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宜居家园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开启新篇章!12部门一把手发声
北京青年报· 2025-11-18 11:53
深化改革 -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深化经济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1]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民营经济相关立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 - 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首都服务全国、链接国际的市场作用 [1] - 以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 科技创新 -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能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2] - 突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 [3] - 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相适应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3] - 突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推动出台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打造全球开放创新核心枢纽 [3] 科教一体 - 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4] - 推动新旧动能转型,做强人才自主培养国内循环体系,从人的全生命周期把握新域新质教育的布局结构 [5] - 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打通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脉络,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跨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5] - 打通知识生产线、人才培养线和产业创新线,创新育人模式和运行机制,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的教育新形态 [5] 数智北京 - 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高水平建设"数智北京" [7] - 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谋划打造人工智能、绿色先进能源和低碳环保等万亿级新兴支柱产业集群 [8] - 前瞻布局6G、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推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十五五"末把本市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8] - 以"六链五群"引领京津冀产业协同,培育1个到2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把京津冀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8] 社会保障 -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促进就业与增收,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 [9] - 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就业岗位开发专项计划",组织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10] - 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健全社保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 [10] 宜居家园 - 深入推进美丽北京建设,全面加强污染防治,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 [11] - 以美丽北京建设为引领,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核心,以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为动力,以多层级美丽建设为突破 [12] 现代交通 -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13] - 突出融合、织网、优化、集约、增效"五大策略",加快构建综合立体对外交通网络和多网融合的市内交通体系 [14] - 持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动多种出行方式围绕轨道优化布局,打造"鱼骨状"综合交通体系 [14] - 进一步推动物流降本增效,构建"外集内配"的物流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有效转移 [14][15] 城乡融合 -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均衡,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人口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6] - 坚持走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 [16] - 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全面提升乡村发展、建设、治理水平,奋力打造农业强国的"首都之窗" [16] 文化繁荣 - 全面增强文化中心影响力,丰富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促进文化产业创新 [17] - 创新产品供给,推出中轴游、康养游、潮玩产品、研学游等分类产品,深化"跟着赛事、展览、演唱会去旅游"模式 [18] - 打造消费新场景,依托30家工业旅游示范点推出精品线路,运用AI、6G等技术发展科技旅游,打造非遗工坊等体验新载体 [18] - 升级乡村旅游,推动片区化组团发展,打造旅游休闲绿道与精品民宿,做强京郊微度假品牌,做好冬季冰雪旅游 [18] 健康北京 - 加快建设健康北京 [19] - 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20] - 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推进医疗服务能力、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20] 古都保护 -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21] - 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格局,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传播 [22] - 持续巩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果,推动创建北京中轴线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加快推进琉璃河遗址申遗前期工作 [22] - 大力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不断丰富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加强科技赋能和人才队伍建设 [22] 花园城市 - 加快建设花园城市 [22] - 打造"春新彩、夏浓绿、秋斑斓、冬银墨"的城市景观风貌,构建"一屏五带、两轴三环、九楔十五片"的市域空间格局 [22] - 推进绿化彩化立体化,营造丰富的花园城市场景,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打造自然山水相融的天然花园等五大花园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