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与避障技术

搜索文档
养老机器人有了国际标准 如何助力银发群体高品质生活?
新华网· 2025-04-04 11:38
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 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于2月底发布 聚焦互联家庭环境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护理需求 [1] - 标准提出养老机器人功能和性能分类 包括健康状况监测 紧急情况响应 通信支持 家务协助 娱乐活动 家居管理 照护服务 移动辅助 数据管理等技术要求 [1] - 标准要求养老机器人具备可用性 可靠性 无障碍设计 低能耗 低噪声等通用特性 [1] 核心技术支撑 - 养老机器人核心部件包括视觉传感器(监测活动状态和跌倒) 听觉传感器(识别语音指令和异常声音) 触觉传感器(感知肢体动作) 嗅觉传感器(检测燃气泄漏等) [2] - 导航与避障技术依赖激光雷达 超声波传感器和视觉识别 实现复杂环境下的自主移动 [2] - 智能感知技术整合高分辨率摄像头 红外传感器等 实时监测心率 血压 血氧等生理指标及跌倒风险 [2][3] 功能应用场景 - 自动化护理功能包括全自动洗浴(喷头完成洗澡/擦洗/烘干) 喂饭机器人(语音识别+视觉捕捉进食需求) [3] - 康复助行功能支持行走训练 上下楼梯 健身活动 适用于失能老人和肢体功能障碍者 [3] - 信息娱乐功能提供新闻 天气预报 健康知识 音乐 电影 有声读物 以及计算机操作 书法绘画等课程 [3] 智能家居互联 - 养老机器人可联动智能家居系统 自动调节室内温度 照明亮度 控制窗帘开关 实现家居设备互联互通 [1] 产业发展推动 - 国际标准为行业提供统一规范 促进制造商提升产品质量 增强消费者信任 扩大市场需求 [3] - 需通过产业链协同攻关 突破软硬件核心技术 降低生产成本 解决工程化难题 实现关键零部件(电机 减速器 传感器)国产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