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储能

搜索文档
浙江NO.1,江苏第四?工商储竞争密度年中调研
行家说储能· 2025-07-24 17:04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中国工商业储能市场呈现强劲韧性,并网容量同比增长95.66% [1] - 行业进入市场化价值驱动阶段,企业区域布局策略分化,华东、华南、华中为核心战略市场 [2][6] - 89.47%企业聚焦国内价差红利区,10.53%关注海外高增量市场 [4] - 2025年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价值驱动,竞争格局向精耕细作演变 [26] 区域市场表现 - 江苏在并网容量、功率和数量三项指标居全国首位,浙江、广东并网数量居前,安徽单体项目规模突出 [5] - 超9成企业将华东、华南、华中作为核心战略市场,重点布局峰谷价差高、产业集聚度高、用电需求大的区域 [6] - 浙江为第一优先区主导省份,75%企业将其列为核心市场,广东和安徽紧随其后(各50%),江苏、湖南、山东占比约25% [8] - 山东、四川在第二优先区表现突出,各获50%企业青睐,江苏覆盖37.5%企业 [11] 企业区域布局策略 梯队策略(64.71%企业) - 采日能源:第一梯队为长三角/珠三角(光储充一体化+虚拟电厂),第二梯队为山东、冀北、四川(储能+能效管理) [15] - 鹏辉能源:第一梯队为广东、浙江(高电价差+政策支持),第二梯队为四川、湖南(需量管理+虚拟电厂),第三梯队为中西部(长时储能) [16] - 东方日升:第一梯队为华南/华东(峰谷套利+需量管理),第二梯队为西南/华北(光储柴微电网),第三梯队为华中/西北(储能+虚拟电厂) [17] 全覆盖策略(35.29%企业) - 天合光能:聚焦浙江、广东、安徽、江苏等华东及华南核心区域,采取标准化策略 [23] - 为恒智能:覆盖欧美、澳洲、东南亚及中国全区域,探索光储协同、虚拟电厂等多元化收益模式 [25] - GSL ENERGY:深耕欧美、亚非拉、中东市场,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5] 行业趋势与转型 - 企业从设备供应商向能源解决方案商转型,部分已下沉至运营端 [26] - 竞争从核心战略区(浙江、广东、安徽)向政策创新区(山东、四川、河北等)扩散,场景化解决方案成为关键 [26] - 海外市场布局加速,10.5%企业重点拓展欧美、澳洲、亚非拉、中东等高增长区域 [20]
共86MWh!2家工商业储能企业瞄准这一领域
行家说储能· 2025-07-16 19:55
行业背景 - 化纤行业属于高热源、高密度、高连续制造场景,厂区设备功率大、运行时间长、用电负荷高、波动剧烈[1] - 碳中和目标下化纤行业面临双重压力:原料端原油依赖度超80%,生产端能耗占纺织业40%[1] - 化纤行业对能源需求极高,成为工商业储能企业重点拓展领域[1] 沃太能源项目 - 为立新化纤建设60MWh储能电站并网,系苏州单体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储能项目之一[2] - 部署12台5MWh液冷储能系统及12台2MW逆变升压一体舱,通过三处并网点接入10kV母线[4] - 采用大容量集中式方案,搭载EMS系统实现智能功率分配,预计年充放电量近4000万度[5] - 接入低碳智慧园区平台,收益模式从电价差扩展至容量服务、电力辅助服务等多元价值[6] - 运用AI储能策略动态调整运行逻辑,实时跟踪负荷曲线优化收益[7] 利星能项目 - 与中国五百强化纤集团合作,在江苏、浙江多地落地储能项目[8] - 江苏徐州工厂部署5MW/10MWh储能系统,与现有4000kWp光伏构成"光+储"架构[9] - 浙江湖州工厂建设8MW/16MWh储能系统,支撑高强度生产用电并预留虚拟电厂接入空间[11]
欧洲工商储更新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欧洲工商储行业、澳洲储能行业、AIC 板块、碳相关产业 - **公司**:爱罗、阳光、德业、锦浪、守航、禾旺、派能、封店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欧洲工商储行业 - **观点**:欧洲工商储行业经济性拐点已至,具备需求爆发潜力 [7][8][10] - **论据**:工商业电价低致经济性要求高,但系统造价因中国公司参与大幅下降,一体机价格较去年降近 20% - **观点**:动态电价在德国推广是重要催化,有望推动欧洲工商储行业爆发 [10] - **论据**:荷兰推行动态电价刺激工商储发展,德国工商储 3 月开始起量,德国光伏装机是荷兰约五倍 - **观点**:动态电价在欧洲推广是大趋势,将带来新一轮需求 [10] - **论据**:为缓释配电商经营压力,未来会有更多国家参与 澳洲储能行业 - **观点**:澳洲储能行业因补贴有良好发展前景 - **论据**:7 月 1 日起澳洲家储和小型工厂储补贴 5 年,共 23 亿澳元(近 100 亿人民币) 公司推荐 - **观点**:爱罗、阳光、德业是核心推荐,锦浪、守航等公司经营能力和基本盘扎实 [4] - **论据**:爱罗一季度实现 1 亿左右,二季度发货好,7 月排产环比有增长;阳光估值水平低;德业综合竞争优势鲜明,受益新市场需求,在欧洲和澳洲布局好,估值便宜 - **观点**:派能有望受益电芯价格回升 - **论据**:产业端反馈 120 的充能电芯采购压力已有变化 AIC 板块 - **观点**:看好海外 AIC 板块,国内 AIC 板块开始起势,Q2 更多公司将兑现盈利 [5] - **论据**:海外新一轮紧急开始,skyline 更有效,国内 AIC 板块刚起步第一年,现在开始起势 碳相关产业 - **观点**:今年大部分偏主力参与方准备逐步向量产迈进 - **论据**:去年是大转变,今年有很大进展,大部分偏主力参与方会上中市线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欧洲工商储行业中,工商业电价低,经济性平衡点要求更高,基数小 [1] - 欧洲电力市场现货价格与居民价格间有购电商环节,动态电价把现货价格向消费者传导,刺激户储和工商储发展 [2] - 澳洲补贴覆盖户储和大部分小型工厂储范畴,补贴力度大 [3] - 德国动态电价普及是渐进过程,因存量电价合同未到期 [9] - 欧洲工商储行业此次转变含金量高于去年炒巴基斯坦等地的含金量,引力回报率和持续性不同 [4]
从电价逻辑探讨海外工商储需求空间:欧洲、东南亚和非洲市场
国盛证券· 2025-07-02 15: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海外工商储需求快速爆发,光伏组件、电芯成本下降使系统成本降低,欧洲电价政策、东南亚和非洲电价上涨及电网稳定性差催化需求[12] - 从供需看,电价政策和应急备电是底层需求,系统成本下降带动需求放量,供给端成本下降且产品模块化适配场景[15][21] - 海外电价方面,欧洲小型工商业电价高,东南亚电费占人均 GDP 比重高,非洲电价高增且停电频发,离网工商储是解决方案[25] - 需求空间上,测算欧洲小型工商储约 66GWh,东南亚约 50GWh,非洲矿山场景约 30GWh[3][64][67] - 投资建议关注逆变器、系统集成、电芯环节相关公司[4][8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供需探讨 需求端 - 欧洲电价政策催化需求,峰谷价差盈利,可降成本,部分国家有补贴政策,预计 2028 年装机近 20GWh,CAGR 达 60%+[15][16] - 东南亚发电成本上升推高电价,高性价比离网储能是主流,各国推出激励政策[19] - 非洲光储微网和离网备电需求大,停电频发,光储度电成本低可替代柴发,2024 年储能装机 1.64GWh[20][59] 供给端 - 2023 年以来碳酸锂和光伏组件价格下降,2025 年 2 月工商储系统中标价降至 0.6 元/Wh,产品分中小型和中大型,有不同形态[21] 海外电价 欧洲 - 工业电价高于美国,用电成本高因能源结构和电费结构,新能源发电占比上升,传统能源下降,德国电价税费高,动态电价机制将推高工商储需求[25][28][30] 东南亚 - 以燃煤、天然气、水电发电为主,原材料进口价上涨和干旱推高电价,电费占人均 GDP 比重高且电价增长,催化工商储需求[44][53] 非洲 - 停电频繁且电价高增,离网工商储可补充电网,部分国家大幅调增电价[59][61] 需求空间 产业链利润环节拆解 - 工商储产业链利润丰厚,厂商毛利率约 35%,经销商约 30%,终端推广意愿强[64] 经济性测算 - 欧洲小型工商储静态回收期 4 年+,测算需求 66GWh[65][67] - 东南亚测算工商储需求约 50GWh[68] - 非洲矿山场景光储系统成本低,测算需求约 30GWh[70][74] 投资标的梳理 - 德业股份是逆变器、储能和高端环境电器领先企业,有工商业光储解决方案[76] - 艾罗能源是光伏储能系统提供商,工商业储能系统有两个系列产品[77] - 锦浪科技主要从事光储逆变器业务,工商业 50kW 储能逆变器有优势[78] - 固德威是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领先企业,有工商业储能一体柜产品[79] - 首航新能专注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发布直冷式中小型工商业储能系统[81] - 派能科技是储能系统领先企业,新推两款工商业储能系统[82] 投资建议 - 逆变器环节关注德业股份、艾罗能源、锦浪科技、固德威、首航新能[4][83] - 系统集成关注阳光电源、海博思创、科华数据[4][83] - 电芯环节关注派能科技[4][83]
最难的一年?工商业储能下半场的反转逻辑
行家说储能· 2025-06-26 19:01
电力市场化改革与工商业储能发展 - 136号文落地及江苏等多地分时电价密集调整推动电力市场化进入深水区,电价波动增加工商业储能不确定性[1] - 2024年上半年工商业储能投资热情处于低点,行业面临激烈淘汰赛向关键排位赛转变[1] - 新政驱动下储能产业需探索创新路径,包括设备厂商、融资租赁及运营方协同发展[1] 政策影响与产业价值回归 - 新政加速产业竞争,促使收益回归理性投资回报率,资本涌入导致分成下降是必然趋势[4] - 江苏分时电价政策短期冲击明显,部分项目需重新谈判或暂停,但长期看为电力市场化交易铺路[6][12] - 储能产业需从野蛮生长转向理性发展,企业需建立技术或模式创新护城河以应对竞争[4] 工商业储能痛点与破局方向 - 行业两大痛点:过度依赖政策性套利(如峰谷价差)及同质化竞争(价格厮杀与资源无序争夺)[8] - 需重新定位储能本质——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调配资源,而非单纯套利工具[8] - 破局需开拓差异化项目来源、挖掘多元收益场景(如需量管理)、抢占技术创新高地[8][13] 投资收益与动态调整策略 - 江苏1MWh储能项目新政后收入下降20%-30%,ROA从10%降至2.5%,但动态调整后回升至4.5%[13] - 新政下ROE从50%降至12%,但通过策略优化可回归24%,仍高于沪生300过去15年平均5%的回报率[14] - 资金成本下降趋势下,储能项目长期收益率仍具吸引力[14] 区域政策预判与行业展望 - 广东分时电价调整预计在2-5年内落地,南网政策推进需平衡前瞻性与稳定性[16][19][21] - 2025年或为产业成熟拐点,政策叠加效应与调整周期压缩加剧短期阵痛,但将催生细分场景与理性投资[11] - 行业需适应政策快速变化,通过AI等技术优化电力交易策略,提升全生命周期运营能力[12] 行业共识与战略方向 - 储能产业需系统化解决方案,整合光伏、储能与节能技术,实现业主、资方与电网三方共赢[6] - 设备厂商需提升产品性能(寿命、安全性)及解决方案整合能力,确保长期盈利[6] - 聚合商需具备平台、资源与算法优势,推动工商业储能资源高效配置[15]
中国工商业储能系统出货量TOP20榜单发布!
起点锂电· 2025-06-22 13:3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工商业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达13.6GWh,同比增长60%,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21.2GWh,同比增长55.9% [1] - 2024年国内市场出货量13.8GWh,同比增长35.3%,海外出口市场出货量7.4GWh,同比增长117.6% [1] - 预计2025年国内工商业储能系统有效需求达13.8GWh,海外需求达7.4GWh [10]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工商业储能系统出货量TOP20企业包括阳光电源、奇点能源、融和元储等 [5][6] - 行业集中度CR10为68%,显示行业仍处于新兴阶段,布局企业多且发展速度快 [7] 产品与技术趋势 - 工商业储能产品向更高容量、更低成本方向发展,2024年下半年主流产品由215KWh切换至261KWh [11] - 电芯产品由280Ah逐步转换到314Ah,预计2025年314Ah电芯占比将超70% [11] - 2025年国内工商业储能系统平均价格将从0.8元/Wh下行至0.6元/Wh,最低价跌破0.5元/Wh [12] 区域市场分析 - 欧洲市场预计2025年有效需求超4GWh,同比增长超100% [13] - 非洲地区需求量增长迅速,整体可达GWh规模 [13] - 拉美地区需求主要集中在智利、墨西哥和巴西,预计需求量0.5GWh [13] - 中东地区工商业储能尚处探索阶段,预计出货量约百MWh [13]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专业化发展,面临市场增速下降和供需失衡 [11] - 行业将加速洗牌,淘汰资金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较弱的企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14]
霍普股份工商业储能再创佳绩 5MW/10MWh项目成功并网
证券日报网· 2025-06-20 11:48
项目概况 - 上海霍普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并运营的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5MW/10MWh工商业储能项目正式并网投运 [1] - 该项目是继四川华侨凤凰纸业10MW/20MWh储能示范项目后,公司在工商业储能领域的又一标杆力作 [1] - 项目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储能解决方案,深度融合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1] 技术亮点 - 创新打造"储能+智能调控"双轮驱动模式,赋予系统毫秒级电力调节响应能力 [1] - 在用电高峰时可及时释放储备电能,在用电低谷时高效吸纳富余电力 [1] - 显著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大幅提升厂区供电稳定性 [1] 战略规划 - 公司将以用户侧储能为支点,持续深化综合智慧能源管理服务能力 [2] - 加速推进光储充一体化网络布局,全力推动虚拟电厂业务落地见效 [2] - 致力于构建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的新能源服务生态 [2] 业务布局 - 公司聚焦碳中和赛道,深耕社区、厂区、园区三大应用场景 [2] - 已构建涵盖能源规划、技术实施与运营管理全链条的零碳综合解决方案体系 [2] - 彰显公司在绿色能源赛道的持续深耕,为储能业务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1]
变量下的工商业储能如何破局?
中国电力报· 2025-06-18 10:48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峰谷价差收窄、市场交易规则调整对传统商业模式形成挑战 [1] - 2024年全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达2.95吉瓦/7.02吉瓦时,行业企业数量超20万家,市场需求呈现爆发态势 [1] 技术竞争格局 - 远景科技集团通过"内循环+外循环"双圈模式,以软件能力实现需量优化与虚拟电厂交易策略制定 [2] - 宁德时代2024年储能业务营收达572.9亿元,毛利率提升至26.84%,推出液冷储能系统将电芯衰减率降低30% [2] - 比亚迪刀片电池储能系统循环寿命达12000次,自产电芯优势形成从材料研发到系统集成的技术闭环 [2] - 远景电芯12000次循环寿命数据基于全球30吉瓦时交付量实证,实现温度场控制精度提升与宽温域运行能力 [3] -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占公司营收5.14%,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安全性 [3] - 比亚迪工商业储能产品MC Cube具有智能运维、高适配性等特点,满足多场景应用 [3] 软件与生态构建 - 远景En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连接全球3.24亿台智能设备和788吉瓦能源资产,发电功率预测与负荷预测技术获南网大赛双料冠军 [4] - 阳光电源智慧能源管理平台iSolarCloud系统通过云计算与边缘计算融合架构实现全场景能源终端统一管理 [4] - 海博思创虚拟电厂管理系统整合分布式储能资源提升用户收益确定性 [4] - 远景推出EGC微网协同控制器统一管理光伏、储能、充电站等设备 [7] - 华为与宁德时代联合推出"光储充一体化"方案在多地工业园区落地 [7] - 亿纬锂能与地产企业合作将储能嵌入商业楼宇微电网 [7] 商业模式创新 - 远景"益企储"计划将融资利率从行业平均8%压降至4.5%,设计资产证券化退出通道 [6] - 宁德时代增资先阳新能源至持股比例99.5051%,疏通工商业光储项目开发模式 [6] - 林洋能源"能源托管"模式为用户提供全周期服务实现收益共享 [6] 全球化布局 - 远景在欧洲以软硬件一体化方案进入高端市场 [9] - 华为数字能源在欧洲推出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进入德国、英国市场 [10] - 宁德时代在北美布局集成基地,德国工厂产能提升并获得大众汽车集团双认证 [10] - 比亚迪储能产品出口至北美、欧洲、中东等地区 [10] 行业展望 - 工商业储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2025年全国新增装机有望突破5吉瓦 [11]
环球可持续观察|工商储“远景公式”重磅发布 在“不确定”把握“确定性”
搜狐财经· 2025-06-16 15:49
政策环境变化 - 2025年初我国密集出台新能源政策,形成市场机制、基础设施融合、产业技术和数字赋能四大板块协同推进的矩阵,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顶层战略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136号文",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 [1] - 2021年《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3] - 2024年《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完善了工商业储能的盈利模式 [3] 工商储行业特点 - 工商储部署在企业园区、商用建筑或工业厂房等非居民用户侧,用于负载削峰填谷、提升用能效率与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3] - 区别于户用储能和大型电网侧储能,工商储能更强调与企业负载联动、能源管理灵活性及ROI的可量化性 [3] - 行业正从简单的峰谷套利走向复杂的虚拟电厂,竞争维度正在提升 [9] 远景公司解决方案 - 推出"内循环+外循环"场景化双循环解决方案,包含峰谷套利、容需管理优化、能量时移、需求侧响应、现货交易与辅助服务六大盈利增长引擎 [3] - 内循环圈通过微网协同控制器与云端EnOS能量管理平台实现秒级实时交互,实现峰谷差套利、能量时移、需量优化等策略 [4] - 外循环圈通过虚拟电厂软件能力进行负荷、发电功率、电价预测,优化交易策略 [4] - 推出"远景公式":电站收益=【能量价值×转化效率×SOH×可利用率×置信度×(1–利息)+ Bonus】×安全系数,综合考量多维度要素 [5] - 2024年首推"益企储"合作新模式,提供资金、产品、建设、运维、出售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8] - "益企储"模式已在四川、重庆、广东、江苏、浙江、上海、河北等多区域批量签约渠道商近百家,交付超千台储能柜 [8]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行业政策驱动发展模式发生根本改变 [1] - 工商业储能正面临商业模式重构 [5] - 行业从政策导向走向市场导向 [9] - 只有坚守以用户为中心的长期主义者才能越过周期 [9]
价差收窄?10企眼中工商储的黄金区
行家说储能· 2025-06-09 12:42
分时电价政策调整对工商业储能的影响 - 分时电价政策调整导致峰谷价差缩小,单纯依赖峰谷套利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2] - 政策调整呈现两大特点:将中午光伏大发时段调整为谷段/深谷,上午峰段调整为平段[2] - 电价波动对储能投资商短期利空,但长期推动储能多价值发展[3] - 政策倒逼储能系统集成商提升电价预测和充放电策略优化能力[4] 江苏市场分析 - 江苏2024年新政降低峰谷价差,加权电价差下调0.2元/kWh,收益率急剧下滑[8] - 新政引发三重市场反应:投资方更谨慎、系统向4小时长时储能演进、投资模型调整[8] - 江苏峰谷价差降至0.64元/度,但仍为全国最高,1万伏工业用户价差达0.62元/度[10][11] - 新政增设午间谷段,晚高峰延长至8小时,储能放电时间翻倍[10] - 明确充放电价格为储能运营提供价格依据,夏冬两季尖峰时段放电可获更高收益[11] 山东市场分析 - 山东构建储能容量租赁、电量交易+辅助服务三维收益模型[12] - 分时电价细化后,储能从"两充两放"升级为"三充三放",电费节省率提升4.5%[14] - 光伏上网电价低至0.0159元/KWh,通过光储协同模式峰段放电价达1.3元/KWh[16] - 光伏大发时段电价降幅达90%,一充一放市场得到释放[17] 其他区域市场分析 - 浙江:中午低电价窗口配合光伏充电,一天充放两次能效更高[19] - 湖南:峰谷价差超1元/度,回本周期短,但政策波动大[21] - 广东:全国最大电价差叠加地方补贴,收益空间广阔[22] - 湖北:大工业用户价差涨至0.58元,回本周期缩至5年[23] 企业应对策略 - 阳光电源:不同区域政策差异大,需具体分析[2] - 弘正储能:推动多价值应用,重视运营能力[7] - 天合光能:通过光储融合实现能量时移,光伏发电100%自发自用[8] - 鹏辉能源:利用谷电储能+峰电自用模式减少高价购电依赖[9] - 新艾电气:为制造业定制"午间快充+晚高峰放电"方案[10] - 创维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和需求响应增加收益[11] - 海尔新能源:采用"光储协同、动态充放"模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