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好心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南农晨读 | 翰墨荔影悦塘村
南方农村报· 2025-07-13 10:31
今日关注 - 韶关城口镇创新打造"红色基因+绿色生态+古色文化"三色融合发展模式,成为长征路上的"全国文明村镇"[5][6] - 鹤山市文明实践阵地吸引年轻人参与,形成"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新风尚[7][8] - 茂名市16个村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并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12][13] 乡村振兴 - 兴宁市黄槐镇获得梅州首个省级天然富硒土地认证,3701亩富硒土地助力农文旅融合转型[15][17] - 深汕特别合作区5家企业共22个产品入围2025首期"深汕友农"产品遴选,涵盖腊味、酒水、茶叶等品类[20][22] - 惠城区水稻示范片采用统防统治和"三控"施肥技术,实现亩产538公斤[27][30] - 茂南区创新"552"工作法,实施早造水稻托管服务面积2.9万亩,帮助农户节本增收[40][45] - 澄海区召开狮头鹅产业发展协会会议,研讨产业现状与未来规划[47][50] - 高州市召开龙眼营销座谈会,研究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51][53] 产业发展 - 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将举办,小红书将分享预制菜营销实战案例[33][36] - 茶啤融合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精酿工艺,成为茶饮与酒饮行业新热点[56][57] 农业生产 - 黄槐镇从"煤炭小镇"蝶变为"绿色军旅特色镇",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17][18] - 惠城区水稻示范片产量稳中有升,示范效果显著[30][31] - 茂南区通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43][45]
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树文明新风,“好心文化”浸润“好心之城”
南方农村报· 2025-07-11 19:00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 茂名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16个村镇成为全国文明村镇[3][4][20] - 全市5个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被中央文明办全国推广,包括"红包撕角返还""有喜事来种树"等创新做法[17][18] - 建成38家"好心书吧"、118个"好心广场",通过《谯国夫人》等影视作品传播"好心文化"[21][22][23] 民生工程实施 - 完成582个小区系统性改造、978个小区"微改造",保留老工业城市记忆[25][26] - 投入6亿元国债资金改造25公里排水管网,排涝能力从3年一遇提升至30年一遇[26][27] - 改造130条城市道路、打通40条断头路,升级16家农贸市场解决"脏乱差"问题[28][29] 社会治理创新 - 推行"五老+自治"机制,实现1149个无物业小区有效管理[27] - 注册志愿者达135万人(占常住人口20%),志愿服务组织超8000个,年均活动16万场次[32][33] - 社区孵化13类群体志愿队伍,包括退休干部、个体工商户等[31][32] 乡村振兴实践 - "荔枝妈妈"林常珍等致富带头人激发群众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19][20] - 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创设"柏桥讲堂"品牌,推动理论宣讲下沉基层[9][16] - 出台20项未成年人保护硬措施,覆盖校园安全、家庭教育等领域[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