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权益保护

搜索文档
提醒大学生警惕非法“校园贷”陷阱
金融时报· 2025-06-18 11:16
非法校园贷现状 - 非法校园贷近期卷土重来,严重损害学生利益,高校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预警提醒学生警惕 [1] - 尽管2017年和2021年监管部门已出台多项整治政策,但非法校园贷仍在暗中滋生,部分助贷机构通过电商、社交平台等渠道隐性导流 [2] - 部分非法校园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24%上限,催收链条模糊,导致学生陷入债务漩涡 [2] 监管政策演变 - 2017年原银监会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2] - 2021年五部门联合发文,将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各类放贷机构纳入整治范畴 [2] - 2025年1月出台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禁止以大学生为目标客户定向宣传信贷产品 [2] 大学生消费市场 - 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763万人,预计2024年大学生年度消费规模约8500亿元 [3] - 大学生群体消费潜力大,是消费市场重要力量,其消费偏好和结构影响持续加大 [3] - 强化大学生权益保护有助于释放其消费潜力,让大学生"敢消费" [3] 金融机构责任 - 消费金融公司近期陆续公布合作助贷机构名单并披露贷款合同范本 [4] - 金融机构应以自营为主,督促合作机构不得针对大学生进行线上精准营销或诱导性宣传 [4] - 金融机构应识别审核大学生真实资金用途,对直播打赏、游戏充值等高风险场景采取限制措施 [4] - 参与校园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必须持牌,并坚守自主风控底线 [3]
马上评丨学生举报食堂饭菜有蛆,教育局应该护谁的犊子
新浪财经· 2025-04-28 14:44
对于这些举报内容,也许事后学生拿不出实证,上级工作组当然可以不认定。但是,可不可以想一想, 学生为什么会举报饭菜有蛆呢?即使"其他人没吃到",那么作为对学校重视饭菜质量的一种提醒,有何 不可?何必"言语失范"予以回怼呢? 学生向教育局反映或举报问题,是一种权利。而轻视、漠视这种权利的情况,不只是个别存在。先前就 有某市一名学生,因举报学校不当补课行为而遭教育局工作人员"别那么拽"的回应。这些案例其实都暴 露了教育系统内对学生举报行为的态度问题,应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学生权益保护的深刻思考。 4月27日,"学生向教育局举报饭菜有蛆被骂"一事登上热搜。据媒体此前报道,四川广元苍溪县一学生 打电话到教育局,举报学校晚自习时间安排不合理、食堂饭菜吃出蛆等问题,反被教育局工作人员辱 骂。 对此,四川省苍溪县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对相关问题作了回应。其中称,"我局值班人员范某某接听 值班电话时,在规劝沟通过程中存在言语失范的情形。现已对范某某给予停职检查,并进一步接受教育 处理。" 这里的"言语失范",是不是网传的辱骂?从网友的反馈来看,存在着不同看法。也有媒体报道,涉事的 教育局工作人员曾说:"你这个年龄不读书干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