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史前文明
icon
搜索文档
罗布泊:未知楼兰人、真·史前文明、大耳朵真相、大洪水、地球周期之谜......
虎嗅· 2025-09-03 21:03
这是欧亚大陆上离海最远的地方,本应该干旱至极,却意外流传着一道极品美食——罗布烤鱼。教科书 上说这里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孕育过小河文化与楼兰古国,这里充满神秘,虽然历经好几次大规 模科考,却反而越考越迷,2014年科考队深入罗布泊驻扎四年,有了五大新发现...... ...
这个博物馆,“可探”
新华社· 2025-08-21 20:07
石峁遗址考古发现 - 遗址初建年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 大致废弃于公元前1800年 以10千米石砌城垣为界 由皇城台/内城/外城构成 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7] - 出土陶器包括陶罐/陶瓶/陶杯 骨器包括骨匕/骨哨/骨锥/骨针 玉器包括玉铲/玉环/玉刀[3][14] - 发现国内年代最早的口簧乐器骨簧 至今仍能演奏[14] 文化特征与工艺技术 - "藏玉于墙"习俗将玉制品嵌入石墙缝隙 表达辟邪祈福与希望城址稳固的愿望[7] - 出土和田玉等多种非本地玉料及海贝 证实先民与外界交流密切[8] - 人面石雕/动物石雕/石刻符号形态丰富 圆柱体双神面大石雕体量巨大且刻画传神[10][12] 重要文物与历史意义 - 2024年10月新发现鹰纹玉钺 四角有穿系透孔 正面刻敛翅姿态鹰纹 为解读文化信仰提供实物资料[8] - 人射马石雕中马的风格与甲骨文"马"字高度相似 暗示与殷商文化的潜在关联[12] - 遗址于2011年后两次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关考古成果已编入中学教材[5] 研究价值与未解之谜 - 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新资料 刷新对史前文明高度的认知[5][7] - 现存未解谜团包括先民来源/生活习俗/石刻符号含义/建造者身份/废弃原因等[14] - 随着考古发掘持续深入 未来可能获得新的历史注解[15]
勾勒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图卷(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4 07:02
屈家岭文化考古发现 - 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最早发现并正式命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也是该地区最兴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5] - 屈家岭遗址的发现改变了"黄河流域文化中心论"的传统观点,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5] - 2024年屈家岭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5] 遗址时间跨度与重要性 - 屈家岭遗址涵盖了油子岭文化时期(距今5900年—5300年)、屈家岭文化时期(距今5300年—4500年)和石家河文化时期(距今4500年—4200年) [6] - 遗址基本涵盖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江汉平原史前文明的主要发展阶段 [6] - 对研究中国史前人类聚落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 稻作农业发现 - 屈家岭遗址发现的水稻遗存是长江中游第一次发现史前稻作遗存 [7] - 农作物种子中碳化稻米数量最多且以粳稻为主,粟只占极小比例 [7] - 早在油子岭文化时期屈家岭地区就有了较为成熟的稻作农业 [7] 陶器工艺成就 - 蛋壳彩陶杯距今5000多年,薄如蛋壳(0.2—0.5毫米),质地细腻,图案精美 [8] - 黑彩蛋壳陶器表面光滑细腻,光泽感强,有近似玻璃的质感 [8] - 屈家岭遗址蛋壳黑彩陶的呈色原理与后世黑釉陶几乎完全相同 [8] 建筑技术发现 - 发现面积约510平方米的屈家岭文化大型建筑遗迹F38 [9] - 建筑有黄土台基和70余个磉墩,最大磉墩长约3.3米,宽约1.7米,深约1.5米 [9][10] - 该建筑应有3层,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式建筑 [10] 水利系统发现 - 熊家岭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是目前已知构成要素最完备的史前水利系统 [11] - 熊家岭水坝晚期坝形成年代为距今约4900年—4800年,早期坝为距今约5100年—4900年 [11] - 郑畈水利系统年代为距今约5000年—4900年 [11] 文化传播与教育 -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展"屈家岭文化进校园"活动,累计接待学生30余万人次 [12] - 承办七国华裔青少年参加的"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接待20余个国家7000余名海外游客 [12] - 遗址公园举办射箭比赛、汉服舞蹈、陶艺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