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型生物碳泵理论
icon
搜索文档
大国院士丨正因为难,所以必须要干——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
新华社· 2025-06-08 14:24
全球变暖与海洋碳吸收 -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最大的活跃碳库[2] - 海洋碳储量约为大气碳库的50倍、陆地碳库的20倍,每年吸收20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8亿辆汽油小客车的年排放量[3] 微型生物碳泵理论 - 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提出"微型生物碳泵"储碳机制,揭开海洋惰性溶解有机碳库的成因之谜[2][5] - 该理论通过微生物作用将颗粒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有机碳,使其长期保存于海底,类似蜡封"肉丸子"的原理[6] 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 - 焦念志发起"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汇聚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79所高校院所,推动国际合作与多学科交叉研究[8] - 该计划旨在利用海洋微生物增强碳封存能力,为全球碳中和目标提供创新解决方案[5][8] 科学挑战与未来方向 - 海洋碳封存技术面临重大挑战,但科学家认为这是实现负排放的关键路径[7] - 研究团队正在验证海洋碳封存与海底石油形成的相似性,以打通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