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
搜索文档
中新健康丨心梗救治日关注:心梗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中国新闻网· 2025-11-20 14:29
中新健康丨心梗救治日关注:心梗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每年11月20日是我国"心梗救治日"。心梗,早已不是"老年病",它正悄然将魔爪伸向中青年。心梗来临 前,身体会发出哪些预警信号?戳视频了解。(记者 赵方园 实习生 保乐)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一个血液黏稠的人 身体会发出5个信号
央视新闻· 2025-11-18 10:47
血液黏稠的定义与成因 - 血液黏稠属于血液流变学范畴,描述血液的浓稠度和流动性,指血液中有形成分增多,导致血流阻力增加、流速变慢 [3] - 红细胞变形与聚集、血小板数量增多、血浆蛋白成分增加、血脂升高(特别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多)以及身体水分不足(脱水)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血液变黏稠 [5] -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内二科主任医师刘芳用"水溶液"比喻解释此过程:一杯溶解了多种物质的水,任何溶质增加或水分减少都会导致溶液浓度升高变稠 [4][5] 血液黏稠的病理影响 - 血液黏稠度增高最先影响毛细血管,使其氧气与营养输送受阻,导致组织细胞长期处于缺氧、缺血状态,功能受损乃至凋亡 [7] - 黏稠血液会加剧与血管壁摩擦,加速血管内壁老化损伤并引发炎症,为胆固醇沉积创造条件,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7] - 斑块破裂会激活凝血系统,最终可能形成血栓,诱发心梗、脑梗等严重疾病,血液黏稠是引发血管斑块、血栓乃至心梗、脑梗等一系列致命病变的重要开端 [7][8] 血液黏稠的识别信号 - 晨起头昏:头脑昏沉不清醒,早晨起床后尤其明显,因血流速度减慢血氧量下降,大脑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营养氧气 [10][11] - 容易嗜睡:餐后嗜睡更频繁明显,因大脑血氧供应不足引发精神萎靡 [13] - 下蹲时胸闷:下蹲体位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降低,高黏稠度血液加重循环负担,使肺脑等重要脏器出现短暂性缺血缺氧 [13] - 劳动后嘴唇发紫:嘴唇常呈青紫色且稍事活动便气短,是机体缺氧标志,提示需排查心血管或肺部疾病 [13] - 阵发性视力模糊:血液流经视网膜微小血管速度变慢导致短暂缺血缺氧,表现为突感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或眼前发黑,片刻后自行恢复 [13][14] 血液黏稠的预防措施 - 及时补水:饮水不足或出汗过多导致身体脱水引起血液浓缩,清晨起床后、三餐前1小时、就寝前1小时三个关键时段各喝约200毫升温开水有助稀释血液 [16][17] - 戒烟戒酒:香烟毒性物质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红细胞凋亡,大量饮酒加重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症状 [19] - 调整饮食:动物内脏含大量胆固醇增加血液有形成分,甜食糖分多提升黏稠度,建议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膳食纤维及鱼类摄入,血脂不稳者每天吃1斤蔬菜、鸡蛋不超过1个、每周吃2次三文鱼等深海鱼 [20] - 规律运动: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脂质代谢,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车等轻中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运动后补充水分 [21] - 学会减压:情绪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经常熬夜、睡眠质量差与血液黏稠相关,建议放松心情、疏解压力、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22]
云海肴创始人去世,暴露一个扎心问题
创业邦· 2025-09-20 19:09
公司发展历程 - 云海肴由赵晗携手堂哥吕志韬、好友户峰阳以及朱海琴共同创立,四位创始人均为80后,创业初期并无显赫履历[12] - 2009年云海肴第一家门店在北京后海开业,初期因错过黄金周营业季节导致日均亏损高达5000-6000元[13] - 2010年通过在中关村欧美汇开设第二家店成功转型购物中心模式,抓住商业地产发展契机实现扭亏为盈[13] 商业模式与战略 - 公司将开店策略调整为购物中心店形式,明确定位为繁华商圈内的中高档地方特色菜[14] - 创始人强调快速试错和快速扩张的重要性,认为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13] - 公司将创业视为长期事业而非短期生意,这种态度被视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5] 经营成果与行业地位 - 云海肴已在3个国家、29座城市布局超200家门店,覆盖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15] - 公司年营收突破10亿元,成为中高端连锁餐饮企业的领军企业[15] - 云海肴在云南菜正餐领域取得全国第一的市场地位,对推动云南菜走向全国具有重要贡献[15] 企业家健康警示 - 餐饮行业企业家面临高强度工作压力,易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引发心肌缺血[18][23] - 不规律饮食和激烈情绪变化被列为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19][20] - 行业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约100万人,死亡率超过30%[17]
年仅40岁云海肴创始人猝然离世,如何识别心梗与自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10:25
心肌梗死发病趋势与特征 - 2002年至2021年中国城乡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农村死亡率自2012年开始持续高于城市[7] - 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 近年呈现年轻化趋势[5] - 2021年全球约74.5万人因每周工作≥55小时导致死亡 平均每分钟近1.5人因加班死亡[10] 心梗病理机制与危险因素 -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由冠脉堵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发 类比"水管堵塞"模型[7] - 除年龄因素外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显著提高风险[7] - 急性压力事件如剧烈情绪波动、过度体力活动或严重感染可能成为诱发心梗的"最后一根稻草"[7] 心梗识别与临床症状 - 典型症状包括心前区剧烈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及左前臂)、胸部憋闷压榨感、烦躁出汗、呼吸困难伴恶心呕吐 少数患者无疼痛[8] - 心源性猝死占猝死总数80%以上 中国每年约55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 平均每日1500人[10] - 87%心脏骤停事件发生在医院外 抢救黄金时间为4分钟 随延迟救治几率大幅下降[11] 急救与预防措施 - 疑似心梗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拨打120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或速效救心丸10丸 未缓解可5-10分钟后重复服用或嚼服阿司匹林300mg[8] - 无自主呼吸或动脉搏动时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8] - 预防需定期心血管筛查(心电图、心超、负荷试验等)并控制危险因素 包括低盐低脂饮食、减少糖分摄入、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及保持心理卫生[11][12]
公益微视频|争分夺秒把握心梗急救的120分钟
新华社· 2025-09-13 21:42
心梗疾病概述 - 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常常危及生命 [1] 心梗急救关键 - 心梗抢救的黄金时间一般为发病后的120分钟内 [1] - 把握心梗急救的120分钟,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保护心脏功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1] 信息来源 - 信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专家提示 [1] - 画面来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
夏日“护心”千万小心
杭州日报· 2025-07-03 11:00
高温天气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 高温、高湿、低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推手,近一个月接诊20多名心梗患者 [1] - 高温天皮肤血管扩张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出汗增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 [1] - 天气炎热导致情绪烦躁、睡眠质量下降,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梗等急症 [1] 高温天心血管疾病典型案例 - 跑步爱好者老王在高温下运动后突发胸闷,确诊急性心梗 [1] - 蔡大叔因胸口不适就医发现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1] - 两例患者均通过急诊手术成功开通闭塞血管 [1] 高温天心血管防护建议 - "三高"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变化并严格按医嘱服药 [2] - 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避免冷饮冰水刺激血管收缩 [2] - 运动选择早晨或傍晚凉爽时段,推荐散步、太极等温和方式 [2] - 室内空调温差不超过7℃,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 心血管急症预警信号 - 胸口压迫性疼痛延伸至左肩、下颌且无法缓解 [2] - 出现莫名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2] - 头晕头痛伴恶心可能是心梗、脑梗信号需立即就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