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师德师风
icon
搜索文档
长篇报告文学《大别山师魂》再版
央广网· 2025-05-16 18:28
书籍再版信息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与作家吉方君、吴远目签订合同,将再版长篇报告文学《大别山师魂》[1] - 该书为湖北省"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初版于2010年9月发行[2] - 修订版将新增第十章《死而后已》,补充汪金权老师最后三年的奋斗历程[2] 书籍内容 - 作品通过一手材料多角度展现汪金权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历程[2] - 书中深度揭示其安贫乐道、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2] - 新增章节包含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突出"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怀[2] 人物事迹 - 汪金权放弃黄冈中学职位,主动调回蕲春贫困山区任教28年[1] - 累计捐款十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自身家贫屋破[1] - 独创"五会"教学法,患癌后仍坚持教学并完成4部教研著作[1] - 被媒体誉为"大别山师魂",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1] 社会影响 - 该书2013年获湖北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 - 再版旨在响应读者需求,进一步弘扬师德师风[2]
只希望成为一座桥梁(大家谈人生)
人民日报· 2025-04-28 06:11
教育行业与学术传承 - 中山大学中文系注重通识教育,大四必修逻辑学和教育学,并进行3个月教学实习 [3] - 中文系在1986年实施写作强化训练,要求大一学生一年内提交100篇1000字以上作文,每位教师指导2-3名学生 [9] - 学术团队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明戏曲》约5000万字,其中《全明杂剧》部分约600万字即将出版 [7] 学术研究与跨学科融合 - 研究者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出版50万字《周易辨原》并涉足岭南文化研究 [7] - 通过与物理学家讨论"场"理论,启发5万字篇幅探讨诗词"意境"的创作理论 [8] - 数学与生物学领域的跨学科交流促进对"美"的理解,形成独特的学术视角 [8] 文化传承与出版成果 - 研究者主编90万字《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系统梳理戏剧发展脉络 [7] - 退休后持续产出学术著作,2023年出版《唐诗三百年》,《宋词三百年》即将面世 [10] - 学术团队继承"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治学精神,强调文献爬梳与实证研究 [6] 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 - 倡导"胡思乱想""胡说八道"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鼓励学术争鸣 [4] - 采用戏曲舞台实践与文本研究结合的教学法,要求参与剧团编导工作 [6] - 通过古籍校注任务刻意磨练学生耐性,培养严谨治学态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