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火锅赛道
icon
搜索文档
巨头下场,围猎自助小火锅
36氪· 2025-08-25 08:11
行业格局与市场动态 - 全国小火锅门店数量约5.1万家,其中个体经营者占比较高[4] - 2024年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餐饮行业整体增速[10] - 火锅人均消费降至70多元,小火锅价格区间完美匹配市场需求[10] - 2020-2021年小火锅行业爆发性增长,新增企业4700多家和4800多家[15] - 20-60元价格区间的小火锅门店数量上涨,其中20-40元区间占比最高达30.8%[21] 巨头入局与战略布局 - 海底捞旗下品牌"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定价59.9元,在长沙、宁波等地开业[8] - 杨国福麻辣烫在青岛开设首家自助小火锅,同样定价59.9元[8] - 呷哺呷哺部分店面改为39.9元自助畅吃模式[8] - 巨头通过品质和品牌背书切入市场,而非参与低价竞争[9] - 海底捞副牌全面开花,涵盖烤肉、炸鸡、麻辣烫等多个品类[10] 商业模式与运营特点 - 小火锅入局门槛低,不需要专业厨师,仅需菜品和旋转设备即可开业[10] - 主要收费模式包括自助和自取(数签/菜碟计价),后者价格通常比自助高10多元[17] - 成功门店多位于商业街入口,靠近小区和劳务市场,依靠走量盈利[18] - 供应链成本控制至关重要,成年人每顿食用约1斤食材,成本竞争激烈[18] - 保鲜依赖人流消耗,肉类易变质,需通过冰块和空调降温[25] 价格竞争与市场分化 - 行业均价原为人均二三十元,新入局品牌定价59.9元显著高于原有水平[9] - 个体经营者价格竞争激烈,常见9.9元、19.9元优惠活动[10] - 低价策略被证明不可持续,26元定价扣除房租后无利润[17] - 自取模式最先被顾客抛弃,许多门店改为自助作为最后一搏[17] - 60-100元和20元以下门店数量显著降低,20-60元区间成为主流[21] 区域品牌成功案例 - 青岛品牌"龍歌"以59.9元主打海鲜涮品,4年间门店从11家扩张至100家[19] - 郑州"农小锅"通过SKU数量制胜,三四十元均价提供超百种菜品,已布局156家门店[19] - 盛香亭推出转转热卤,主做卤味小火锅,均价50元,获得绝味、腾讯注资[19] - 成功品牌依赖鲜明特色而非单纯低价,如龍歌设置现炸工位强化炸鸡记忆点[30] 挑战与行业痛点 - 菜品质量参差不齐,科技肉、冻品问题普遍,牛羊肉卷等高品质涮品稀缺[24][29] - 外卖成为主要竞争对手,快餐化趋势冲击没有社交属性的餐饮品类[32] - 门店人流要求高,人流量少会导致菜品保鲜困难并影响顾客体验[25] - 品牌扩张谨慎,海底捞举高高仅5家店,杨国福仅1家店[29] - 围辣小火锅虽突破千家门店,但陷入"有规模无声量"困境,总部食材把控能力有限[29] 消费者行为洞察 - 小火锅满足一人食需求,提供钱包和社交自由感,与传统大火锅形成差异化定位[9] - 消费者对品质要求提升,劣质门店正被淘汰,市场处于做大阶段[24] - 品牌光环带来初始流量,但需通过独特体验留住顾客[30] - 顾客对59.9元价格抱有更高期待,不仅关注涮品数量也重视小吃多样性[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