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研

搜索文档
俄发射生物卫星将小鼠和果蝇送入太空
新华社· 2025-08-21 11:46
新华社莫斯科8月20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学课题研究所20日发布消息说,俄罗斯"联 盟-2.1b"运载火箭当晚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将俄"Bion-M"2号生物科学 实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Bion-M"2号生物卫星被送入距地表370至380公里、倾角较大的高纬度轨道,该轨 道的宇宙辐射水平比国际空间站所在轨道高出约三分之一,地磁环境也存在差异。此次飞行计划持续30 天,科学家希望借此研究该轨道的生物安全性,为相关载人太空飞行奠定基础。 "Bion"系列卫星是俄罗斯自主研发的用于生物研究的航天器。2013年,"Bion-M"系列的第一颗卫星成功 发射,将小鼠、蒙古沙鼠、壁虎、蜗牛和植物等送入太空。(完) 据介绍,该卫星载有75只小鼠和约1500只果蝇,以及细胞培养物、金盏花等植物、植物种子、真菌、地 衣、谷物、豆类和经济作物样本等。 ...
更精准丈量太空 我国获得宇宙探索新进展
央视网· 2025-08-17 16:35
8月13日凌晨,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的科研团队将激光瞄准月球表面的一面反射镜NGLR-1,并在几个小时内成功接收到数十组 激光回波信号。这使得中国成为继法国、德国、美国之后,第四个完成该测量的国家。 其实,类似的激光测月试验早在上世纪70年就已在全球多个国家陆续开展。不过,当时的反射器是由多个反射单元拼接而成,很 容易受到月球周期性摆动的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下降。专家表示,跟上一代的月面角反射器阵列不同,新一代的月面角反射器是一个 孔径为10厘米的实心单体。它的反射截面积更小,回波更弱,观测难度更大,但是精度更高。 探测这样一个目标的难度极高。地月之间距离约38万公里,要跨越如此距离找到一个直径仅10厘米大小的目标,其难度相当于要 在一艘航母甲板上,找到一粒细沙。与此同时,激光在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被极度削弱,一去一回,发出的上千亿光子,最终能返回 的可能只有个位数,而且信号极其微弱。科研团队必须用极其灵敏的单光子探测器,在噪声背景中精准识别出这些信号,才能完成测 量。 央视网消息: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人类一直想要更精准地丈量太空、揭开未知的奥秘,最近,中国科学家就利用激光在38万公 里外的月球上,"找到"了一个 ...
“已陆续发放125.42克,含其他6个国家的2.18克”
观察者网· 2025-08-08 21:32
月球科研样品发放 - 国家航天局已发放九批月球科研样品共12542克 [1] - 其中向6个国家的7家机构发放嫦娥五号样品218克 [1] - 国内外科学家基于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样品已发布超150项研究成果 [1] 国际合作申请情况 - 中国航天日期间公布嫦娥五号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 [1] - 通过评审的机构包括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7家国际机构 [1] - 样品借用依据《月球样品管理办法》等规定执行 [1] 参与国际机构名单 - 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 [1] - 德国科隆大学 [1] - 日本大阪大学 [1] - 巴基斯坦空间和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 [1] - 英国开放大学 [1] - 美国布朗大学 [1] -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1]
第九批月球科研样品都发放给了谁?名单来了
新浪财经· 2025-08-02 08:47
中国探月工程科研样品发放 - 中国探月工程于2025年7月召开第九批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评审会,最终25家科研机构的67份申请获得批准,样品发放总量为30881.8毫克 [1] - 样品来源包括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任务,其中嫦娥五号样品编码以CE5开头,嫦娥六号以CE6开头 [2][3][4] 科研机构样品分配情况 - 澳门科技大学获得嫦娥五号样品80毫克和嫦娥六号样品405.1毫克 [2] - 东华大学获得嫦娥五号样品3300毫克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嫦娥五号样品56.6毫克和嫦娥六号样品500毫克 [2] - 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嫦娥五号样品500毫克 [2] - 吉林大学获得嫦娥五号样品109毫克和嫦娥六号样品132.8毫克 [2] - 南京大学获得嫦娥六号样品253毫克和嫦娥五号样品29毫克 [2] - 山东大学获得嫦娥五号样品3073.9毫克 [2] - 深圳大学获得嫦娥五号样品340毫克 [2] - 同济大学获得嫦娥五号样品2500毫克和嫦娥六号样品1500毫克 [2] - 武汉纺织大学获得嫦娥五号样品644.6毫克 [2] - 武汉工程大学获得嫦娥五号样品10毫克 [2] - 西北大学获得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样品各500毫克 [3] - 香港大学获得嫦娥五号样品1000毫克 [3] - 香港理工大学获得嫦娥五号样品100毫克和嫦娥六号样品100毫克 [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得嫦娥五号样品307.2毫克和嫦娥六号样品520毫克 [3] - 中国地质科学院获得嫦娥五号样品107.9毫克和嫦娥六号样品1000毫克 [3]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嫦娥六号样品1200毫克和嫦娥五号样品1050毫克 [3]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得嫦娥五号样品2523毫克和嫦娥六号样品1034.1毫克 [3][4]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嫦娥六号样品1000毫克和嫦娥五号样品300毫克 [4] -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获得嫦娥六号样品309.4毫克 [4]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嫦娥六号样品1000毫克 [4]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得嫦娥六号样品240毫克 [4] - 中南大学获得嫦娥五号样品500毫克 [4]
NASA拟裁员数千人
北京商报· 2025-07-27 23:24
NASA人员变动 - NASA预计将有约3870名员工离职,占员工总数的20%,离职后员工总数将降至约1.4万人 [1] - 数百名在职及前员工联名致信警告裁员可能危及任务安全与执行效率,指出被裁员工带走了高度专业化、不可替代的知识经验 [1] - 专家认为人员减少可能导致NASA失去最优秀人才,大规模流失已在机构内部及航天产业引发警示 [1] NASA管理问题 - NASA局长职位持续空缺,特朗普政府撤销提名后由交通部长肖恩·达菲临时兼任 [2] - 近年来NASA发展受制于政府财政状况,预算削减导致部分人员被裁减 [2] - 员工队伍老龄化严重,55岁以上科学家与工程师占比达40%,每年有6%员工因退休流失 [2] 人才与技术挑战 - 有技术能力的员工常被商业航天公司高薪挖走 [2] - 由于任务外包,NASA内部技术专长和任务经验正在逐渐流失 [2] - 技术开发能力无法满足新任务要求,基础设施因资金不足维护不善 [2] 预算与项目调整 - 喷气推进实验室2024年因预算限制裁员8%,涉及532名正式员工和至少100名联邦承包商 [3] - 同年11月再次裁员325人,涵盖技术、业务等多个领域 [3] - 取消已花费超4亿美元的VIPER月球车任务,暂停多个科学委员会工作 [3] 深空探测计划 - 2025财年深空探测预算请求达76.18亿美元,主要目标为月球和火星 [4] - 火星样本返回计划因预算严重超支(原计划53亿美元,现需80-110亿美元)面临被叫停风险 [4] - 成本超支可能威胁NASA其他科学任务 [4]
NASA计划裁掉超2000名高级别员工
快讯· 2025-07-10 15:55
NASA裁员计划 - NASA计划裁掉至少2145名高级别员工 [1] - 公司为受影响员工提供提前退休和买断等选项 [1] - 裁员行动由特朗普政府主导,涉及人员和预算缩减 [1] - 预算缩减将导致数十个科学项目被取消 [1]
由于预算削减,NASA将失去2000名高级工作人员
快讯· 2025-07-10 08:19
NASA预算削减影响 - 特朗普政府计划削减NASA预算导致2000多名高级员工准备离职 [1] - 离职人员中875名担任政府高层管理或专业职位 [1] - 超过1800名员工涉及科学和载人航天等关键任务领域 [1] - 总计2694名文职人员中多数为上述核心领域雇员 [1]
美媒:NASA经费被削减,美国正在扼杀寻找外星生命的希望
环球时报· 2025-07-08 06:26
NASA经费削减影响 - 美国2026年预算方案将NASA经费削减近1/4 考虑通胀后经费水平与1961年持平 被美国行星协会称为"灭绝性事件" [1] - 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经费被削减近50% 对未来探索外星生命等伟大发现构成严重威胁 [3] - "宜居世界天文台"项目开发预算被削减80% 从2024年1700万美元降至2026年仅300万美元 [3] NASA项目受影响情况 - NASA将被迫放弃19项正在进行的任务 包括朱诺号无人太空船和"新视野号"探测器 [4] - 两项有望将人类送往金星的任务预算被砍掉 [4] - "宜居世界天文台"项目可能无法完成 该望远镜原计划2040年发射 用于寻找数光年外行星上的外星生命 [3][4] NASA技术能力面临挑战 - 预算削减可能导致NASA1/3高科技员工失业 失去数十年核心技术经验 [5] - 科学家可能流向其他国家或提前退休 影响NASA未来几十年发展 [5] - 维护国际空间站 搜寻毁灭性小行星等现有职责履行面临困难 [2] 太空科学领域成就 - 科学任务理事会曾打造哈勃望远镜 詹姆斯·韦布望远镜等突破性仪器 [3] - 这些仪器拍摄了3亿光年外星系碰撞 记录恒星生命周期和星云图像 [3] - 太空科学为维护美国国家强大 繁荣和赢得世界尊重做出巨大贡献 [5]
俄公布国家航天项目计划
环球网资讯· 2025-06-30 07:31
俄罗斯航天新国家项目计划 - 俄罗斯科学院公布深空探索计划清单,资金将于2024年开始投入[1][3] - 计划旨在保持俄罗斯世界航天强国前三地位,包含天文学、行星研究、日地物理和生物医学项目[4] - 未来3年预计拨款超1万亿卢布,2036年前总投入约4.5万亿卢布[6] 深空探测项目 - "毫米波"项目将部署世界首个10米级制冷望远镜,用于太赫兹频段观测,寻找水和有机化合物[4] - "光谱-紫外"太空望远镜将在紫外波段工作[4] - "光谱-伦琴伽马"天文台将创建X射线脉冲星导航系统,研究中子星和黑洞物理现象[4] 行星探测计划 - 金星探测任务包括轨道器、大气模块和着陆模块,寻找生命迹象并研究大气演化[5] - 月球计划包含7项任务,重点探测极地冰层并采集月壤样本[5] - 将发射自动装置进行地形勘探,为月球站选址做准备[5] 日地物理研究 - "共振"和"拱形"项目将分别研究地球磁层和太阳日冕[6] - 数据将与新建的地面太阳观测望远镜协同处理[6] - 将发射两个载有动物的"生物-M"航天器研究太空飞行对生物影响[6] 项目意义与进展 - 计划由所有相关科研机构参与制定,处于政府审批最后阶段[7] - 项目涵盖航天科学关键领域,有助于维持俄罗斯航天强国地位[7] - "光谱-紫外"等大型轨道天文台因资金不足进展缓慢,新计划将加速其发射准备[7]
记者手记:从零跃迁向深空进发
新华社· 2025-06-08 21:45
深空探测实验室概况 - 公司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1] - 公司于2022年6月8日正式开启实质运行,迄今已运营三周年 [1] - 公司已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天都一号、二号地月通导技术试验星正在进行多项在轨新技术试验 [1] 核心技术研发进展 - 地外资源利用研究团队自主研发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模拟月壤高温熔融并逐层打印月球基地构件,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 -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政国团队围绕月基环境下新物理粒子搜寻等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开展技术攻关 [2] - 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团队开展天问三号任务"火星着陆点遴选关键技术"研究 [2] - 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小华团队开发月面机器人,将在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人才与科研实力 - 公司汇聚7名两院院士、10余名工程总师和首席科学家为代表的高端领军人才 [2] - 公司拥有50余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海外优青等核心骨干人员 [2] 国际合作与开放 - 公司已与64个国际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支撑国家航天局拓展深空探测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 [2] 体制机制创新 - 公司获得共建三方授予的充分自主权,开创全新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和人才激励机制 [3] - 公司营造"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生态,实现科研资源精准匹配与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3]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公司面向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以中国速度和中国智慧推动深空探测领域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