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储能

搜索文档
250MWh!工商储又一大项目并网
行家说储能· 2025-09-05 18:50
项目概况 - 广东阳江翌川金属用户侧储能电站实现125MW/250MWh全容量并网运行 [2] - 该项目是广东省内首批大型用户侧储能示范工程及全国冶炼行业单体规模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项目之一 [3] - 项目由中车株洲所提供全套技术方案并参与建设 [2] 技术方案与性能 - 全站配置25个5MW/10MWh储能单元 [4] - 搭载新一代EMS平台,具备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能力,支持源网荷储协同运行 [4] - 平台基于微服务架构,支持多场站统一接入与聚合管理,提供秒级实时监测与智能能量调度 [6] - 系统通过融合BMS、PCS等多源数据自动完成收益核算并生成分析报表 [6] - 具备毫秒级快速响应能力,可参与本地电网调频 [7] 经济效益 - 预计年优化园区能耗支出16.74%,年节约电费超5800万元 [6] - 支持峰谷套利、辅助服务等多重收益模式探索 [7] 行业影响与公司能力 - 为冶炼等高耗能企业探索绿色用能新路径 [3] - 展现中车株洲所在储能领域的系统集成和工程落地能力 [3] - 公司携手电网公司及合作伙伴推进新能源消纳及虚拟电厂等前沿模式验证 [8] - 2025年1月1日至6月11日期间,公司实现51个大储项目并网,总规模近9GWh [10] - 同期完成数十个工商业储能项目送电调试 [10] 其他项目案例 - 杭州工商业储能项目规模2MW/4.176MWh,采用16台261kWh系统 [10] - 浙江盛泰园区项目规模5MW/10MWh,采用2套5MWh组串式系统 [10] - 内蒙古腾格里项目规模1.5MW/3.1MWh,采用12台261kWh系统 [10] - 株洲半导体项目规模0.7MW/1.4MWh,采用6台233kWh系统 [10] - 湖南中科星城项目规模9.5MW/18.45MWh,采用AC融合储能系统 [10] - 湖南中车时代项目规模7.5MW/15MWh,采用3套5MWh组串式系统 [10] - 湖南株洲齿轮项目规模5MW/10MWh,采用2套5MWh组串式系统 [10] - 四川成都巨石项目规模15MW/30MWh,采用6套5MWh组串式系统 [10] - 江苏盐城科森项目规模1.73MW/3.35MWh,采用组串式储能系统 [10] - 无锡博戈项目规模0.63MW/1.31MWh,采用5台261kWh系统 [10]
江苏北人上半年亏损,核心业务承压计提减值准备3000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0:4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06亿元 同比下降28.2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371.82万元 [1] - 报告期内计提减值准备3099.60万元 其中存货跌价准备2547.42万元 储能设备减值190.58万元 联营企业股权投资减值325.25万元 [2] 智能制造业务 - 营收规模收缩 因主动放弃低毛利订单及海外订单转化周期延长 [1] - 海外项目交付周期长导致收入未兑现 国内汽车产业链价格竞争持续挤压毛利率 [1] -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完成首代产品交付 并在船舶、重钢领域开展二代产品测试 [1] 储能业务 - 行业价格战加剧及政策趋严导致成本攀升 市场需求萎缩 [1] - 存量旧型号产品价格受冲击 毛利率承压 [1] - 各级政府标准升级推高项目实施成本 项目落地数量减少且周期延长 [1] - 资产持有方投资意愿减弱 公司主动收缩业务规模导致订单规模效应减弱 单位制造成本上升 [1] 资产质量风险 - 存货账面价值达8.05亿元 占流动资产比例55.77% [2] - 存货以非标定制化产品为主 叠加下游汽车零部件厂商资金压力加大 [2] - 存货跌价风险与应收账款回款风险形成双重资产质量压力 [2]
575MWh!全球最大2h工商储项目来了
行家说储能· 2025-08-28 12:10
项目规模与技术突破 - 全球最大两小时工商业储能项目,规模达575MWh [2][3] - 首个大规模采用"储能电池+DC/DC模块"全面替代不间断电源(UPS)的工商业储能项目 [3] - 项目远期规模预计突破1GWh [4] 合作方背景与战略意义 - 投资方浙江荣盛控股集团位列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第118位,年营收超3000亿元 [4] - 集团业务横跨能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领域,旗下拥有荣盛石化等上市公司 [4] - 高能耗生产场景与绿色制造战略方向与工商业储能项目高度契合 [4] 经济效益与能源价值 - 项目全面投运后每年可为荣盛节约上亿元电费支出 [4] - 有效缓解电网调峰压力,助力地方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转型 [4]
2025H1海外各主要国家工商储市场及趋势汇总分析
起点锂电· 2025-08-09 15:23
全球工商业储能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工商业储能出货规模25.4GWh,2025年上半年达30.6GWh,同比增速分别为107%和125% [1] - 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中国、中东、欧洲、美国、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1] - 预计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市场达60.5GWh,2030年将增长至439GWh [1] 欧洲市场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欧洲工商业储能出货量4GWh,增速93%,全年预计超6GWh [6] - 德国和法国为核心增长区,德国典型项目IRR提升至16.88%,投资回收期缩短30%以上 [6] - 独立储能项目占比从2024年36%提升至43%,西班牙新增388.9MW独立储能项目占新申请项目82.9% [6] 政策驱动 - 西班牙现货市场日内最大价差达169.47欧元/MWh,德国分时电价扩大套利空间 [7] - 捷克提供35%投资成本补贴,希腊推出1.54亿欧元资助计划,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获7000万欧元独立储能补贴 [7] - 欧盟"绿色新政"要求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45%,西班牙计划2025年新增6.68GW/36.9GWh储能 [8] 竞争格局 - 中国品牌占欧洲户储市场35%份额,逆变器领域市占率达80% [6] - 阳光电源PowerStack 255CS等一体化方案成为主流 [6] 美国市场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美国工商业储能出货量1.8GWh,同比增长60% [10] - 1-5月美国大型电池储能项目新增4.618GW/15.09GWh,容量同比增长70.45% [10] - 亚利桑那州新增容量6.96GWh占全美46.15%,德克萨斯州占新增取消量55% [10] 政策环境 - 暂停实施的54%中国商品关税将于8月12日到期,中美未启动续约谈判 [12] - 印第安纳州Q1新增256MW使总装机翻两番,加州NEM3.0规则抑制工商业储能发展 [12] 技术趋势 - 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260Wh/kg以上,系统成本同比下降18% [13] - 215kWh工商业储能柜均价降至0.66元/Wh(约0.09美元/Wh) [13] 非洲市场 市场驱动 - 尼日利亚近60%人口缺电,部分地区每日供电仅5-6小时 [14] - 南非2024-2025年电价累计涨幅超31%,尼日利亚2024年4月单月电价涨幅达231% [14] - 光储系统发电成本约0.097美元/千瓦时,较柴油发电机低70% [14] 政策环境 - 南非实施分时电价政策,尼日利亚允许私营企业参与微电网运营 [16] - 肯尼亚要求储能项目本地化率不低于30%,尼日利亚对进口电池征收20%附加税 [16] 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为南非最大金矿供应2.4GWh储能系统,比亚迪在摩洛哥部署光储充一体化项目 [17]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非储能订单超3GWh,占海外总订单1.8% [17] 澳洲市场 市场表现 - 2025年计划投运大储项目达10GWh,电网侧储能套利创收1.654亿澳元(同比增长超3倍) [21] - 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达68%,215kWh储能柜均价降至0.66元/Wh(年降幅18.75%) [21] 政策环境 - SolarSunshot计划投入10亿澳元推动本土光伏供应链建设 [22] - 社区电池计划部署400个共享储能系统,惠及2.5万低收入家庭 [22] 发展趋势 - 预计2025全年新增工商业储能3.8GWh,2035年大储装机将达18GW(较2024年增长8倍) [23] - 负电价发生率已达23.1%,压缩储能套利空间 [24]
当躺赢红利消退:工商业储能如何赢战?
行家说储能· 2025-08-01 17:59
行业变革与挑战 - 2025年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面临深度变革,政策与市场双重变量推动行业价值逻辑重构[2] -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394号文加速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新型储能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价值[2] - 全国多地分时电价机制调整,峰谷价差普遍收窄,传统依赖单一峰谷套利的模式面临根本性挑战[2] - 居高不下的运维成本和频发的安全风险加剧行业"收益不确定性"焦虑[2] 企业破局路径 - 行业进入"能力竞争期",企业需依靠技术创新、运营效率与生态协同等内生能力角逐[2] - 破解"收益-运维-安全"三重困局成为掌握新周期主动权的关键[2] - 弘正储能推出"储无忧"产品,通过"软硬件+服务"一站式模式构建全链路解决方案[2] 收益模型重构 - 电力市场化改革压缩传统峰谷套利空间,用户侧需求转向"综合价值创造"[4] - "储无忧"以数字化能力重构收益模型,依托"云边端协同+AI决策中枢"精准捕捉电力市场波动中的套利空间[4] - AI算法实现动态充放电策略优化,实测数据显示项目收益提升10%[6] - 提前布局电力现货交易,虚拟电厂平台搭载预测分析算法实现自动化交易策略生成[6] 运维效率提升 - 工商业储能装机量激增导致后市场运维压力指数级攀升,传统人工巡检模式效率低下[9] - "储无忧"构建"数据感知-智能决策-自主优化"的AI运维体系,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进化的技术升维[10] - 数字孪生与智能算法驱动的智慧运维系统提升储能系统"可用率",直接提高项目年收益[12] 安全体系升级 - 传统安全方案依赖"事后灭火"被动防护,难以应对热失控等隐蔽性风险[13] - "储无忧"以"三级预测+智能防护"重构安全逻辑,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15] - 物理防护采用7M感知系统与气溶胶/水漫灌组合消防方案,电气防护覆盖PACK级至系统级多重冗余设计[17] - 免费提供储能设备质量责任险,将安全承诺升级为"风险共担"商业信用[17] 行业竞争力重塑 - 弘正储能推出"储无忧"计划,以五大权益重塑行业服务范式,包括全场景服务定制、云端智慧运维终身服务等[19] - 通过技术赋能构建"收益可预期、运维可控制、安全可保障"的三维"确定性"能力,重构行业价值标准[21]
浙江NO.1,江苏第四?工商储竞争密度年中调研
行家说储能· 2025-07-24 17:04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中国工商业储能市场呈现强劲韧性,并网容量同比增长95.66% [1] - 行业进入市场化价值驱动阶段,企业区域布局策略分化,华东、华南、华中为核心战略市场 [2][6] - 89.47%企业聚焦国内价差红利区,10.53%关注海外高增量市场 [4] - 2025年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价值驱动,竞争格局向精耕细作演变 [26] 区域市场表现 - 江苏在并网容量、功率和数量三项指标居全国首位,浙江、广东并网数量居前,安徽单体项目规模突出 [5] - 超9成企业将华东、华南、华中作为核心战略市场,重点布局峰谷价差高、产业集聚度高、用电需求大的区域 [6] - 浙江为第一优先区主导省份,75%企业将其列为核心市场,广东和安徽紧随其后(各50%),江苏、湖南、山东占比约25% [8] - 山东、四川在第二优先区表现突出,各获50%企业青睐,江苏覆盖37.5%企业 [11] 企业区域布局策略 梯队策略(64.71%企业) - 采日能源:第一梯队为长三角/珠三角(光储充一体化+虚拟电厂),第二梯队为山东、冀北、四川(储能+能效管理) [15] - 鹏辉能源:第一梯队为广东、浙江(高电价差+政策支持),第二梯队为四川、湖南(需量管理+虚拟电厂),第三梯队为中西部(长时储能) [16] - 东方日升:第一梯队为华南/华东(峰谷套利+需量管理),第二梯队为西南/华北(光储柴微电网),第三梯队为华中/西北(储能+虚拟电厂) [17] 全覆盖策略(35.29%企业) - 天合光能:聚焦浙江、广东、安徽、江苏等华东及华南核心区域,采取标准化策略 [23] - 为恒智能:覆盖欧美、澳洲、东南亚及中国全区域,探索光储协同、虚拟电厂等多元化收益模式 [25] - GSL ENERGY:深耕欧美、亚非拉、中东市场,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5] 行业趋势与转型 - 企业从设备供应商向能源解决方案商转型,部分已下沉至运营端 [26] - 竞争从核心战略区(浙江、广东、安徽)向政策创新区(山东、四川、河北等)扩散,场景化解决方案成为关键 [26] - 海外市场布局加速,10.5%企业重点拓展欧美、澳洲、亚非拉、中东等高增长区域 [20]
共86MWh!2家工商业储能企业瞄准这一领域
行家说储能· 2025-07-16 19:55
行业背景 - 化纤行业属于高热源、高密度、高连续制造场景,厂区设备功率大、运行时间长、用电负荷高、波动剧烈[1] - 碳中和目标下化纤行业面临双重压力:原料端原油依赖度超80%,生产端能耗占纺织业40%[1] - 化纤行业对能源需求极高,成为工商业储能企业重点拓展领域[1] 沃太能源项目 - 为立新化纤建设60MWh储能电站并网,系苏州单体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储能项目之一[2] - 部署12台5MWh液冷储能系统及12台2MW逆变升压一体舱,通过三处并网点接入10kV母线[4] - 采用大容量集中式方案,搭载EMS系统实现智能功率分配,预计年充放电量近4000万度[5] - 接入低碳智慧园区平台,收益模式从电价差扩展至容量服务、电力辅助服务等多元价值[6] - 运用AI储能策略动态调整运行逻辑,实时跟踪负荷曲线优化收益[7] 利星能项目 - 与中国五百强化纤集团合作,在江苏、浙江多地落地储能项目[8] - 江苏徐州工厂部署5MW/10MWh储能系统,与现有4000kWp光伏构成"光+储"架构[9] - 浙江湖州工厂建设8MW/16MWh储能系统,支撑高强度生产用电并预留虚拟电厂接入空间[11]
欧洲工商储更新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欧洲工商储行业、澳洲储能行业、AIC 板块、碳相关产业 - **公司**:爱罗、阳光、德业、锦浪、守航、禾旺、派能、封店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欧洲工商储行业 - **观点**:欧洲工商储行业经济性拐点已至,具备需求爆发潜力 [7][8][10] - **论据**:工商业电价低致经济性要求高,但系统造价因中国公司参与大幅下降,一体机价格较去年降近 20% - **观点**:动态电价在德国推广是重要催化,有望推动欧洲工商储行业爆发 [10] - **论据**:荷兰推行动态电价刺激工商储发展,德国工商储 3 月开始起量,德国光伏装机是荷兰约五倍 - **观点**:动态电价在欧洲推广是大趋势,将带来新一轮需求 [10] - **论据**:为缓释配电商经营压力,未来会有更多国家参与 澳洲储能行业 - **观点**:澳洲储能行业因补贴有良好发展前景 - **论据**:7 月 1 日起澳洲家储和小型工厂储补贴 5 年,共 23 亿澳元(近 100 亿人民币) 公司推荐 - **观点**:爱罗、阳光、德业是核心推荐,锦浪、守航等公司经营能力和基本盘扎实 [4] - **论据**:爱罗一季度实现 1 亿左右,二季度发货好,7 月排产环比有增长;阳光估值水平低;德业综合竞争优势鲜明,受益新市场需求,在欧洲和澳洲布局好,估值便宜 - **观点**:派能有望受益电芯价格回升 - **论据**:产业端反馈 120 的充能电芯采购压力已有变化 AIC 板块 - **观点**:看好海外 AIC 板块,国内 AIC 板块开始起势,Q2 更多公司将兑现盈利 [5] - **论据**:海外新一轮紧急开始,skyline 更有效,国内 AIC 板块刚起步第一年,现在开始起势 碳相关产业 - **观点**:今年大部分偏主力参与方准备逐步向量产迈进 - **论据**:去年是大转变,今年有很大进展,大部分偏主力参与方会上中市线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欧洲工商储行业中,工商业电价低,经济性平衡点要求更高,基数小 [1] - 欧洲电力市场现货价格与居民价格间有购电商环节,动态电价把现货价格向消费者传导,刺激户储和工商储发展 [2] - 澳洲补贴覆盖户储和大部分小型工厂储范畴,补贴力度大 [3] - 德国动态电价普及是渐进过程,因存量电价合同未到期 [9] - 欧洲工商储行业此次转变含金量高于去年炒巴基斯坦等地的含金量,引力回报率和持续性不同 [4]
从电价逻辑探讨海外工商储需求空间:欧洲、东南亚和非洲市场
国盛证券· 2025-07-02 15: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海外工商储需求快速爆发,光伏组件、电芯成本下降使系统成本降低,欧洲电价政策、东南亚和非洲电价上涨及电网稳定性差催化需求[12] - 从供需看,电价政策和应急备电是底层需求,系统成本下降带动需求放量,供给端成本下降且产品模块化适配场景[15][21] - 海外电价方面,欧洲小型工商业电价高,东南亚电费占人均 GDP 比重高,非洲电价高增且停电频发,离网工商储是解决方案[25] - 需求空间上,测算欧洲小型工商储约 66GWh,东南亚约 50GWh,非洲矿山场景约 30GWh[3][64][67] - 投资建议关注逆变器、系统集成、电芯环节相关公司[4][8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供需探讨 需求端 - 欧洲电价政策催化需求,峰谷价差盈利,可降成本,部分国家有补贴政策,预计 2028 年装机近 20GWh,CAGR 达 60%+[15][16] - 东南亚发电成本上升推高电价,高性价比离网储能是主流,各国推出激励政策[19] - 非洲光储微网和离网备电需求大,停电频发,光储度电成本低可替代柴发,2024 年储能装机 1.64GWh[20][59] 供给端 - 2023 年以来碳酸锂和光伏组件价格下降,2025 年 2 月工商储系统中标价降至 0.6 元/Wh,产品分中小型和中大型,有不同形态[21] 海外电价 欧洲 - 工业电价高于美国,用电成本高因能源结构和电费结构,新能源发电占比上升,传统能源下降,德国电价税费高,动态电价机制将推高工商储需求[25][28][30] 东南亚 - 以燃煤、天然气、水电发电为主,原材料进口价上涨和干旱推高电价,电费占人均 GDP 比重高且电价增长,催化工商储需求[44][53] 非洲 - 停电频繁且电价高增,离网工商储可补充电网,部分国家大幅调增电价[59][61] 需求空间 产业链利润环节拆解 - 工商储产业链利润丰厚,厂商毛利率约 35%,经销商约 30%,终端推广意愿强[64] 经济性测算 - 欧洲小型工商储静态回收期 4 年+,测算需求 66GWh[65][67] - 东南亚测算工商储需求约 50GWh[68] - 非洲矿山场景光储系统成本低,测算需求约 30GWh[70][74] 投资标的梳理 - 德业股份是逆变器、储能和高端环境电器领先企业,有工商业光储解决方案[76] - 艾罗能源是光伏储能系统提供商,工商业储能系统有两个系列产品[77] - 锦浪科技主要从事光储逆变器业务,工商业 50kW 储能逆变器有优势[78] - 固德威是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领先企业,有工商业储能一体柜产品[79] - 首航新能专注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发布直冷式中小型工商业储能系统[81] - 派能科技是储能系统领先企业,新推两款工商业储能系统[82] 投资建议 - 逆变器环节关注德业股份、艾罗能源、锦浪科技、固德威、首航新能[4][83] - 系统集成关注阳光电源、海博思创、科华数据[4][83] - 电芯环节关注派能科技[4][83]
最难的一年?工商业储能下半场的反转逻辑
行家说储能· 2025-06-26 19:01
电力市场化改革与工商业储能发展 - 136号文落地及江苏等多地分时电价密集调整推动电力市场化进入深水区,电价波动增加工商业储能不确定性[1] - 2024年上半年工商业储能投资热情处于低点,行业面临激烈淘汰赛向关键排位赛转变[1] - 新政驱动下储能产业需探索创新路径,包括设备厂商、融资租赁及运营方协同发展[1] 政策影响与产业价值回归 - 新政加速产业竞争,促使收益回归理性投资回报率,资本涌入导致分成下降是必然趋势[4] - 江苏分时电价政策短期冲击明显,部分项目需重新谈判或暂停,但长期看为电力市场化交易铺路[6][12] - 储能产业需从野蛮生长转向理性发展,企业需建立技术或模式创新护城河以应对竞争[4] 工商业储能痛点与破局方向 - 行业两大痛点:过度依赖政策性套利(如峰谷价差)及同质化竞争(价格厮杀与资源无序争夺)[8] - 需重新定位储能本质——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调配资源,而非单纯套利工具[8] - 破局需开拓差异化项目来源、挖掘多元收益场景(如需量管理)、抢占技术创新高地[8][13] 投资收益与动态调整策略 - 江苏1MWh储能项目新政后收入下降20%-30%,ROA从10%降至2.5%,但动态调整后回升至4.5%[13] - 新政下ROE从50%降至12%,但通过策略优化可回归24%,仍高于沪生300过去15年平均5%的回报率[14] - 资金成本下降趋势下,储能项目长期收益率仍具吸引力[14] 区域政策预判与行业展望 - 广东分时电价调整预计在2-5年内落地,南网政策推进需平衡前瞻性与稳定性[16][19][21] - 2025年或为产业成熟拐点,政策叠加效应与调整周期压缩加剧短期阵痛,但将催生细分场景与理性投资[11] - 行业需适应政策快速变化,通过AI等技术优化电力交易策略,提升全生命周期运营能力[12] 行业共识与战略方向 - 储能产业需系统化解决方案,整合光伏、储能与节能技术,实现业主、资方与电网三方共赢[6] - 设备厂商需提升产品性能(寿命、安全性)及解决方案整合能力,确保长期盈利[6] - 聚合商需具备平台、资源与算法优势,推动工商业储能资源高效配置[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