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台型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现小幅回升,投资市场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5-07 14:46
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回顾 - 投资交易总额较上年小幅回升7% 达到470亿美元 主要得益于超大额投资交易(单笔超10亿美元)数量增长 [2] - 控股型交易持续坚挺 美元基金更关注医疗和零售等传统行业企业基本面 人民币基金主要投资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先和早期投资赛道 [3] - LP(包括政府主权基金)积极参与投资 投资金额和投后管理参与度显著提高 [4] - 退出渠道收窄和缩量 回报受宏观环境挑战 [4] - 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加大出资力度 促进新技术和产业升级 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4] - 引导基金参与大型后期并购项目 对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被投项目退出起到正面作用 [5] 前景展望 - 中国私募股权市场进入转型下半场 领先基金从投早投小及成长型投资转向控股型交易投资 并寻找跨境投资和平台型并购交易 [6] - 市场估值下降至合理区间(中位数较前五年下滑30%-40%) 但不确定性增加对交易达成带来挑战 [7][10] - 全球及中国募资形势面临持续挑战 仅头部25%的基金能够融到资 大量募资活动可能延后至2026-2029年 [7] - 成长型投资占六成以上交易比例 但控股型交易有放大趋势 [7] - 主权财富基金对比2023年有双倍增长 在中国开展积极投资交易 [8] - GP更主动寻找标的 参与竞调和投后管理 角色越来越重要 [8] - IPO退出下降导致整体退出交易总额呈下降趋势 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私募基金与战略卖家之间的交易 [8] - 聚焦大中华区的基金募资下滑 私募基金积极开展跨境交易 [9] 私募基金全新打法 - 投顾型投资增加 源于控股型交易增长 投资人普遍关注2亿-4亿美元以上的并购型交易 [10] - 控股型投资对投后赋能和退出回报提出全新能力要求 需寻找到投后增值手段实现高于市场平均回报 [10] -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跨境交易数量在2024年有明显增长 需提供差异化投后价值(如帮助被投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利用中国供应链和研发能力、实现协同效应) [11] - 平台型交易更多寻找估值合理或价值被低估的标的 进行系统性运营整合以实现协同效应 [11] - 大额控股交易聚焦投资标的三方面特质:有吸引力估值和明确退出规划、正向现金流和稳固基本面、系统评估组合风险并采用不同场景推演估值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