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人物大梦想
icon
搜索文档
那艺娜的巨星神话:“进可英国巡演,退可回家种地”
虎嗅· 2025-09-26 16:53
那艺娜的崛起与商业模式 - 55岁普通农妇通过抖音短视频在两个月内收获200万粉丝,并推出爆款单曲《爱如火》成为“互联网时代抽象女王” [1] - 2023年8月进行28场巡演覆盖26个城市,北京站门票价格158元至666元且开票后迅速售罄 [1][7] - 演唱会模式重新定义为“粉丝见面会”,VIP票提供合照和1v1互动机会,核心粉丝群体被定位为“健康的、有爱的、潮流的、酷的” [35] 内容创作与粉丝经济 - 粉丝应援活动专业,包括定制T恤、扇子等物料,并创造专属应援词“退票” [7] - 网红通过直播切片和二创视频传播,有粉丝通过制作相关内容收获10万粉丝,直播观看人数从3000涨至两三万 [42][53] - 线下演出实现情感“奔现”,粉丝将那艺娜视为边缘但顽强的闯梦人,完成快乐宣泄 [46][47] 经纪公司与战略规划 - 经纪人张兵具有独到生意眼光,曾签约海来阿木等歌手,认为那艺娜的独特风格是市场空白 [21][22] - 签约标准注重真诚、接地气和个性内核,而非传统唱歌或表演能力 [23] - 战略规划包括开拓短剧和电影领域,微短剧《那艺娜的坚守》计划在9月完成拍摄,最终目标为制作“小人物,大梦想”基调的电影 [33] 网红行业生态与内容特征 - 网红内容生产特征为“以制造平凡替代制造惊奇”,接地气的内容和普通皮囊更易获得关注 [56] - 走红源于无法预料的“好玩”瞬间和冲突感,例如与其他网红连麦冲突引发关注 [42][43] - 行业面临内容可持续性挑战,重复演出和旧梗可能导致粉丝审美疲劳,真实感从自然提纯转向刻意表演 [55][56] 个人品牌演变与公众形象 - 个人形象经历三次演变:从使用外国人脸部特效的“俄罗斯娜娜”,到冲突感引发的“抽象”形象,最终定位为“真实”象征 [39][41][42][52] - 运营团队从2023年3月起改变内容导向,发掘积极一面以开启线下巡演 [49] - 公众形象打破传统偶像范式,以笨拙、充满反差感的特质获得认可,将表演错误转化为真实象征 [1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