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屈家岭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勾勒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图卷(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4 07:02
屈家岭文化考古发现 - 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最早发现并正式命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也是该地区最兴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5] - 屈家岭遗址的发现改变了"黄河流域文化中心论"的传统观点,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5] - 2024年屈家岭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5] 遗址时间跨度与重要性 - 屈家岭遗址涵盖了油子岭文化时期(距今5900年—5300年)、屈家岭文化时期(距今5300年—4500年)和石家河文化时期(距今4500年—4200年) [6] - 遗址基本涵盖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江汉平原史前文明的主要发展阶段 [6] - 对研究中国史前人类聚落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 稻作农业发现 - 屈家岭遗址发现的水稻遗存是长江中游第一次发现史前稻作遗存 [7] - 农作物种子中碳化稻米数量最多且以粳稻为主,粟只占极小比例 [7] - 早在油子岭文化时期屈家岭地区就有了较为成熟的稻作农业 [7] 陶器工艺成就 - 蛋壳彩陶杯距今5000多年,薄如蛋壳(0.2—0.5毫米),质地细腻,图案精美 [8] - 黑彩蛋壳陶器表面光滑细腻,光泽感强,有近似玻璃的质感 [8] - 屈家岭遗址蛋壳黑彩陶的呈色原理与后世黑釉陶几乎完全相同 [8] 建筑技术发现 - 发现面积约510平方米的屈家岭文化大型建筑遗迹F38 [9] - 建筑有黄土台基和70余个磉墩,最大磉墩长约3.3米,宽约1.7米,深约1.5米 [9][10] - 该建筑应有3层,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式建筑 [10] 水利系统发现 - 熊家岭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是目前已知构成要素最完备的史前水利系统 [11] - 熊家岭水坝晚期坝形成年代为距今约4900年—4800年,早期坝为距今约5100年—4900年 [11] - 郑畈水利系统年代为距今约5000年—4900年 [11] 文化传播与教育 -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展"屈家岭文化进校园"活动,累计接待学生30余万人次 [12] - 承办七国华裔青少年参加的"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接待20余个国家7000余名海外游客 [12] - 遗址公园举办射箭比赛、汉服舞蹈、陶艺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