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巴以和平
icon
搜索文档
投票通过吞并约旦河西岸法案行为被指“十分可笑”,以色列议会“愚蠢行为”遭15国谴责
环球时报· 2025-10-25 06:44
法案内容与国际反应 - 以色列议会初步通过两项将主权扩展至约旦河西岸定居点的法案 [1] - 埃及、约旦、卡塔尔等15国和阿拉伯国家联盟、伊斯兰合作组织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该法案,称其公然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1] - 美国《纽约时报》称美国政府已明确表示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的任何企图都不会被容忍 [1] 美国政府的立场与行动 - 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以色列期间对法案的初步投票表达强烈不满,称若为政治噱头则非常愚蠢且是侮辱 [1]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指责以色列议员投票是为了羞辱万斯和内塔尼亚胡,是一种政治伎俩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明确表示,如果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将失去美国的所有支持 [3] - 美国高层密集访以旨在要求以色列信守承诺,避免破坏停火协议,并敦促其停止愚蠢行为 [3] 以色列国内政治动态 - 以色列执政联盟内部出现分裂,极右翼势力呼吁推进吞并以回应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3] - 以色列反对派在万斯访问期间支持该法案,目的是公开羞辱内塔尼亚胡 [4] - 吞并约旦河西岸会削弱特朗普推进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希望,这是美国总统的长期目标 [3] 法案潜在影响与分析 - 支持吞并约旦河西岸会让以色列永远处在战争阴影下并陷入严重的国际孤立境地,对以色列的生存构成危险 [4] - 库什纳考虑在加沙的以军控制区开始重建,为巴勒斯坦人提供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其愿景被指与以色列的占领管理模式类似 [4] - 有分析称加沙地带可能被分裂为以色列控制区和哈马斯控制区,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且危险程度高 [4] - 以色列安全官员呼吁将加沙部分区域改造为约旦河西岸的B区模式,即民事由巴勒斯坦负责,军事由以色列管辖,若发生将被视为巨大倒退和灾难 [5]
西班牙民众游行声援巴勒斯坦:国际社会应封锁以色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6 10:30
示威活动概况 - 西班牙多个主要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声援巴勒斯坦 [1] - 示威者高呼“停止种族灭绝”和“解放巴勒斯坦”等口号 [1] - 示威者呼吁保障巴勒斯坦人民权利并实现真正的巴以和平 [1] 对当前局势的批评 - 示威者担忧加沙地带停火协议无法带来真正和平 [1] - 批评欧洲和国际社会未采取具体行动,认为当前措施仅为粉饰太平 [3] - 示威者指出欧洲仍在与以色列进行贸易,相当于为冲突提供资金 [5] 示威者的核心诉求 - 要求对以色列进行切实干预,而非仅停留在口号 [3] - 呼吁以色列完全撤出该地区 [3] - 要求国际社会共同支持对以色列的封锁 [3] - 敦促欧洲采取更多措施,停止与以色列的贸易往来 [5]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生效 “真停火”还是“休整期”?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1 07:38
停火协议核心内容 -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12时生效,内容包括加沙立即停火、以军在加沙地带后撤、以色列与哈马斯互换被扣押人员及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等 [1] - 协议文本列出“全面结束加沙战争”的具体步骤:以方批准协议后战争立即停止,人道援助立即全面进入加沙,以军在24小时内后撤至商定区域;以军完成后撤的72小时内,哈马斯交还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员,以色列相应释放巴方被关押人员 [1] - 由美国、卡塔尔、埃及和土耳其等国代表组成的工作组跟进双方执行协议情况并进行协调 [1] 被扣押人员互换执行情况 - 目前加沙地带仍有48名以方被扣押人员,其中20人据信仍活着,哈马斯将依据协议接收约1950名被以色列羁押的巴方人员 [3] - 以色列国防军表示已做好准备接收被扣押人员回归,并公布了250名被以方判处终身监禁的在押巴勒斯坦人名单,称他们将根据停火协议获得释放 [10] - 哈马斯方面表示与以色列尚未就获释巴勒斯坦人名单正式达成一致,互相释放对方人员可能在13日或14日进行 [10] 军事部署与人道主义进展 - 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已按照停火协议完成撤军部署,后撤至约定的“撤军线”(黄线),但强调该线仍深入加沙地带,确保以军拥有防御及控制加沙地带的作战能力 [6]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军“仍在加沙地带驻守并控制所有关键区域”,以对哈马斯施压,为协议后续阶段做准备 [9] - 自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已有约20万人返回加沙北部地区,对加沙地带的援助和其他必需物资将从11日开始自由进入,拉法口岸将于本周双向开放,调解方已联系以色列电力公司以恢复加沙地带电力运营 [12] 协议执行面临的挑战 - 第一阶段协议落实存在难点,包括以方被扣押人员的身份确认、在废墟中寻找遗体以及双方是否切实遵守停火承诺等,协议落实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如何建立明确、可信、不流于形式的国际监督 [13] - 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无法直接沟通,只能依靠斡旋方及国际组织帮助完成复杂的第一阶段内容,短期内可能出现误会,导致和平进程中断 [15] - 以色列内部右翼和极右翼政治力量阻拦停火协议,哈马斯内部也存在强大反对声音,第二阶段协议文本中要求哈马斯“自我解体”或影响力下降的条件对哈马斯很难接受 [17] 长期和平与人道前景 - 真正的挑战在于下一阶段和平协议,哈马斯坚持将以色列结束占领、巴勒斯坦建国作为完全解除武装的前提,而内塔尼亚胡政府目前仅同意第一阶段协议,未对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地带作出明确承诺 [15] - 未来的长久停火建立在加沙地带新政治机制基础上,涉及巴勒斯坦内部派系关系、加沙政治格局、哈马斯地位、以色列角色及国际社会合作等复杂问题 [17] - 加沙地带经济形势基本瘫痪,未来长期依靠国际社会援助,但国际社会能否长期保证对200多万民众的充足援助存在疑问,若冲突重启物资通道将受严重影响 [19]
热点问答|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前景如何
新华网· 2025-10-10 14:34
协议具体内容 - 停火协议分为六个步骤实施 包括美国总统宣布结束战争 以色列政府批准后战争立即结束 人道主义援助立即全面进入加沙地带 [1] - 以军在战争结束后24小时内根据地图撤至商定界线 只要哈马斯全面执行协议 以军就不会返回加沙地带 [1] - 以军撤出后72小时内 哈马斯释放所有被关押在加沙地带的以方被扣押人员并归还已故人员遗体 以色列也将相应地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员 [1] - 由美国 卡塔尔 埃及和土耳其等国代表组成工作组跟进双方执行协议情况并进行协调 [1] - 人员交换结束后 以军将撤至商定界线 但仍将控制加沙地带53%的领土 [2] - 协议规定以军停止军事行动 并从加沙城 加沙地带北部 拉法及汗尤尼斯等地撤出 同时以方开放5个过境点允许人道援助物资进入 [2] - 哈马斯方面提及双向开放拉法口岸 以方将释放250名被判无期徒刑的巴勒斯坦人员以及1700名在2023年10月7日之后被捕但未参与袭击的人员 [2] 各方反应 - 以色列政府宣布已批准协议 内阁会议结束后的24小时内加沙地带将实现停火 [2] - 哈马斯高级成员确认协议规定 并强调已获得斡旋方及美国政府保证各方均确认战争已彻底结束 [2] - 约旦 阿曼 叙利亚 伊拉克 突尼斯等多国对协议达成表示欢迎 认为有助于实现地区安全与稳定 [3] -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很高兴看到达成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 [3] -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协议生效表示欢迎 呼吁各方严格遵守协议 [4] -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盖特对协议生效表示欢迎 呼吁斡旋方继续努力确保协议持久有效 [4]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联合国将全力支持加沙停火协议 并已做好准备加大对加沙地带的人道救援 [4] 协议执行前景 - 短期来看双方的人员交换面临信任危机 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缺乏互信 一旦出现撤军延迟或被扣押人员释放受阻等履约问题 协议执行可能随时中断 [5] - 从长远看第一阶段停火协议仅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一小步 距离实现巴以持久和平仍很遥远 [6] - 哈马斯解除武装与以色列停止军事行动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可能导致停火难以持续 [6] - 哈马斯虽口头同意放弃加沙治理权 但对国际监管和部署维和部队持抵制态度 可能造成停火后加沙治理出现权力真空与混乱 [6]
联合国报告:以色列定居点扩张加剧 安理会决议执行受挫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3:10
以色列定居点活动 - 2024年6月18日至9月19日期间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推进或批准超过2万套住房单元建设 [1] - 在约旦河西岸E1区批准3400多套住房单元建设此计划若实施将切断西岸南北联系并威胁巴勒斯坦国领土完整 [1] - 安理会第2334号决议于2016年12月通过确认以色列定居点没有法律效力并要求立即全面停止一切定居点活动 [2] 巴勒斯坦建筑与平民状况 - 报告期间以色列当局以缺乏许可为由拆毁或没收455处巴勒斯坦建筑导致420人流离失所其中包括175名儿童和118名妇女 [1] - 巴勒斯坦人几乎无法获得相关建筑许可 [1] - 联合国对约旦河西岸不断升级的定居者暴力深表关切并呼吁以色列采取措施保护巴勒斯坦平民 [2] 加沙地带人道局势 - 加沙地带人道局势极为严峻已正式出现饥荒 [1] -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大规模平民伤亡报告期间有1911名巴勒斯坦人在寻求食物途中遇害 [1] - 联合国官员强调集体惩罚毫无正当理由必须立即停止 [2] 国际社会与决议执行 - 联合国报告显示安理会第2334号决议执行严重受挫 [1] - 当前局势凸显国际社会必须采取紧急行动 [2] - 安理会决议重申两国方案是实现巴以和平的唯一可行出路 [2]
法媒:马克龙“犀利”驳斥“反犹”指责
环球时报· 2025-08-28 06:58
外交摩擦核心观点 - 法国总统马克龙强烈驳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关于法国“反犹主义抬头”及政府“缺乏果断行动”的批评,称相关指控“令人无法接受”且是“对整个法国的冒犯” [1] - 此次公开信是法以外交摩擦的最新进展,起因是马克龙宣布法国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随后双方高层通过信件和媒体互相指责 [1] 法国对以色列政策的立场 - 马克龙反对以色列决定启动新一轮攻势以“最终重新占领加沙地带”,称占领加沙和强迫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不会给以色列带来胜利,只会加剧其孤立并助长反犹活动 [2] - 马克龙呼吁以色列停止在约旦河西岸“非法和毫无理由”地扩建定居点 [2] - 马克龙重申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心,认为持久和平需要建立一个享有主权、非军事化并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巴勒斯坦国 [2] 外交摩擦的具体过程 - 内塔尼亚胡在17日的一封信中批评马克龙,指责法国反犹袭击“令人震惊地上升”且政府应对不力 [1] - 法国总统府随后谴责该指控是“错误的”和“卑劣的”,并指出马克龙是通过媒体才得知此事 [1] - 马克龙在26日的公开回信中强调,他特意等到以方收信后才在媒体公开此信,以遵守“最基本的礼貌” [1]
马克龙:占领加沙永远不会给以色列带来胜利
新华社· 2025-08-27 06:29
外交立场与批评 - 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回信指出以色列占领加沙地带及强迫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的行为永远不会给以色列带来胜利 [1] - 马克龙认为以色列的行动将加剧其国家孤立并助长反犹活动危及全球犹太社群 [1] - 马克龙呼吁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的致命和非法的长期战争并停止在约旦河西岸非法扩建定居点 [1] 双边关系与争议 - 马克龙表示法国一直积极打击反犹行为认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法国不作为的指责令人无法接受且是对法国的冒犯 [1] - 马克龙选择公开回信是出于对等原则因内塔尼亚胡在马克龙收到信前就公开了信件内容 [1] 和平解决方案 - 法国重申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心认为实现持久和平需要建立一个主权巴勒斯坦国 [2] - 法国主张该巴勒斯坦国应承认以色列及其安全权利实现非军事化并与以色列和平共处 [2]
美国拒绝向巴民族权力机构和巴解组织成员发放签证
快讯· 2025-07-31 23:47
美国政府签证政策变动 - 美国政府于7月31日宣布拒绝向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员发放签证 [1] - 美国国务院表示此举旨在对相关组织不履行承诺、破坏和平前景的行为追究责任并施加惩罚措施 [1] - 美国国务院称该政策符合美国国家安全利益 [1]
物价飞涨食品短缺 加沙记者在饥饿中坚持报道
央视新闻· 2025-07-24 01:12
加沙地带生活成本与物资供应 - 食物价格大幅上涨,小扁豆价格从每公斤3新谢克尔涨至80新谢克尔,涨幅超过25倍 [4] - 大米价格从每公斤7新谢克尔涨至140新谢克尔,涨幅达19倍 [4] - 获取食物极其困难,即便市场有售,价格也已上涨几倍至几十倍 [5] - 个人体重因食物匮乏从110公斤降至65-70公斤,降幅约40% [4] 家庭财务压力 - 为维持九口之家生计,每月需花费约13000至14000新谢克尔(约合人民币28000至30000元) [7] - 在加沙的实际购买力,12000至13000新谢克尔的收入仅相当于6500新谢克尔 [7] - 钱在市场上很快花完,养活一家人变得极其困难 [5] 工作执行挑战 - 记者每日需步行14至15公里才能抵达新闻现场 [7] - 因极度饥饿和缺乏清洁用水,身体不适且疲惫不堪,导致部分记者无力扛设备抵达现场 [2] - 单日为搜集信息曾往返步行约25公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