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

搜索文档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现金买黄金钻石超10万元需上报
前瞻网· 2025-07-03 19:47
赛事经济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调研显示3189位常住居民对赛事关注度与美誉度提升 赛事经济与城市消费活力形成互促共振 [2] 交通政策 - 香港"粤车南下"计划将于11月启动 初期每日配额100辆车允许进入市区 [3] 金融监管 - 央行新规要求8月1日起单笔或日累计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黄金钻石需5个工作日内上报大额交易 [4] 外卖行业 - 重庆发布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2025年7月实施 覆盖全链条服务 [5] - 武汉首发全国首辆AI外卖配送车 搭载北斗芯片实现智能路线优化与全程溯源 [8] 企业动态 - 罗马仕科技法人变更 公司回应称正聚焦产业链自检为新品做准备 [6] - 宇树科技在郑州开设河南首店 已申请160余项专利 涉及人形机器人等产品 [9]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首款车型定位30万元级高端市场 预计2026年推出 [10] 新能源与环保 - 中国海油完成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船加注 绿色甲醇原料来自城市垃圾 [7] - 特斯拉承诺2025年推出更多可负担车型 应对近期销量下滑问题 [13][14] 科技与创新 - 我国上线自主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 收录9000万条文献元数据 打破西方垄断 [11] - 苹果折叠iPhone进入P1原型阶段 预计2026年上市 折叠iPad因技术难题搁置 [11] - 法国发布AI推广计划 目标2030年实现80%中小企业应用AI [15] - 英特尔新CEO拟调整芯片代工战略 或放弃部分外部客户技术推广 [15] 投融资与上市 - 魔森卡供应链获3000万元A轮融资 中科光析山东分所获1000万元融资 [16] - 微脉公司与视源电子科技分别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7]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创业板指跌1.13% [18] - 恒生指数涨0.62% 科技指数跌0.64% [18] - 美股纳指跌0.8% 道指涨0.91% 科技股资金流出明显 [18] 前沿科技应用 - 迪拜完成空中出租车试飞 最高时速320公里 计划2026年启动商业运营 [12]
补短板!中国机构自主创建的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上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3 08:06
平台发布与背景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东壁科技数据联合发布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dbdatacom 收录全球近9000万条高质量科技文献元数据 [1] - 平台引入AI功能 基础功能对全球用户免费开放 提供文献检索、引文分析和数据追踪等服务 [1] - 当前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库由西方少数国家科技出版企业垄断 存在对中国关闭的风险 建设自主可控平台刻不容缓 [1] 行业现状与痛点 - 全球最广泛使用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1亿多条科技文献数据 但评价指标体系存在易被操纵等缺陷 [2] - 传统评价指标单纯依赖引用数量 70年来未有实质性突破 导致收录大量低水平论文 降低数据库学术价值 [2][3] - 现有分类体系与中国科研人员使用习惯不匹配 缺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学科分类的映射关系 [3] 平台创新与优势 - 平台基于自主创立的"东壁指数"评价标准 采用"种子期刊引文追溯+引文网络层级结构分级"理论方法 [3] - 新增质量分级 突破传统引用数量局限 更客观反映期刊权威性与影响力 [3] - 根据中国科研习惯重新构建学科分类体系 帮助科研人员明确学科边界 为管理部门提供精准决策支撑 [3] 技术应用 - 平台引入AI大模型功能 包括"学者成果解读"和"综述自动生成"两大AI助手功能 [4] - 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查询学者研究方向、特色贡献及学者间对比等信息 [4]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教育部发文,围绕人工智能等重点方向开设“微专业” 提升就业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07:56
互联网平台算法管理 - 中国互联网协会立项《互联网平台企业推荐算法管理规范》团体标准 涵盖算法管理组织架构 设计原则 研发运行 测试评估 安全保障 员工合规等6大维度要求 [1] 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 物联网等7项新兴产业国家标准 同步发布数据中心 网络安全等5项标准促进数字经济互联互通 另发布电动土方机械安全等2项传统产业升级标准 [2] 科创债ETF动态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 跟踪中证 上证 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涉及嘉实 易方达 华夏等10家基金公司 [3] 科技文献平台 - 中国自主创建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上线 收录9000万条高质量元数据 采用自主评价体系与加工技术 打破西方垄断 [4] 教育领域改革 - 教育部推进人工智能等12个重点方向"微专业"建设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上线138门紧缺专业课程 全国高校设置2654个微专业 覆盖7.4万毕业生 [5] 半导体市场趋势 - 2025年DRAM价格指数累计上涨47.7% 6月单月涨幅达19.5% AI需求与供应策略推动量价齐升 全年市场规模或创历史新高 [6] 产业基金设立 - 湖北省设立10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母基金 首期规模50亿元 重点投向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核心领域 [8] 区域产业政策 - 深圳龙华区出台上市培育方案 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升关键技术 强化产业链整合 提供用地 能耗等配套保障 [9] - 四川拟出台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 聚焦电商产业链 加速人型机器人 智能无人机等AI产品研发 [10]
我自主创建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上线
科技日报· 2025-07-03 07:31
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发布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与东壁科技数据联合发布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dbdatacom [1] - 平台由东壁科技数据自主创建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收录全球近9000万条高质量科技文献元数据 [1] - 平台引入人工智能功能 包括"学者成果解读"和"综述自动生成"功能 基础功能对所有用户免费 [2] 东壁科技数据公司背景 - 公司由长期专注于科技大数据研究的青年科学家团队创办 [1] - 创始人吴登生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1] - 公司自主提出"中国视角的SCI评价标准"——东壁指数 并于今年1月发布首个中国视角的全球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1] 平台技术特点 - 基于东壁指数全球全学科顶级期刊列表建立 采用"种子期刊引文追溯+引文网络层级结构分级"理论方法 [1][2] - 突破传统评价指标单纯依赖引用数量的局限 增加质量分级 更准确反映期刊权威性与影响力 [2] - 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学科分类 [2] 行业意义 - 平台依据中国机构自主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 安全可控 [1] - 将一定程度打破西方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 [1] - 可遴选出更能代表学术界公认的高质量科技文献 [2]
我国自主创建!全球科技文献数据新平台上线
新华社· 2025-07-02 19:59
平台发布 - 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正式发布,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与东壁科技数据联合推出 [1] - 平台收录全球近9000万条高质量科技文献元数据,基础功能对全球用户免费开放 [1] - 平台提供文献检索、引文分析和数据追踪等专业服务 [1] 平台特点 - 依据中国机构自主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实现自主采集、加工和建设 [1] - 旨在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更便利和普惠的科研工具 [1] - 是中国首个自主建设的全球规模科技文献数据平台 [4] 行业背景 - 此前全球规模的科技文献数据库均由美英等发达国家机构建设运营 [4] - 这些国际数据库衍生的"影响因子"等指标长期主导全球科技创新方向 [4] 行业意义 - 科技文献数据平台是科研工作的"数据底座",属于科技基础设施 [4] - 自主平台可提高科研效率并保障科技安全 [4] - 是创建自主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基石,助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4] - 鼓励重大研究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和平台发表已成为科技界共识 [4]
免费开放,我国自主创建的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上线
环球网资讯· 2025-07-02 19:07
平台上线与核心功能 - 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于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正式上线,收录全球近9000万条高质量科技文献元数据,基础功能免费开放[1] - 平台提供文献检索、引文分析和数据追踪等基础服务,并引入AI功能如"学者成果解读"和"综述自动生成"[1][6] - 平台依据中国自主提出的东壁指数(Dongbi Index)建立,采用"种子期刊引文追溯+引文网络层级结构分级"理论,突破传统引文认可理论的局限[3][4][5] 技术突破与评价体系 - 东壁指数是中国首个自主构建的全球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增加质量分级,克服传统影响因子易被操纵的缺陷[3][4] - 新标准能更客观反映期刊权威性,已获国际学术界关注,中国科协评价其为"争取学术话语权的标志性事件"[5] - 平台按中国科研习惯重新构建学科分类体系,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分类匹配,提升使用效率[6] AI赋能与创新应用 - AI功能"学者成果解读"可跨学科解析学者研究方向、贡献及对比分析,降低非专业用户的阅读壁垒[6][7] - "综述自动生成"功能通过用户自定义知识库自动提炼大纲并生成高质量综述报告,数据源来自平台内高质量论文[6][7] - AI模型利用平台高质量语料库,有效克服通用大模型的"AI幻觉"问题[7]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平台填补中国在科技文献数据库领域的自主可控空白,打破欧美企业长期垄断局面[3][8] - 武汉大学专家指出该平台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保障科技安全和提升科研效率至关重要[8] - 《中国科学》杂志社认为自主平台将助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成为期刊国际化的关键渠道[8] 运营模式与发展规划 - 平台坚持开源免费策略,旨在降低科研门槛,促进普惠性科研工具普及[1][7] - 当前版本为初期迭代,未来将持续升级服务能力,扩大高质量科技文献覆盖范围[7]
对用户免费开放 我国自主创建的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上线
快讯· 2025-07-02 15:59
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上线 - 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于7月2日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正式上线 [1] - 平台由我国机构自主创建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安全可控 [1] - 共收录全球近9000万条高质量科技文献元数据 [1] - 依据中国机构自主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建设 [1] 平台功能特点 - 引入"学者成果解读"和"综述自动生成"两大AI功能 [1] - AI助手可解读学者研究方向 研究特色 突出贡献及学者间对比 [1] - 基础功能将对全球用户免费开放 [1] - 提供文献检索 引文分析和数据追踪等服务 [1] 行业影响 - 平台上线将打破西方在科技文献数据领域的垄断 [1] - 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提供更便利和普惠的工具 [1] - 助力开展高质量科学技术研究 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