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健康科普

搜索文档
专家呼吁:多方协同共建妇幼健康科普传播生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2 08:19
妇幼健康科普行动阶段性成果 - "2025人民好医生妇幼健康科普行动"在北京召开阶段性总结交流会 多位医学专家参与讨论妇幼健康知识创作与传播的优化路径 [1] - 北京协和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等五家医疗机构专家代表分享优秀科普经验 [1] 叶酸补充认知现状与问题 - 临床观察显示公众对叶酸补充存在时间 剂量及方式等认知误区 科学补充比例仍偏低 [2] - 北京协和医院甄璟然指出:意外怀孕导致错过孕前干预窗口 盲目补充现象普遍 碎片化信息加剧认知偏差 [2] - 首都医科大学张瑾发现:高龄 双胎等高风险孕妇群体对足量补充必要性认知不足 引发母婴健康隐患 [2] -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杨东霞基层调研显示:准妈妈因缺乏可靠信息源导致焦虑与行动力不足并存 [2] -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刘兆董强调:福建孕妇过度依赖食补(鱼虾) 忽视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需0.8毫克/日叶酸的科学标准 [2] -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陈军指出:重油重盐饮食与果蔬摄入不足加剧叶酸缺乏 但公众认知显著滞后 [2] 权威科普传播策略 - 专家以《孕前和孕期主要微量营养素补充专家共识(2024)》为基础 通过短视频传递"黄金六个月"(孕前3月至孕早期3月)与每日0.8毫克叶酸补充标准 [3] - 科普内容实现医学术语生活化转化 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提升传播亲和力与记忆度 [3] - 采用"权威+趣味"双轮驱动模式 推动科学备孕理念渗透率提升 [3] 健康科普生态体系建设 - 北京协和医院甄璟然提出:需政府 企业 媒体 医务人员 公众五方协同构建可持续传播体系 [4][5] - 政府需强化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企业应搭建技术平台 媒体承担精准传播职能 医务人员主导内容创作 公众参与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5] - 妇幼健康科普被定位为国家战略组成部分 科学备孕知识普及对"健康中国"建设与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5]
聚焦妇幼健康 以权威科普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人民网· 2025-06-24 13:52
妇幼健康科普的重要性 - 妇幼健康科普是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信息过剩且良莠不齐的时代,权威专业的科普内容尤为重要 [1] - 育龄期女性对专业妇幼健康知识的需求非常迫切,科普行动能为她们提供准确科学的健康知识,帮助管理自身健康并为孕育新生命打下基础 [1] 妇幼健康科普的实践路径 - 医务人员应积极发挥科普主体作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公众 [1] - 创新科普形式至关重要,例如采用短视频和竖屏拍摄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科普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方便公众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 [1] - 依托权威平台并结合区域特点进行内容创作,针对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健康需求制定贴近实际的科普方案,使内容更具实用价值 [2] 科普内容的专业依据 - 科普行动基于《孕前和孕期主要微量营养素补充专家共识(2024)》,保障了内容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2] - 《共识》从叶酸补充、铁蛋白检测、体重增长管理、钙和维生素D补充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议,旨在减少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 [2] 叶酸补充的关键作用 - 叶酸是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关键营养素,对备孕和孕期女性至关重要 [2] - 建议备孕女性从孕前至少三个月开始补充0.8毫克叶酸的复合维生素补充剂,并持续至妊娠满三个月,有助于降低不孕风险、提高妊娠机会并减少子代出生缺陷 [2] 全社会参与与技术应用 - 呼吁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学术界、媒体和公众共同参与妇幼健康科普工作,形成合力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3] - 借助AI、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打破时空限制,例如开发智能科普助手提供个性化健康咨询,构建科普知识图谱实现精准推送和智能推荐 [3]
扩大科普阵地发挥专业力量 开出守护妇幼健康“长效处方”
人民网· 2025-06-24 11:23
妇幼健康科普行动 - 人民健康于2025年3月启动"2025人民好医生妇幼健康科普行动",组建科普专家库,依托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围绕全孕期营养健康主题展开科普传播 [1] - 该行动基于《孕前和孕期主要微量营养素补充专家共识(2024)》,旨在加强公众妇幼健康保护意识,提示女性群体抓住备孕和孕期重点时期补充营养 [1] - 专家鼓励更多医务人员投入健康科普事业,创作形式多元、内容权威的妇幼健康科普作品 [1] 妇幼健康政策背景 -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列为15项专项行动之一 [2] -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对妇幼健康服务指标进行了细化 [2] - 通过科普宣教提高妇幼群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高质量生育 [2] 医务人员参与科普 - 医务人员应发挥专业力量,成为医学知识创作的"主力军" [3] - 科普知识应聚焦备孕和孕期妈妈关心的话题,针对不同地域人群特点"量身定制" [3] - 倡导运用新媒体平台,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短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传播 [3] 企业参与科普 - 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区发起"拜耳女性健康关爱计划",提供孕前孕期健康知识、产品研发与供给及配套健康服务 [4] - 企业通过权威专业的知识、科学合理的产品和健康服务,为女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解决方案 [4] 科普作者名单 - 截至2025年6月23日,共有64名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医务人员提交了科普作品 [7][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