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属性

搜索文档
推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新动力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8-25 05:01
经济动力产业转换 - 房地产和出口两大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部门动能明显减弱 [1] -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最可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动力产业部门 [1] -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升制造业效率和创造新需求激活内需规模扩大与结构升级 [1] 生产性服务业认知重构 - 需重新认识其作为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密集的新型实体经济形态 [2] - 存在认知偏差:被误认为虚拟经济 低估对制造业支撑作用 忽视中美制造业竞争中的隐形竞争力 [2] - 需建立人力资本与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体系 允许服务企业将无形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核算 [2] 统计体系创新 - 需建立穿透式产业统计标准和生产性服务业卫星账户核算制度 [2] - 重点识别制造业中的隐性服务增加值并纳入生产性服务业核算 [2] - 开发多维动态评估工具和产业关联度追踪系统 建立全要素服务生产率指数 [2] 制度性障碍破除 - 消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土地与金融等基础资源方面的差别化政策歧视 [3] - 渐进式破除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行政依附性领域的行政性垄断 [3] - 推动头部企业通过反向混改剥离生产性服务部门促进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3] 对外开放升级 - 消除生产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准入门槛 部分领域实施自主单边自我开放 [3] - 在京沪广深等特大城市培育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大型跨国服务企业 [3] - 打造跨境服务贸易枢纽 形成以服务能力为核心的境外投资新模式 [3] 产业支持政策转向 - 从支持产业链后端产能扩大转向支持前端生产性服务业投入 [4] - 强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 [4] - 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专项采购机制 打造新型生产性服务基础设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