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认可理论

搜索文档
什么?9000万条高质量科技文献数据免费开放,还能AI解读!
仪器信息网· 2025-07-04 16:03
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发布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东壁科技数据联合发布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dbdatacom,收录全球近9000万条高质量科技文献元数据,并引入AI功能,基础功能免费开放[2] - 该平台旨在打破西方科技出版企业对科技文献数据库的垄断,解决我国科技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建设自主可控的科技文献数据平台[2] - 平台基于自主创立的"中国视角的SCI评价标准"——东壁指数,采用"种子期刊引文追溯+引文网络层级结构分级"理论方法,突破传统评价指标单纯依赖引用数量的局限[4] 传统科技文献数据库的局限性 - 全球应用最广泛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基于1955年提出的"引文认可理论"和"影响因子"评价指标,存在易被人为操纵等缺陷[3] - 传统评价指标体系70年来未有实质性突破,收录大量学术水平较低的论文,降低了数据库的学术参考价值[3] - 传统数据库未考虑中国科研人员的学科分类习惯,缺乏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学科分类的映射关系[4] 东壁科技数据平台的特点 - 平台依据中国科研人员使用习惯重新构建学科分类体系,便于科研工作者了解学科边界,为管理部门提供精准决策支撑[4] - 平台引入AI大模型功能,包括"学者成果解读"和"综述自动生成",为用户提供AI助手服务[5] - 平台由专注于科技大数据研究的青年科学家团队创办,采用自主创新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论[4]
补短板!中国机构自主创建的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上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3 08:06
平台发布与背景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东壁科技数据联合发布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dbdatacom 收录全球近9000万条高质量科技文献元数据 [1] - 平台引入AI功能 基础功能对全球用户免费开放 提供文献检索、引文分析和数据追踪等服务 [1] - 当前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库由西方少数国家科技出版企业垄断 存在对中国关闭的风险 建设自主可控平台刻不容缓 [1] 行业现状与痛点 - 全球最广泛使用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1亿多条科技文献数据 但评价指标体系存在易被操纵等缺陷 [2] - 传统评价指标单纯依赖引用数量 70年来未有实质性突破 导致收录大量低水平论文 降低数据库学术价值 [2][3] - 现有分类体系与中国科研人员使用习惯不匹配 缺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学科分类的映射关系 [3] 平台创新与优势 - 平台基于自主创立的"东壁指数"评价标准 采用"种子期刊引文追溯+引文网络层级结构分级"理论方法 [3] - 新增质量分级 突破传统引用数量局限 更客观反映期刊权威性与影响力 [3] - 根据中国科研习惯重新构建学科分类体系 帮助科研人员明确学科边界 为管理部门提供精准决策支撑 [3] 技术应用 - 平台引入AI大模型功能 包括"学者成果解读"和"综述自动生成"两大AI助手功能 [4] - 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查询学者研究方向、特色贡献及学者间对比等信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