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股权
icon
搜索文档
Registration Closing: 5th Palm Beach CorpGov Forum Nov 5-6 with NYSE and Goldman Sachs
Yahoo Finance· 2025-10-31 22:19
CorpGov, IPO Edge and PE Edge will be closing registration soon for the 5th Palm Beach CorpGov Forum on Wednesday, Nov. 5 and Thursday, Nov. 6 at the Palm Beach Lake Pavilion, featuring an array of speakers from the world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ctivism, IPOs, private equity and venture capital. We will welcome keynote speaker Josh Frank, Partner and Co-Chief Investment Officer at Wall Street legend Nelson Peltz’s Trian Fund Management. He’ll be joined by other newsmakers including Daphna Edwards Ziman, ...
22万亿美元私人资本世界:堪比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财富FORTUNE· 2025-10-31 21:10
私人资本市场规模与增长 - 私人资本宇宙规模已达22万亿美元,被视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1] - 自2012年以来规模增长超过一倍,到2024年达22万亿美元 [1] - 自2000年以来美国上市公司数量减半,仅剩4000多家,而获得风险资本支持的私人公司数量飙升25倍 [1] 私人市场的顶级参与者 - 私人市场存在由"千亿兽"组成的"私人市场七巨头",自2023年以来总估值飙升近五倍,达到1.4万亿美元 [5] - 评估领域顶部的16家公司总价值达1.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 [5] - 私募股权表现明显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平均每年高出六个百分点 [5] 私人资本增长驱动因素 - 初创公司平均保持私有状态长达16年,比十年前延长了三分之一,反映出企业广泛转向私人资本以规避公开市场审查和监管 [1] - 由ChatGPT等颠覆性技术引发的创新浪潮正日益得到资金雄厚的私人投资者支持,英伟达、谷歌、微软和亚马逊已投资全球约半数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 [9] - 私人信贷为数据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提供资金,例如Meta为路易斯安那州数据中心敲定近300亿美元融资方案,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私人资本交易 [12] 私人信贷市场的特点与风险 - 私人信贷板块规模在1万亿至3万亿美元之间,其不透明性可能掩盖财务和治理隐患 [8] - 科技"超大规模企业"利用私人信贷获得期限较长的可持续贷款,AI基础设施相关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规模在8月达到156亿美元 [14] - 过去一个月次级贷款机构Tricolor Holdings和汽车供应商First Brands因涉嫌欺诈和亏损事件破产,导致美国银行股市值蒸发1000亿美元 [8] 行业专家观点与未来展望 - 阿波罗、阿瑞斯和KKR等主要参与者正开创高度原创策略,独立发放由高收益资产支持的信贷,并能锁定借款人多年 [14] - 私人资本的增长反映公司正接近万亿美元平台规模,已收购自己的保险公司,其发展超越了传统投资公司概念 [22] - 金融世界正经历技术变革、代际变革和结构性变革,私人资本正在向投资开放更多类型的公司,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发展 [22] 人工智能投资的热潮与隐忧 -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警告AI投资热潮有人会蒙受损失,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显示95%的生成式AI项目未能产生任何利润 [12] - 数据中心私人建设支出极为庞大,导致"目前除了AI领域,企业资本支出基本没有增长" [12] - 大型交易融资期限多为20至30年,这是对技术商业可行性仍不确定的非凡赌注 [14]
独家洞察 | 融资新方向:私募市场的四大“绿洲”全透视
慧甚FactSet· 2025-10-29 10:14
2025年的私募股权(PE)和风险投资(VC)展现了"两极化"的市场景象。尽管新闻头条大肆宣扬创纪录的 融资轮次和数十亿美元的估值,但实际情况却是2025年是近年来最艰难的融资环境之一。 2025年的私募股权(PE)和风险投资(VC)展现了"两极化"的市场景象。尽管新闻头条大肆宣扬创纪录的 融资轮次和数十亿美元的估值,但实际情况却是2025年是近年来最艰难的融资环境之一。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国防技术 企业软件 网络安全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一场完美风暴 募资格局正在经历剧烈转变。2025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的募资规模降至近年来最低水平。美国 的风险投资活动跌至近十年来的最低点,许多传统行业都难以吸引到有意义的投资。在私募股权领域,美 国正在走向自2018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而全球和欧洲市场也出现了自疫情前以来未见的低迷状况。 这一困境的根源在于多个持续性因素:利率上升、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以及分配危机——有限合伙人(LP) 资金受限,无法将回笼资本重新投入新的承诺项目。 这一危机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挑战。基金之间的平均募资间隔首次超过三年,迫使基金管理人采取越 来越有创意的交易方式,以推迟重返不友好的资本 ...
私募股权S市场迎三大变局!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21:49
(原标题:私募股权S市场迎三大变局!) "2024年国内私募股权二级市场(S市场)共发生交易395笔,交易规模1078亿元,同比提升46%。2025 年上半年交易笔数进一步攀升至542笔,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交易笔数,交易规模为784亿元。"日前, 执中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的《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白皮书2025》显示,近五年,中国私募股权二级 市场交易(以下简称"S交易")在交易比数和交易规模上都逐年攀升,买方卖方需求强烈,市场生态也 逐渐完善。 私募股权S交易,是当前一级市场退出难度上升、退出周期持续拉长的背景下,主动管理资产、实现价 值最大化的重要举措。根据执中ZERONE统计,2011年至2025年上半年共备案了7.1万只私募股权投资 基金,其中存续基金5.7万只,清算及注销的备案基金约1.4万只,约有80%基金仍在继续运作中。 根据基金普遍存续期计算,成立时间在2011年—2020年之间的基金目前正处于退出期,该时间段内共有 备案基金约4.3万只,其中清算及注销的备案基金约1.2万只,仍在运作的基金为3万只,也就是说,仍有 71%的退出期基金未实现退出。该部分存续基金共投资项目超10万个,去重后共涉 ...
另类投资简报 | 高市早苗胜选后日本央行预计放缓加息,市场对日元前景激烈博弈
彭博Bloomberg· 2025-10-23 14:04
对冲基金业绩概览 - 彭博对冲基金指数显示2025年9月整体上涨2.2% 创5月以来最佳单月表现 [4] - 2025年初至今对冲基金累计回报达9.8% 其中股票型基金涨幅最高为15% [4] - 彭博宏观对冲基金指数引领上月涨势 单月回报为3.41% 年初至今回报为6.05% [4][5] - 彭博股票型对冲基金指数年初至今回报达14.79% 为各策略中表现最佳 [5] 外汇市场动态 - 宏观对冲基金于10月6日结清日元看涨押注 推动美元兑日元汇率一度上涨达2% [4] - 市场预期日本新首相政策将导致财政扩张及央行放缓加息 引发基金平仓美元空头头寸 [4] - 对冲基金押注日元走弱与资产管理公司看涨日元形成对立 头寸分歧接近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 [4] 私募股权交易亮点 - 贝恩资本同意以约40亿美元估值将其在中国的多个数据中心出售给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4] - 深圳东阳光牵头由保险公司及地方政府基金等组成的财团 意在收购WinTrix DC集团在中国资产 [4] 行业公司动态 - 凯雷集团前首席执行官李揆晟对美国足球联赛进行战略投资 [6] - CVC资本参与印度金融公司Avendus的股权竞购 [6]
AI基建远未到头?PE巨头阿波罗:AI的能源需求“在我们有生之年”都无法满足
华尔街见闻· 2025-10-23 13:45
私募股权巨头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的一位高管发出警告,认为人工智能对能源的庞大需求,与当前全球 电力供应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这一鸿沟的严峻程度,可能使其在我们有生之年都无法被填补。 "人工智能所需能源与全球电网发电和输电能力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在我们有生之年都无法弥合,"在 过去四年领导并制定阿波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Dave Stangis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Stangis的观点意味着,专注于可持续能源的投资者需要接受一个新现实:仅靠可再生能源不足以为人工 智能时代提供动力。因此,全球投资和产业界正在从过去的"能源转型"思维,转向更为紧迫的"能源增 量"模式。 对于阿波罗及其他手握重金的投资者而言,这一挑战也带来了投资机会。Stangis指出,由于AI数据中心 建设热潮,全球正"争先恐后地增加每一种电力来源",这为在发电、输电、存储及相关基础设施领域部 署私人资本创造了独特的窗口期。 "能源增量"的新现实 Stangis强调,当下正在发生的情况是"能源增量",而非狭义的能源转型。这意味着,为了满足AI数据中 心带来的爆炸性需求,世界不仅需要转向低碳能源,更需要大幅增加整体能源供应。 这一转变正在重塑整个金融行 ...
AI缺的是芯片吗?是电!私募巨头Applo:能源缺口“有生之年难以弥合”
华尔街见闻· 2025-10-22 21:06
为了应对电力缺口这一挑战,全球正在争相增加"每一种能源来源",Stangis称之为"能源增量(energy addition)"。他强调,当前世界的首要任务是"能源增量",而不仅仅是聚焦"能源转型"。 与此同时,他认为尽管需要"能源增量"来推动AI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清洁能源,并且能源存 储、输电和配电能力同样是成功的关键。Stangis称: 人工智能革命面临的最大瓶颈或许并非芯片,而是电力。 10月22日,据媒体报道称,私募股权巨头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Inc)高管 Dave Stangis表示,AI发展面临的巨大能源缺口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都无法被弥合。 他在采访中称: "人工智能的需求与全球电网在发电和输电方面的现有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道 鸿沟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将无法弥合。" 这一表态直接指出了驱动AI发展的根本性制约是电力。同时他表示,可持续能源投资者需要接受一个 现实,即仅靠可再生能源不足以为AI时代提供动力。 Stangis表示: "我坚信转型,并在工业脱碳、可再生能源以及围绕存储和电网的一切领域寻找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 ...
前首富被判无罪!却输给一个金融男,韩国富豪圈早变了天
搜狐财经· 2025-10-22 16:31
10月21日,韩国前首富、Kakao创始人金范洙被判无罪。折腾一年多,现在被判无罪,但韩国富豪圈早 已物是人非。现在的韩国首富不是他,也不是三星家族的人,而是一个金融男。 / 韩流鼻祖"叔侄内斗", 首富却被关进监狱 /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乌彦祖假正经 · · · 10月21日,韩国前首富、Kakao(韩国微信)创始人金范洙被判无罪。 2024年,韩国检察系统指控他操纵股票,要求法院判处15年监禁并处以5亿韩元(约合35万美元)罚 款。2024年8月,金范洙就被逮捕了,关押了三个月后,才被保释出来,但活动仍受"监视"。这次被判 无罪,金范洙才算是真正地自由了。 受这一消息影响,Kakao股价应声大涨4%。 这点股价变动应该入不了金范洙的法眼,他曾在2021年和2022年两次成为韩国首富。正当他想第三次冲 击韩国首富宝座时,却陷入股价操纵案,差点身陷囹圄。 折腾一年多,现在被判无罪,但韩国富豪圈早已物是人非。现在的韩国首富不是他,也不是三星家族的 人,而是一个金融男。 1. 先说金范洙这么一大富豪,为什么被牵扯进股票操纵案。 韩国有家娱乐公司叫"SM",由歌手出身的李秀满于1989年创办,"SM"是英文"St ...
前首富被判无罪,却输给一个金融男,韩国富豪圈早变了天
36氪· 2025-10-22 14:55
韩流鼻祖"叔侄内斗",首富却被关进监狱 10月21日,韩国前首富、Kakao创始人金范洙被判无罪。折腾一年多,现在被判无罪,但韩国富豪圈早 已物是人非。现在的韩国首富不是他,也不是三星家族的人,而是一个金融男。 10月21日,韩国前首富、Kakao(韩国微信)创始人金范洙被判无罪。 2024年,韩国检察系统指控他操纵股票,要求法院判处15年监禁并处以5亿韩元(约合35万美元)罚 款。2024年8月,金范洙就被逮捕了,关押了三个月后,才被保释出来,但活动仍受"监视"。这次被判 无罪,金范洙才算是真正地自由了。 受这一消息影响,Kakao股价应声大涨4%。 这点股价变动应该入不了金范洙的法眼,他曾在2021年和2022年两次成为韩国首富。正当他想第三次冲 击韩国首富宝座时,却陷入股价操纵案,差点身陷囹圄。 折腾一年多,现在被判无罪,但韩国富豪圈早已物是人非。现在的韩国首富不是他,也不是三星家族的 人,而是一个金融男。 先说金范洙这么一大富豪,为什么被牵扯进股票操纵案。 韩国有家娱乐公司叫"SM",由歌手出身的李秀满于1989年创办,"SM"是英文"Star Museum"的缩写,意 为"明星博物馆、名人殿堂"。 ...
全球保险巨头加速转向私募资产 贝莱德:此为“结构性转变”非短期配置
智通财经· 2025-10-21 14:56
全球最大规模资管巨头贝莱德公司的最新调查显示,管理着23万亿美元资产的全球保险公司正计划进一 步增加私人市场持股,将其作为平滑长期回报的战略举措。此次调查覆盖463位保险业高管,其中93% 的受访者表示,预计未来12个月内将根据市场走势增加对私募资产的持仓,仅3%的高管预计会减少私 人投资。投资级私募信贷——包括基础设施债务和私募债券等细分领域——仍是投资者最为青睐的资产 类别。 近年来,保险公司持续积极拥抱另类资产,而私募股权公司通过收购保险公司推动私人信贷增长的趋 势,已引发立法者关注。他们指出,这个规模达1.7万亿美元的市场存在潜在风险,包括违约风险、私 人债务工具评级可能被虚高,以及相比银行更少的报告要求等问题。 调查发现,尽管大型保险公司——尤其是人寿保险公司——多年来已在私人信贷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但 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如今也开始转变方向,大幅增加另类资产配置。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利率长期接近零水平以来,保险公司便更多转向私募市场寻求收益。埃里克森指 出,这引发了市场疑问:若利率环境变化,保险公司是否会减持这些资产? 而过去几年的加息周期已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响亮的答案"——保险公司不仅未削减,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