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解放人性

搜索文档
家电解放人性,这一次在厨房里
晚点LatePost· 2024-12-29 21:15
对中国人来说,比走进厨房更难的,可能是找到合适的厨房电器。 19 世纪,电力普及前,没有洗衣机烘干机,手洗衣服再晾干;没有冰箱,每天买肉切菜做饭……即便在欧 美大部分家庭,家务都是女性的全职工作,这些从事家庭生产的 "工人" 比其他任何行业都多——都是免 费的。 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入了电力和各式家用电器,这一情况才发生了改变。以家电为首的耐用消费品的开 发,将人类从家务劳动的桎梏中解放出来。1900 年,平均每个美国家庭每周花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为 58 小时;1975 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 18 小时,不到 1900 年的三分之一。 经济学家杰里米·格林伍德(Jeremy Greenwood)认为,繁琐的家务被电器取代,是女性解放的开始。她们 的社会劳动参与率大幅提高,话语权也从此开始提升。而 "在家中休闲" 作为一种基本权利,开始被每一 位家庭成员平等地享有。 这种家电对人性的解放,在中国发生得更加深刻。40 年的时间里,中国家庭从无到有走完了海外 200 年的 进化过程。 如今,没有哪个时代普通人 "享受生活" 的门槛会比今天更低。芯片对家电产品的接入、程序化的控制, 几乎重新发明了所有的家电。一些家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