出现严重兑换困难,官方页面频繁显示已约满,发货时间排到一月后,客服电话难以接通,暴露出重销售轻履约的畸形商业模式[4][5][23][24] - 行业累计投诉量已达5459条,相关问题并非首次出现,几乎每年吃蟹季都会出现大量针对主要品牌的投诉[35][34]   主要品牌案例分析:蟹太太 - 蟹太太成为消费者吐槽重灾区,消费者反映其产品与“黄满膏肥”的宣传承诺严重不符[10] - 该品牌蟹卡在电商平台价格区间为228元至988元,月销量超过10万件[27] - 蟹太太年销售额达到6亿元,若以线上销售额5亿元、20%消费者无法提货计算,品牌可能因此获得1亿元净利润[33] - 蟹太太所属公司苏州西风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缺斤短两等行为被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暂停会员资格,且近年来多次因发布虚假广告等行为受到行政处罚[36][38]   蟹卡商业模式风险 - 蟹卡模式本质是预售,商家通过控制提货效率拉长交付时间,容易导致消费者提货困难或忘记提货,部分资金可能因客户未兑换而形成沉淀收益[26][33] - 蟹卡承诺兑付时间较长,存在相关企业在发售、筹集资金后跑路,或资金被挪作他用难以收回的风险[29] - 消费者在退卡流程上面临障碍,客服要求提供原购买平台订单、实体卡片等详细信息,被质疑有推诿责任之嫌[29]   行业监管动态 - 《大闸蟹电商销售服务规范》团体标准规定,线上大闸蟹卡券经营者全年未兑换卡券销售额不能超过当年整体销售额的40%[39] - 标准要求经营者缴纳不低于30万元保证金至所属线上平台,出现消费纠纷时平台应优先履行保证金先行赔付制度[39] - 对于待履约卡券金额大于5万元的商家,不允许其退出平台,需冻结保证金直至待履约金额低于5万元[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