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味营销

搜索文档
食品品牌喜欢怪味营销 如何不止于“一时之鲜”
每日商报· 2025-07-11 06:18
怪味食品市场现状 - 超市货架上出现多种猎奇口味零食 如榴莲味瓜子 风油精味软糖 煎饼果子味牛奶等 [1] - 品牌通过打破常规的味觉组合试图"出圈" 但能长期存活的怪味食品较少 [1] - 白象旗下"大辣娇"与卫龙联名推出"辣条拌面" 微博话题阅读量超8000万 抖音测评博主广泛试吃 [1] 怪味食品销售表现 - 白象淘宝旗舰店数据显示 辣条拌面售出5000多单 折耳根面卖出2万多单 香菜面销量高达60多万单 [2] - 卫龙小龙虾味辣条淘宝销量超20万单 百草味火鸡面味腰果销量1万多单 领先同类产品 [2] - 争议性口味带来流量 话题热度有效撬动市场 展示差异化赛道潜力 [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与传统食品不同 怪味食品更依赖营销巧思和互联网传播 自带话题属性 [2] - 消费者首次购买主要出于好奇 社交分享欲是重要动机 复购取决于产品硬实力 [2] - 90后尝鲜达人认为 当前怪味食品缺乏IP化和市场教育过程 需像乐事黄瓜味薯片那样完成市场培育 [3] 产品研发策略 - 年轻人消费核心是悦己 追求体验至上 拒绝标签化 产品需精准抓住注意力 [3] - 部分品牌仅模仿猎奇表象 口味组合生硬 未能触达消费者核心需求 [4] - 面对多元化市场需求 怪味产品研发需更细致深入的考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