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校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市发布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二十条” 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中国经营报· 2025-05-14 22:59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北京市首次对学生身心健康进行一体谋划部署,同步提升学生强健体魄和积极心理品质[2] - 政策聚焦五育融合、学校主导、家庭育人、社会参与、组织保障五大方向,提出20项具体措施[1] - 将学生身心健康指标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加大经费支持保障力度[5] 家校协同与网络管理 - 落实家访制度,对特殊家庭、行为异常等六类情况做到"六必访"[3] - 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全面记录学生身心发展、学业表现等情况[3] - 加强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管理,严格学校手机管理制度,推动"息屏行动"[3] 五育融合与全面发展 - 深化劳动教育"一校一清单"制度,突出全员美育实践[4] - 强化五育融合,增强学生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4] - 基础教育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小学每周5节,初中4~5节,高中3~5节[6] 健康问题与应对措施 - 我国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19%,6岁以下儿童达10 4%[5] - 重点关注和预防近视、肥胖、脊柱侧弯和心理健康等问题[6] - 开展学生常见病监测,包括学龄前儿童远视储备量监测[6] 技术应用与未来规划 -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家庭教育智能体[1] - 启动"京娃"智能体培育建设,分析学生运动时长、负荷和营养膳食[7] - 为学生提供精准健康服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