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定期再平衡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中广云智投: 看到别人赚钱就焦虑?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节奏
搜狐财经· 2025-05-24 21:32
投资决策基础 - 资金属性是投资决策的基石,需根据资金来源、使用周期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区分,例如三年内要使用的资金不宜配置高波动资产,而五年以上的长期资金可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比重 [1] - 收益预期管理需基于历史数据回测,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中位数在8%-12%区间,但需承受年均15%-20%的波动率,投资者应建立复合收益率概念 [1] 投资策略构建 - 核心-卫星配置模型建议将60%-70%资金配置于指数基金、国债等大类资产,剩余30%-40%资金可参与行业主题ETF或优质个股以获取超额收益 [3] - 定期再平衡机制建议每半年调整一次资产配比,强制实现高抛低吸,以保持组合抗风险能力和捕捉结构性机会的弹性 [3] 执行与决策机制 - 预设量化指标作为决策防火墙,例如当沪深300指数市盈率超过15倍时逐步降低权益仓位,当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时增加固收类资产配置 [3] - 保持学习迭代,通过阅读权威机构研报和跟踪宏观经济数据,持续提升对市场规律的认知深度 [3] 投资心态与目标 - 投资本质是认知变现的过程,需摆脱比较思维,回归资金属性与收益目标的匹配性,专注于构建符合自身特征的投资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