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律令
icon
搜索文档
急急如律令,到底有多急?
齐鲁晚报· 2025-05-17 06:13
秦汉律令体系 - "如律令"最早见于秦简《秦律十八种·仓律》,汉简中频繁出现作为公文结尾用语,意为按法令执行[3] - 秦汉时期律令混同现象显著,令常作为律的补充修正,清末学者沈家本认为二者"无法分别"[4] - 商鞅改法为律制定《秦律》六篇,秦始皇规定"命为制,令为诏"确立律令体系[3] 天马的文化政治意义 - 汉武帝将大宛汗血马命名为"天马",取代原乌孙马的"天马"称号,反映西域战略推进[7][8] - 天马被赋予"四夷服"的政治象征,汉武帝作《天马歌》宣扬大汉威德[8] - 甘肃出土"马踏飞燕"铜马可能是最早的天马形象[8] 天马的战略价值 - 汉武帝派李广利率十余万军队征大宛四年,最终获三千匹良马并确立岁贡两匹的盟约[6] - 引进西域良马旨在改良中原马种提升骑兵战力,《周易》记载马匹"引重致远,以利天下"[9] - 天马被汉武帝视为沟通天地的神物,与追求长生不老的昆仑信仰密切相关[9] 道教咒语演变 - "急急如律令"源自汉代公文用语,道教加入"急急"强调执行紧迫性[10] - 唐代白居易《祭龙文》等文学作品沿用该语体现祈雨迫切性[10] - 《哪吒》电影中咒语"天地无量乾坤圈,急急如律令"赋予传统咒语现代生命力[10] 跨文化传播 - 《哪吒1》英文版将"急急如律令"译为"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保留紧迫感[11] - 海外版采用"swift and uplift"翻译实现文化转译与创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