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MCN化

搜索文档
这届主流媒体为何“热衷”监督娱乐圈?
虎嗅· 2025-07-09 08:11
媒体MCN化趋势 - 广东日报、南方报业、河南广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在今年进行多轮改革,明确转向MCN模式[8] -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实施"50人50万"计划,优秀人才年薪超50万元,90%以上采编人员投入新媒体生产[12] -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计划打造5000万级账号若干、10个千万级账号、50个百万级账号[12] - 广东广播电视台着力打造5个千万级账号和50个百万级账号[12] - 河南广播电视台旗下大象MCN全网账号1093个,总粉丝量3.5亿多,月均播放量40多亿[16] 媒体考核机制变革 - 官媒将KPI考核视为系统性变革重要组成部分,机构间开展横向排名,考核粉丝量、播放量等数据[9] - 江西台推动薪酬改革,强化考核激励,向内容生产与经营创收一线倾斜[17] - 吉林广播电视台关停68个产能低下的新媒体账号[17] - 沈阳广播电视台建立市场价值贡献度评估机制,以网络流量及直播带货数据替代传统收视率指标[17] 娱乐内容流量效应 - 近一年来娱乐相关热搜密度呈上升趋势,成为媒体提升粉丝量和点击率的快捷方式[7] - 媒体账号特别热衷明星话题,如同名同姓"邓超"和"杜海涛"被用来蹭明星热度[38] - 媒体主持的微博热搜话题中,娱乐类占比显著提升,辟谣类报道上升137%[45] - 凤凰传奇曾毅手表事件在48小时内引发近20万条信息,全网互动声量超2亿[49] 内容生产模式转变 - 浙江广电旗下MCN培育500余名内容生产者,拥有20余个广电类产品和近百个达人账号[15] - 媒体从自有客户端转向平台做号,成为大号MCN[16] - 部分媒体为找选题盯小红书和抖音,用视频切片配大字标题制作短视频[31] - 权威媒体带头探索流量密码,如"刚刚体"标题形式[21] 行业影响 - 媒体MCN化导致对文娱行业形成"全景式"舆论监督,从作品延伸至私德[60] - 制片方和品牌方选择艺人时更谨慎,商业价值与"安全系数"深度绑定[61] - 内容创作趋于保守,真人电影项目让位于动漫电影[61] - 明星言行被放大审视,娱乐行业避险情绪加剧[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