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危机
搜索文档
欧盟紧急援助100万欧元应对苏丹人道主义危机
中国新闻网· 2025-11-12 07:26
人道主义援助行动 - 欧盟宣布紧急援助100万欧元以应对苏丹日益恶化的人道主义危机 [1] - 援助将主要用于提供饮用水、环境卫生设施、个人卫生用品和应急住所等 [1] - 除本轮援助外,欧盟今年已向苏丹提供2.72亿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1] 危机背景与规模 - 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于2023年4月15日爆发武装冲突,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引发该国近10年来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1] - 今年10月末快速支援部队攻占西部重镇法希尔后,当地人道主义需求激增 [1] - 自10月末以来,已有8.9万人为逃离战乱而离开法希尔及周边地区 [2] 冲突事件与影响 - 在控制法希尔后,当地发生了残杀医院病人和伤员、任意处决平民等大规模杀戮事件 [2] - 冲突事件还包括妇女和儿童遭强奸 [2]
土耳其对以色列总理等人发出逮捕令
国际金融报· 2025-11-08 08:50
土耳其司法行动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其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1] - 被指控嫌疑人包括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国防军参谋长扎米尔、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等政府高级官员 [1] - 指控行为包括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大量人员死亡、严重基础设施破坏和人道主义危机,以及针对“全球坚韧船队”的系统性侵犯人权 [1] “全球坚韧船队”事件概述 - “全球坚韧船队”由数十艘船只和来自40多个国家的志愿者组成,旨在突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海上封锁,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1] - 以色列军方在加沙附近公海拦截全部船只,扣押活动人士并分批驱逐出境 [1] - 以色列方面扣押了该船队41艘船只及470多名参与者,最后一艘(第42艘)船只也被扣押 [2] - 被扣船只上的人员被移交以色列人口和移民局、监狱管理局处理,后续被驱逐出境 [2] 人员处置与相关指控 - 以色列外交部宣布,包括瑞典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在内的171名船队人员被驱逐至希腊和斯洛伐克,这些人员来自美国、英国、瑞典等19个国家 [2] - 以色列外交部否认关于活动人士遭受虐待的指控,称其为“无耻谎言”,并表示所有被扣押者的合法权利得到了充分维护 [3] - 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称这些活动人士应被视为“恐怖主义支持者”,并应得到相应待遇 [3] - 部分国际活动人士指控以色列军队,称其在被扣押期间被剥夺食物、干净水和药物,并受到折磨,瑞典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被指控遭到揪头发拖行、强迫亲吻以色列国旗等对待 [3]
突发!土耳其对以色列总理发逮捕令
证券时报· 2025-11-08 08:08
土耳其对以色列官员发布逮捕令事件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其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1] - 逮捕令名单包括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以军参谋长扎米尔等高级官员 [3] - 指控基于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大量人员死亡、严重基础设施破坏和人道主义危机,以及针对“全球坚韧船队”的行动中系统性侵犯人权 [3] “全球坚韧船队”事件背景 - 船队由来自4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志愿者组成,乘坐约50艘船,旨在打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海上封锁以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3] - 以色列在10月对船只进行强行拦截,扣押了41艘船只及470多名参与者,最后一艘船也于10月3日被扣押 [5] - 被扣押人员被移交至以色列人口和移民局及监狱管理局处理,并将被驱逐出境,其中171人已于10月6日被驱逐至希腊和斯洛伐克等国 [5] 各方回应与争议 - 以色列外交部否认关于“全球坚韧船队”活动人士遭受虐待的指控,称其为“无耻谎言”,并表示被扣押者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维护 [7] - 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称这些活动人士为“恐怖主义支持者”,并表示应得到相应待遇 [7] - 国际活动人士指控以色列军队在被扣押期间对其进行虐待,包括剥夺食物、干净水和药物,并对瑞典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进行暴力对待 [7]
土耳其对内塔尼亚胡等人发逮捕令
新华社· 2025-11-08 06:59
司法行动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对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其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1] - 被指控的嫌疑人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卡茨、国防军参谋长扎米尔及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等高级官员 [1][1] - 指控涉及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以及针对"全球坚韧船队"的行动中系统性侵犯人权 [1] 事件背景 -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并导致严重的基础设施破坏和人道主义危机 [1] - "全球坚韧船队"由数十艘船只和来自40多个国家的众多志愿者组成,旨在突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海上封锁,向当地运送人道主义援助 [1] - 以色列军方在加沙附近公海拦截全部船只,扣押活动人士并分批驱逐出境,一些活动人士称在拘禁期间遭到以方虐待和侮辱 [1]
世粮署:刚果(金)东部300万人陷饥荒
央视新闻· 2025-11-08 05:24
今年1月以来,刚果(金)东部地区紧张局势急剧升级,"M23运动"在北基伍省、南基伍省等地不断发 起攻势,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11月7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就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省份日益恶化的人道主义危机发出严 厉警告,并表示该地区紧急粮食援助存在严重资金缺口,这可能导致援助计划在2026年2月或3月被迫停 止。 世粮署驻刚果(金)国家主任琼斯透露,目前刚果(金)东部省份有300万人陷入饥荒,已经有人死于 饥饿。她强调,急需3.5亿美元资金以维持未来六个月的人道主义行动,并呼吁建立人道主义空中走 廊。 ...
欧盟向刚果(金)追加900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6:12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难民署统计,在刚果(金)约1.1亿人口中,目前超过25%的人口(逾2770万人) 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境内流离失所人员达670多万人,是非洲流离失所人数最多的国家,另有100多万 人逃往邻国避难。(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万可义 欧盟向刚果(金)追加900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中新社布鲁塞尔10月30日电 (记者 德永健)在中部非洲国家刚果(金)人道主义危机持续加剧之际,欧盟10 月30日宣布向刚果(金)追加900万欧元援助,应对当地日益紧迫的人道主义需求。 欧盟委员会当日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刚果(金)东部爆发的武装冲突严重加剧当地人道主义危机。伴随大 规模流离失所,民众对食品、饮用水、应急住所等基本生活物资的需求激增,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 人身安全面临更大风险。 欧盟委员会负责危机管理的委员拉比卜在公告中称,刚果(金)人道主义危机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危机之 一,其规模之大需要全力应对。此次欧盟追加援助,旨在帮助当地弱势群体渡过难关,推动刚果(金)实 现长期和可持续和平。 公告显示,除本轮900万欧元援助,今年欧盟还向非洲大湖地区提供1.2亿欧元人道主义援助,其中刚果 (金)东部是重 ...
加沙停火协议生效后的48小时:人质释放、民众返乡、援助物资涌入
新浪财经· 2025-10-12 21:42
停火协议执行进展 - 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已正式生效,各方正稳步推进相关工作并为被扣押人员交换做准备 [1] - 以色列国防军已按协议后撤至约定的“撤军线” [3] - 哈马斯高级成员表示将于当地时间13日上午开始释放以方被扣押人员,以色列副外长称释放可能最早于12日晚开始 [3] - 以色列监狱管理局已将部分在押巴勒斯坦人转移至奥弗监狱和凯奇奥特监狱准备释放 [3] 被扣押人员交换细节 - 根据协议,哈马斯将释放所有20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并归还28具以色列被扣押人员遗体 [3] - 以色列将同步释放1900余名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 [3] - 加沙卫生部门正为接回1900名巴勒斯坦人做准备,许多获释者预计需要紧急治疗 [4] - 以色列国防军已在雷姆基地完成接收被扣押人员的健康评估准备工作,谢巴医疗中心将负责进一步治疗 [4] 加沙地带人口流动与人道状况 - 停火协议生效后,已有超过50万人返回加沙城 [5] - 自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已有67682人死亡、170033人受伤,因饥荒和营养不良死亡人数升至463人 [5] - 过去24小时内找到116具遗体,医疗机构接收35具遗体和72名伤员 [5] - 加沙地带目前仍有约9500人失踪 [5] 国际援助物资进入情况 - 数十辆救援卡车已于12日早晨进入加沙,预计更多卡车将进入 [5] - 埃及表示将于周日向加沙派遣400辆援助卡车,这些卡车需接受以色列军队检查 [5] - 救援卡车运载着医疗物资、帐篷、毯子、食物和燃料,将前往凯雷姆沙洛姆口岸接受检查 [6] - 联合国估计每天至少需要600辆卡车运送物资才能解决加沙人道主义危机 [6]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生效 “真停火”还是“休整期”?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1 07:38
停火协议核心内容 -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12时生效,内容包括加沙立即停火、以军在加沙地带后撤、以色列与哈马斯互换被扣押人员及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等 [1] - 协议文本列出“全面结束加沙战争”的具体步骤:以方批准协议后战争立即停止,人道援助立即全面进入加沙,以军在24小时内后撤至商定区域;以军完成后撤的72小时内,哈马斯交还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员,以色列相应释放巴方被关押人员 [1] - 由美国、卡塔尔、埃及和土耳其等国代表组成的工作组跟进双方执行协议情况并进行协调 [1] 被扣押人员互换执行情况 - 目前加沙地带仍有48名以方被扣押人员,其中20人据信仍活着,哈马斯将依据协议接收约1950名被以色列羁押的巴方人员 [3] - 以色列国防军表示已做好准备接收被扣押人员回归,并公布了250名被以方判处终身监禁的在押巴勒斯坦人名单,称他们将根据停火协议获得释放 [10] - 哈马斯方面表示与以色列尚未就获释巴勒斯坦人名单正式达成一致,互相释放对方人员可能在13日或14日进行 [10] 军事部署与人道主义进展 - 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已按照停火协议完成撤军部署,后撤至约定的“撤军线”(黄线),但强调该线仍深入加沙地带,确保以军拥有防御及控制加沙地带的作战能力 [6]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军“仍在加沙地带驻守并控制所有关键区域”,以对哈马斯施压,为协议后续阶段做准备 [9] - 自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已有约20万人返回加沙北部地区,对加沙地带的援助和其他必需物资将从11日开始自由进入,拉法口岸将于本周双向开放,调解方已联系以色列电力公司以恢复加沙地带电力运营 [12] 协议执行面临的挑战 - 第一阶段协议落实存在难点,包括以方被扣押人员的身份确认、在废墟中寻找遗体以及双方是否切实遵守停火承诺等,协议落实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如何建立明确、可信、不流于形式的国际监督 [13] - 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无法直接沟通,只能依靠斡旋方及国际组织帮助完成复杂的第一阶段内容,短期内可能出现误会,导致和平进程中断 [15] - 以色列内部右翼和极右翼政治力量阻拦停火协议,哈马斯内部也存在强大反对声音,第二阶段协议文本中要求哈马斯“自我解体”或影响力下降的条件对哈马斯很难接受 [17] 长期和平与人道前景 - 真正的挑战在于下一阶段和平协议,哈马斯坚持将以色列结束占领、巴勒斯坦建国作为完全解除武装的前提,而内塔尼亚胡政府目前仅同意第一阶段协议,未对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地带作出明确承诺 [15] - 未来的长久停火建立在加沙地带新政治机制基础上,涉及巴勒斯坦内部派系关系、加沙政治格局、哈马斯地位、以色列角色及国际社会合作等复杂问题 [17] - 加沙地带经济形势基本瘫痪,未来长期依靠国际社会援助,但国际社会能否长期保证对200多万民众的充足援助存在疑问,若冲突重启物资通道将受严重影响 [19]
德国民众举行抗议 要求停止与以色列军事合作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9 08:44
当地时间27日,德国巴勒斯坦社区、德国左翼党等团体在首都柏林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抗议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要求德国政府停止与以色列的 一切军事合作。 当天,上万名抗议者走上柏林街头。活动组织者指责以军对加沙平民施加大规模暴力,他们要求德国政府停止与以色列的一切军事合作,确保人道主义援助 顺利进入加沙地带,并推动实现加沙地带持久停火。 抗议者:我一直比较关心政治、社会公正等议题,而巴勒斯坦问题无疑是其中的焦点。我认为在当今世界没有比这更大的不公正。 抗议者:我特地从慕尼黑赶来,是为了表明立场。我们德国人面对历史,面对我们曾犯下的种族灭绝罪行,更应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灭绝。 总台记者 张云帆:随着以色列政府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重,以及不少欧洲国家陆续承认巴勒斯坦国,德国政府在巴以问题上 面临的国内外压力日益增大,今天在柏林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就是一个例子。德国政府将坚持此前的政策还是会做出某种程度的调整,还有待进一步观 察。 责编:李磊、王瑞景 ...
土耳其总统:以色列“种族灭绝”行为危及地区稳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9 07:27
埃尔多安在会谈中表示,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升级为"种族灭绝",不仅对巴勒斯坦构成严重威胁,也危及地区稳定。他表示,以色列日前对卡塔尔的 行为,反映出其不断扩大的地区挑衅态势。 埃尔多安强调,土耳其将推动各方加强对以施压,并在所有国际平台上坚定捍卫巴勒斯坦正当权益。 他表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实现加沙地区的紧急停火,尽快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土耳其将在联合国大会等多边场合继续为巴勒斯坦发声,并呼吁伊斯兰世 界加强团结,共同应对以色列威胁,同时推动巴勒斯坦实现政治统一。(总台记者 陈慧慧) 责编:张青津、姚凯红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左)18日会见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图源:土耳其总统府) 当地时间9月18日,土耳其总统府发布消息,总统埃尔多安当日会见了到访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