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金属性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中广云智投: 看到别人赚钱就焦虑?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节奏
搜狐财经· 2025-05-24 21:32
投资决策基础 - 资金属性是投资决策的基石,需根据资金来源、使用周期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区分,例如三年内要使用的资金不宜配置高波动资产,而五年以上的长期资金可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比重 [1] - 收益预期管理需基于历史数据回测,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中位数在8%-12%区间,但需承受年均15%-20%的波动率,投资者应建立复合收益率概念 [1] 投资策略构建 - 核心-卫星配置模型建议将60%-70%资金配置于指数基金、国债等大类资产,剩余30%-40%资金可参与行业主题ETF或优质个股以获取超额收益 [3] - 定期再平衡机制建议每半年调整一次资产配比,强制实现高抛低吸,以保持组合抗风险能力和捕捉结构性机会的弹性 [3] 执行与决策机制 - 预设量化指标作为决策防火墙,例如当沪深300指数市盈率超过15倍时逐步降低权益仓位,当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时增加固收类资产配置 [3] - 保持学习迭代,通过阅读权威机构研报和跟踪宏观经济数据,持续提升对市场规律的认知深度 [3] 投资心态与目标 - 投资本质是认知变现的过程,需摆脱比较思维,回归资金属性与收益目标的匹配性,专注于构建符合自身特征的投资体系 [3]
双重属性视角下的票据分析框架
天风证券· 2025-05-06 15: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同样为强于大市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票据量价指标数据高频更新,是判断信贷景气度的有效指标,票据利率受资金面和信贷投放影响,其信贷属性可预测信贷投放但偶尔会失灵 [1][2][3] 各目录总结 1. 票据的量价指标体系 1.1 票据利率体系及定价原理 - 票据利率分直贴、转贴现和再贴现利率,转贴现利率成定价中枢,其定价模式多元,基准加点是主流 [11][12][15] 1.2 票据的数量观察指标 - 定期公开的票据数量指标源于央行和上海票据交易所,贴现承兑比可衡量银行贴现力度,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已停公布 [19][20][22] 1.3 央行口径下的票据融资与社融口径下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 二者都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以是否贴现区分,分析思路有关注表内外票据合计值和替代效应两条 [23][26][27] 2. 票据利率决定因素——兼具资金与信贷双重属性 2.1 票据的资金属性 - 票据具货币市场短期金融资产特性,资金属性反映在转贴现和回购业务,且日益加强 [31][32] 2.2 票据的信贷属性 - 票据贴现曾被分类为信贷资产,监管使信贷属性弱化,其反映在承兑和贴现业务,是企业短期融资和银行信贷调节工具 [33][34][35] 2.3 票据利率影响因素的逻辑框架 - 票据更偏向资金属性,宏观经济基本面、资金面松紧和季节性因素影响票据利率 [41][46][48] 3. 票据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 3.1 票据利率与回购利率、存单利率走势大致同向 - 货币政策与信贷周期匹配时,票据利率、回购利率和存单利率同向变动,但票据利率季节性效应强 [53] 3.2 票据利率与回购利率、存单利率背离的内在逻辑 - 票据利率与回购、存单利率常背离,源于信贷和资金属性分歧,背离形态多样且有不同原因 [57][62][67] 4. 观察票据利率信贷属性的五个维度 4.1 季节性规律:票据利率走势的季节性波动源于信贷投放具有季节性规律 - 票据利率呈“年初偏高年末偏低+季初回落季末冲高”特征,与纯贷款增量走势匹配 [76][78] 4.2 “零利率”时点:票据供需严重失衡易导致“零利率”行情 - 2020 年至今发生十轮“零利率”行情,多在 2021 年后季初和年末,源于供需失衡 [79][84] 4.3 套利行为:“高抛低吸”的套利行为出现时,票据利率映射信贷的准确性减弱 - 票据“零利率”后易产生“高抛低吸”套利,扭曲票据利率对信贷景气度的指示性 [86][87] 4.4 政策驱动: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往往成为票据利率走势转折点 - 央行相机召开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会议内容和召开时间随信贷形势变化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