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琴计划

搜索文档
更精准丈量太空 我国获得宇宙探索新进展
央视网· 2025-08-17 16:35
8月13日凌晨,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的科研团队将激光瞄准月球表面的一面反射镜NGLR-1,并在几个小时内成功接收到数十组 激光回波信号。这使得中国成为继法国、德国、美国之后,第四个完成该测量的国家。 其实,类似的激光测月试验早在上世纪70年就已在全球多个国家陆续开展。不过,当时的反射器是由多个反射单元拼接而成,很 容易受到月球周期性摆动的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下降。专家表示,跟上一代的月面角反射器阵列不同,新一代的月面角反射器是一个 孔径为10厘米的实心单体。它的反射截面积更小,回波更弱,观测难度更大,但是精度更高。 探测这样一个目标的难度极高。地月之间距离约38万公里,要跨越如此距离找到一个直径仅10厘米大小的目标,其难度相当于要 在一艘航母甲板上,找到一粒细沙。与此同时,激光在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被极度削弱,一去一回,发出的上千亿光子,最终能返回 的可能只有个位数,而且信号极其微弱。科研团队必须用极其灵敏的单光子探测器,在噪声背景中精准识别出这些信号,才能完成测 量。 央视网消息: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人类一直想要更精准地丈量太空、揭开未知的奥秘,最近,中国科学家就利用激光在38万公 里外的月球上,"找到"了一个 ...
我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镜回波信号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45
据了解,上世纪,美国和苏联在月球上放置了5个可供测月的激光反射器阵列。2019年,"天琴计划"团 队完成了对这5个激光反射镜的测量。今年3月,美国将新一代激光反射镜NGLR—1投放到月球。"此次 成功探测反射镜回波信号,为理解引力、时空、月球内部以及地月系统的演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数据, 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基本法则。"吴先霖说。 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8月13日,该校天琴测距台站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镜NGLR—1的回波信 号,并确认测距实验成功,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该月球激光反射镜。 据介绍,"天琴计划"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于2014年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预期于2035年前后, 在约10万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部署3颗卫星,构成边长约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星座,建成空间引力波 天文台,进行基础物理、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的前沿研究。本次成果是"天琴计划"进展的一部分。 8月13日0时37分,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工程师韩西达、吴先霖带领团队成员探测到新一代月球后向角 反射器NGLR—1的激光回波信号,初步获得17个距离测量值,但实验因天气原因暂停;5时39分,再次 获得NGLR—1的38个距离测量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