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去风险

搜索文档
英国新任商贸大臣访华表态:中国值得交往
环球时报· 2025-09-12 06:53
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凯尔称,中国无法被忽视。报道称,这是对"英国是否应效仿欧盟,寻求对华'去风险'并专注国内产业战略"问题的回应。 凯尔补充说:"中国带来了如此多的机遇,同时伴随很多不确定性,但这不应该阻止我们。""这应该吸引我们,激励我们。" 凯尔日前在英国首相斯塔默改组内阁中被任命为商业和贸易大臣,7日他开始访美行程,并在结束后直接飞往中国进行访问。路透社称,这是他就 任以来首次外访。凯尔将与中国同行见面,并与中方一同重启中英经贸联委会会议,该会议上次举行还是在2018年。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文简】英国新任商业和贸易大臣彼得·凯尔10日在北京开启访华之行。路透社11日报道称,在接受采访时,凯尔说:"凭借日 益崛起的经济地位,中国不仅不容忽视,而且值得交往。" 英国工党政府上台以来,一直寻求与欧盟之外的市场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路透社称,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吸引来自中国的新投资。另据彭博社 报道,英国政府网站9日发表的一份声明表示,凯尔访华寻求一揽子在未来5年价值可能超10亿英镑的交易。声明还称,英国寻求与中国建立"务 实、谨慎和自信"的关系。 路透社报道称,凯尔表示,首相斯塔默渴望访华,但没有透露具体时间。 ...
4年努力付诸东流?沙利文看得一清二楚:美国正将外交胜利让给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9-07 15:39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政策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 由25%基础税率叠加25%额外税率构成 主要针对纺织 宝石 珠宝等就业密集型行业 电子和制药行业暂未受影响但存在潜在风险[1] - 关税覆盖印度对美国出口商品的50%以上品类 预计每日影响贸易流量达180万桶石油当量规模[1] - 政策出台理由是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并赚取差价 通过两道行政令形式立即生效[1] 印度应对措施 - 增加俄罗斯原油进口至每日180万桶规模 利用低价石油节省财政支出补贴受关税冲击行业[1][4] - 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以降低对美国依赖 同时考虑下调消费税刺激国内消费[4] - 开展亚洲外交行动 包括访问中国和日本 参加上合峰会 强调双边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1][4] 行业影响分析 - 纺织行业受到直接冲击 该行业在印度就业市场占比显著[1] - 宝石和珠宝加工行业面临出口障碍 这两个行业是印度传统优势出口领域[1] - 能源行业获得发展机遇 俄罗斯原油进口增加带动相关运输 结算和金融合作体系建设[7] 地缘经济格局变化 - 多国开始讨论"对美去风险"策略 因美国政策反复无常导致企业投资和政府预算制定困难[5] - 中国在多国民调好感度超越美国 其稳定可靠的国际形象形成对比优势[2][12] - 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虽维持但合作热度下降 出现会议降格或延后情况[8] 长期趋势展望 - 印度坚持多边平衡战略 通过分散市场和控制选择权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4][8] - 能源合作深化将推动俄印间结算渠道 运输合作和金融安排制度化[7] - 美国需通过扩大豁免清单 便利人才流动和推进技术合作等实惠手段修复关系[9]
冯德莱恩称15%关税是“最好结果”,法国总理叹“黑暗一天”
搜狐财经· 2025-07-28 23:31
欧美贸易协议 - 美国将对大部分欧盟进口商品征收15%关税,低于此前提出的30%关税 [1] - 欧盟将增加对美6000亿美元投资,并采购美国能源和军备 [1] - 欧盟将在三年内向美国采购价值7500亿美元的能源以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3] - 欧盟钢铝产品仍将维持50%的关税 [3] - 美欧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贸易额达9753亿美元 [6] 欧盟内部反应 - 法国总理贝鲁称协议是"黑暗的一天",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认为协议将削弱欧盟经济发展 [3] - 德国总理默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荷兰首相斯霍夫等领导人表示欢迎,认为协议带来稳定预期 [3] - 法国希望主导欧洲防务一体化,但德国愿意购买美国武器,导致对协议的分歧 [4] 中欧经贸关系 - 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贸易额超过7800亿美元 [6] - 中欧发布《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建立"升级版"稀土出口管制对话机制 [8] - 欧盟表示无意同中国"脱钩",欢迎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 [8] - 欧洲对华依赖度上升,特别是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领域 [8] - 中欧产业链相互依存深刻,在全球出口市场萎缩情况下欧洲对中国经贸依赖度仍很高 [8][9] 地缘政治影响 - 中国因素成为欧洲争取美国支持的一个杠杆 [6] - 欧洲清楚在大国竞争中地位,当美国以安全保护要价时欧洲会偏向美国 [7] - 中欧关系具有韧性,双方产供链相互依存基于经济规律 [9] - 欧洲与美国在对华战略利益上存在差异 [9]
这位德国企业家的遭遇,不能再上演了
搜狐财经· 2025-06-11 10:31
德国企业遭遇签证障碍 - 德国企业家耶克尔计划从中国聘请4名工程师以提升太阳能产品生产,但遭遇签证拒签 [1] - 拒签原因可能涉及政治因素,导致德国可能错失新能源企业发展机会 [1] - 事件反映中德经贸和人文交流中的签证申请难题仍未改善 [2] 中欧经贸关系现状 - 中欧经济总量占全球1/3,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1/4 [4] - 欧盟近期强调对华关系重要性,但涉华消极言行仍存在 [4] - 中欧合作基础稳固,包括维护多边贸易规则和反对单边霸凌 [4] 欧洲内部挑战与战略调整 - 德国及欧盟面临经济不振、绿色转型困难、社会分化等内部挑战 [3] - 欧盟显示出降低对美依赖的愿望,寻求经济、科技和防务自主 [3] - 欧洲需纠正对华认知,避免将经贸和人文交流泛政治化 [3] 中欧合作前景 - 中国视欧洲为重要合作伙伴,支持欧洲一体化及国际事务作用 [3] - 中欧共识增多,相向而行可发挥全球示范作用 [4] - 欧盟需减少意识形态偏见,摆脱第三方干扰以实现战略自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