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储能区域竞争

搜索文档
浙江NO.1,江苏第四?工商储竞争密度年中调研
行家说储能· 2025-07-24 17:04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中国工商业储能市场呈现强劲韧性,并网容量同比增长95.66% [1] - 行业进入市场化价值驱动阶段,企业区域布局策略分化,华东、华南、华中为核心战略市场 [2][6] - 89.47%企业聚焦国内价差红利区,10.53%关注海外高增量市场 [4] - 2025年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价值驱动,竞争格局向精耕细作演变 [26] 区域市场表现 - 江苏在并网容量、功率和数量三项指标居全国首位,浙江、广东并网数量居前,安徽单体项目规模突出 [5] - 超9成企业将华东、华南、华中作为核心战略市场,重点布局峰谷价差高、产业集聚度高、用电需求大的区域 [6] - 浙江为第一优先区主导省份,75%企业将其列为核心市场,广东和安徽紧随其后(各50%),江苏、湖南、山东占比约25% [8] - 山东、四川在第二优先区表现突出,各获50%企业青睐,江苏覆盖37.5%企业 [11] 企业区域布局策略 梯队策略(64.71%企业) - 采日能源:第一梯队为长三角/珠三角(光储充一体化+虚拟电厂),第二梯队为山东、冀北、四川(储能+能效管理) [15] - 鹏辉能源:第一梯队为广东、浙江(高电价差+政策支持),第二梯队为四川、湖南(需量管理+虚拟电厂),第三梯队为中西部(长时储能) [16] - 东方日升:第一梯队为华南/华东(峰谷套利+需量管理),第二梯队为西南/华北(光储柴微电网),第三梯队为华中/西北(储能+虚拟电厂) [17] 全覆盖策略(35.29%企业) - 天合光能:聚焦浙江、广东、安徽、江苏等华东及华南核心区域,采取标准化策略 [23] - 为恒智能:覆盖欧美、澳洲、东南亚及中国全区域,探索光储协同、虚拟电厂等多元化收益模式 [25] - GSL ENERGY:深耕欧美、亚非拉、中东市场,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5] 行业趋势与转型 - 企业从设备供应商向能源解决方案商转型,部分已下沉至运营端 [26] - 竞争从核心战略区(浙江、广东、安徽)向政策创新区(山东、四川、河北等)扩散,场景化解决方案成为关键 [26] - 海外市场布局加速,10.5%企业重点拓展欧美、澳洲、亚非拉、中东等高增长区域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