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美去风险
icon
搜索文档
4年努力付诸东流?沙利文看得一清二楚:美国正将外交胜利让给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9-07 15:39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政策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 由25%基础税率叠加25%额外税率构成 主要针对纺织 宝石 珠宝等就业密集型行业 电子和制药行业暂未受影响但存在潜在风险[1] - 关税覆盖印度对美国出口商品的50%以上品类 预计每日影响贸易流量达180万桶石油当量规模[1] - 政策出台理由是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并赚取差价 通过两道行政令形式立即生效[1] 印度应对措施 - 增加俄罗斯原油进口至每日180万桶规模 利用低价石油节省财政支出补贴受关税冲击行业[1][4] - 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以降低对美国依赖 同时考虑下调消费税刺激国内消费[4] - 开展亚洲外交行动 包括访问中国和日本 参加上合峰会 强调双边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1][4] 行业影响分析 - 纺织行业受到直接冲击 该行业在印度就业市场占比显著[1] - 宝石和珠宝加工行业面临出口障碍 这两个行业是印度传统优势出口领域[1] - 能源行业获得发展机遇 俄罗斯原油进口增加带动相关运输 结算和金融合作体系建设[7] 地缘经济格局变化 - 多国开始讨论"对美去风险"策略 因美国政策反复无常导致企业投资和政府预算制定困难[5] - 中国在多国民调好感度超越美国 其稳定可靠的国际形象形成对比优势[2][12] - 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虽维持但合作热度下降 出现会议降格或延后情况[8] 长期趋势展望 - 印度坚持多边平衡战略 通过分散市场和控制选择权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4][8] - 能源合作深化将推动俄印间结算渠道 运输合作和金融安排制度化[7] - 美国需通过扩大豁免清单 便利人才流动和推进技术合作等实惠手段修复关系[9]
美国遏华算盘落空!美国面临什么形势,沙利文看得一清二楚,4年白干了!
搜狐财经· 2025-09-02 14:25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征收50%关税导致传统盟友关系出现裂痕 [3] - 关税战被用作全球博弈的高风险筹码 但忽略多边利益平衡 [3] - 法律层面美国上诉法院判定部分关税措施缺乏必要法律基础 [6] 国际关系动态 - 美国盟友公开表示合作意愿但私下调整立场以最大化自身利益 [4] - 印度在承受压力后加强与中国及其他新兴力量的对话联系 [3] - 全球多国转向"对美去风险"策略而非联合遏制中国 [3] 政策连续性挑战 - 拜登政府外交政策受特朗普时期政策阴影影响缺乏连贯性 [4] - 所谓联合盟友围堵中国策略实质是奥巴马时期亚太再平衡思路的翻版 [6] - 美国内部债务高企和国会分裂制约高压手段的实施效果 [6] 地缘格局演变 - 中美对抗促使多极共存格局形成 部分国家获得比两大对手更优地位 [6] - 中国以稳健宏观政策和产业链优势应对美国急进策略 [6] - 全球秩序中美国领导地位可能因中美关系结构性变化而被重新定义 [7]
沙利文都麻了:4年白干,当初拉来遏华的盟友现在骂美国是“马桶”
搜狐财经· 2025-08-30 22:28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50%关税 其中25%基于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的额外惩罚性关税[4] - 关税波及印度超过55%的对美出口商品 美国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4] - 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冲击最严重 纺织业(占印度出口28%) 宝石和珠宝业(占印度出口31%)未被豁免[4][5] 行业出口结构 - 印度对美国出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包括制药(36%) 智能手机(33%) 但这两类产品暂获关税豁免[5] - 资本货物(18%) 化学品(14%) 汽车(12%) 食品饮料(11%)等行业面临高关税且无豁免[5] -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仅占印度对美出口6% 且获得关税豁免[5] 地缘政治动态 - 印度启动亚洲行访问中国和日本 被视为对冲美国贸易风险的外交举措[1][6] - 莫迪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该峰会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汇聚20多个国家[6] - 印度通过多边外交战略平衡与西方关系 在贸易压力下展现战略自主性[6] 美印关系变化 - 国际关系专家认为美印关系可能跌回1998年核试验制裁后最糟糕阶段[4] - 矛盾可能从贸易争端扩展至科技专业人员签证和外包服务领域[4] - 美国两党合作拉拢印度制衡中国的战略努力受到重大挫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