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市值高增长组合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金工:再论沪深300增强:从增强组合成分股内外收益分解说起
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优化 - 结合适合沪深300成分股的多因子模型与小市值高增长卫星策略可稳定提升业绩 2016年以来年化超额收益达12.6% 跟踪误差5.2% [1][2] - 成分股内部分类似低风险底仓 跟踪误差和回撤较小但超额收益较弱 成分股外部分收益弹性大但波动更高 [1] - 沪深300成分股内基本面因子和价格动量因子选股效果优于全A市场 需针对性构建多因子模型 回测显示该模型在成分股内选股稳健性更优 [1] 组合构建方法论 - 通过输入端预期收益调整或输出端多策略形式均可改善业绩 2016年以来年化超额收益不低于10% 信息比高于2.0 [2] - 卫星策略可采用小市值高增长或GARP策略替代 极端情况下全卫星配置可使年化超额收益升至17.5% 但跟踪误差同步增至7.6% [2] - 最优配置比例需权衡风险偏好 测试显示域内30%+域外10%配置下信息比达2.38 相对回撤控制在9.0% [2] 因子表现差异 - 沪深300成分股内外因子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需区别于全A模型单独优化 [1] - 成分股外组合的高波动特性使其更适合作为收益增强的卫星策略配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