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业压力
icon
搜索文档
研究生“退学潮”:艰难上岸后,他们决定退学
虎嗅APP· 2025-07-11 21:09
研究生退学现象分析 -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388万人,计划招生87.22万人,近300万人落榜,在校大学生每年约50万人退学,主动退学率接近3%,研究生未按期毕业者占比高达四分之一[3] - 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但学业和心理压力未减轻,学术要求、就业焦虑与个体期待多重夹击导致内耗与倦怠[3] - 退学者多为名校研究生,退学决定源于积攒许久的委屈、恐慌与压抑,非一时冲动[4][5] 退学原因分析 - 科研压力是主要诱因,研究生阶段重心从"学习"转向"研究",系统性科研工作要求高,跨专业学生尤其吃力[14][15] - 金融等行业就业形势严峻,2024年智联招聘报告显示金融行业投简历人数同比增长46%,校招职位缩减,岗位供需比飙升至5:1[18] - 实验室存在人际冲突与权力结构问题,导师学生关系异化为"老板-工具人"模式,资源分配不公现象普遍[19][21] 退学决策过程 - 从萌生退学念头到最终决定平均需要数月挣扎,期间伴随严重失眠、情绪崩溃等心理问题[11][13] - 家庭压力是重要阻碍因素,父母多持"再坚持一下"态度,退学者需克服内疚感才能说服家人[11][13][28] - 退学决定常由某个具体事件触发,如导师不合理要求、工作分配不公等成为"最后一根稻草"[23][24] 退学后发展路径 - 退学者多转向非传统职业路径,如电商管培生、主播、脱口秀演员、自媒体等[36][38][40] - 求职过程中普遍面临对退学经历的质疑,部分企业不理解退学决定,但也有认可其勇气的雇主[36][37] - 退学者通过职业转型实现自我价值重估,如金融专业转主播、科研人员转脱口秀演员等案例[37][38][40] 社会观念转变 - 传统将升学视为天经地义,退学被污名化,但新一代开始接受"退学也可能是走出困境的方式"[40] - 研究生教育体系存在结构性矛盾,招生规模扩大但培养模式未相应调整,导致不适应现象普遍[3][14][19] - 退学现象反映教育价值观多元化趋势,年轻人更注重自我实现而非单纯追求学历光环[5][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