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引力透镜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新发现黑洞,质量=36000000000个太阳
财联社· 2025-08-12 13:21
黑洞发现与研究 -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与巴西联邦大学联合团队在距地球50亿光年的"宇宙马蹄"星系中心发现迄今质量最大的黑洞,其质量达太阳的360亿倍,相当于银河系中心黑洞的1万倍,接近理论预测的黑洞质量极限 [1] -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结合引力透镜效应与恒星运动学分析来探测遥远黑洞并估算其质量,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有助于延伸观测视野 [1] - 团队检测到黑洞改变了与其"擦身而过"的光的路径,同时宿主星系内部核心区域的恒星以每秒近400公里的速度运行,这两项关键证据共同锁定了黑洞的存在并揭示了其质量 [3] 研究方法与意义 - 这一创新方法尤其擅长探测"休眠"黑洞,即那些在观测时没有积极吸积物质的黑洞,为发现更多"沉睡"的超大质量黑洞开辟了新途径 [4] - 此次发现对理解星系与其内部超大质量黑洞的共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星系生长时会将物质输送给中心黑洞,部分物质促使黑洞膨胀,其余则形成释放巨大能量的类星体 [4] - 这些能量阻止了气体云凝聚成新恒星,从而调控整个星系的演化进程 [4] 未来研究方向 - 团队下一步将借助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运用这项创新方法搜寻更多超大质量黑洞,并揭示黑洞在恒星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5]
迄今最大?科学家发现质量为太阳363亿倍的黑洞
观察者网· 2025-08-08 14:56
核心发现 - 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50亿光年的"宇宙马蹄铁"星系中心发现一个质量约为363亿倍太阳质量的黑洞 可能是人类迄今探测到的最大黑洞 [1] - 该黑洞通过引力透镜效应和恒星运动速度两种方式被确认 恒星绕行速度达400公里/秒 [3] - 研究结果与暗物质分布模型匹配 证实需存在极大质量黑洞才能使模型与观测数据吻合 [3] 研究团队与方法 -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与巴西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合作开展研究 成果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1] - 团队通过测量恒星绕行速度和光线弯曲程度(引力透镜效应)双重验证黑洞存在及质量 [3] - 此次针对"休眠黑洞"的探测完全依赖其引力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而非物质吸积活动 [3] 星系特性与形成机制 - "宇宙马蹄铁"星系为已知质量最大星系之一 其引力使背景星系光线扭曲形成马蹄铁状爱因斯坦环 [1] - 该星系被归类为化石星系群 通过吸收所有邻近星系促使黑洞达到当前质量规模 [4] - 黑洞形成可能源于卫星星系中超大质量黑洞的合并 代表星系与黑洞演化的最终状态 [4] 科学意义 - 发现为理解超大质量黑洞与寄主星系关系提供新见解 [4] - 测量方法使天文学家能探测宇宙中处于休眠状态的隐藏超大质量黑洞 [3] - 与其他间接测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黑洞相比 此次质量测量结果具有更高可信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