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菜面
icon
搜索文档
雀巢董事长站好最后一班岗:带着新高管访华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8:54
雀巢高管访华与业绩 - 雀巢全球董事会成员及高管团队访华,包括即将于10月1日出任董事会主席的帕博睿和9月1日上任的首席执行官费耐睿,由现任主席保罗·薄凯带领进行交接 [2] - 雀巢集团董事会全体成员访华计划筹划多时,虽经历原首席执行官傅乐宏被罢免等变故但未取消,显示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3] - 公司表态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体量对雀巢集团发展有强大驱动力,中国是雀巢全球第二大单一国家市场 [4] - 据雀巢2024年年报,大中华大区去年有机增长率2.1%,销售额约50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408.69亿元),加入雀巢健康科学和雀巢奈斯派索两大总部直管业务后销售额折合人民币约445亿元 [4] - 2024年上半年雀巢大中华区销售额为24.7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22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39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238亿元)同比下滑6.4% [5] - 同期雀巢美国销售额同比降幅1.58%,法国降幅3.8%,英国市场增长0.65%,均优于大中华区表现 [5] - 上半年雀巢整体营收442.28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3985亿元)同比下降1.8%,净利润50.65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456亿元)同比下降10.3% [6] - 公司自7月1日起由马凯思接替张西强出任雀巢大中华区CEO,中国高管团队亦在逐步调整 [7] 食品饮料行业动态 - 娃哈哈旗下"娃小宗"被指定年销售目标300亿元,接近娃哈哈品牌一年实际销售规模近八成 [12] - 绝味食品披露投资者交流纪要,称公司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将推动追溯调整相关财报并加强内控流程建设 [13] - 约旦巧克力公司Chocolate Lake正寻求战略投资者,估值目标达8亿美元,已引起私募股权和战略投资者兴趣 [14] - 万辰集团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14] 餐饮行业动态 - 沪上阿姨推出"五黑慢养拿铁"新品,选取黄精、黑米等药食同源原料,主打养生概念 [15] - 白象食品宣布王一博担任品牌代言人,主推香菜面产品 [16] - 挪瓦咖啡全球门店数量超7000家,覆盖超300座城市及海外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 [17] 电商零售行业动态 - 盒马旗下平价社区超市"超盒算NB"将进入广州、合肥等市场,截至8月底整体门店数已接近300家 [18] - 美团旗下小象超市安徽省首店于蜀山区正式开业 [19] - 高德宣布免一年餐饮商家入驻年费并提供流量补贴等措施,9月23日单日新入驻餐饮商家数环比暴涨631% [20] - 美团闪购发起成立即时零售行业首个果切品牌联盟,联合十余家品牌发布"安心果切"服务计划 [21] - 过去一年抖音电商GMV同比增长34%,其中货架电商GMV同比增长49% [22] - 亚马逊计划关闭其在英国的全部19家生鲜超市,其中五家将改造成全食超市 [23] 消费电子行业动态 - 华为推出多款穿戴音频新品,包括HUAWEI WATCH GT 6系列、HUAWEI FreeClip 2耳夹耳机等,售价从1488元起 [24] 物流行业动态 - 申通快递投资成立申纬智联(常州)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含物联网技术服务等 [25] - 海南物流集团(三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由海南省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26] - DHL宣布将在未来数周内恢复美国包裹运输服务,此前发往美国的国际包裹量暴跌81% [27] - 《中国(二连浩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推动跨境电商支撑体系建设 [28] 旅游出行行业动态 - 1—8月份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1.96亿人,同比增长6.7%;完成旅客周转量11674.4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3.1% [29] - 1—8月份全国铁路完成货运发送量34.67亿吨,同比增长2.6%,其中8月份发送货物4.57亿吨,同比增长5.6% [29] - 1—8月份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41亿元,同比增长5.6% [29] - 受台风"桦加沙"影响,广西沿海铁路动车自9月24日起全部停运 [30] 美妆个护行业动态 -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法国化妆品行业面临出口受阻、成本攀升和产业链重组压力 [31] - 欧莱雅正考虑收购阿玛尼旗下的美妆业务,交易尚在初步讨论阶段 [32] 文娱行业动态 - 迪士尼宣布从10月21日起提高Disney+订阅价格,带广告套餐月费涨至11.99美元,无广告高级套餐月费上涨3美元 [33] 消费人事动态 - 匡威任命Chavon Webster为全球鞋类和设计副总裁,其此前在耐克担任女子运动和训练鞋类高级总监等职 [34][35] - 今年七月匡威任命在耐克工作21年的资深人士亚伦·凯恩为首席执行官 [35]
国民品牌白象官宣代言人王一博 双向奔赴共启“中国好面”新征程
齐鲁晚报· 2025-09-24 15:37
品牌战略与市场活动 - 公司于9月24日官宣青年偶像王一博为品牌代言人,双方均具有河南背景,易引发大众情感共鸣,旨在提升品牌热度并推动“白象中国面”战略 [1][4] - 为配合代言官宣,公司在上海总部打造“痛楼”,并在山东将11亩香菜田打造为“痛田”,同时在全社交平台释出合作信息,引发全网热议 [4] - 邀请王一博代言是公司推进品牌年轻化、潮流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度互动为品牌注入新活力 [9]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产品创新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相继打造出“老母鸡汤面”、“蟹黄拌面”、“香菜面”、“辣条拌面”等多款现象级产品,2023年实现方便面全网销额第一 [5] - 公司2018年首创高汤面品类“汤好喝”,以熬制高汤包取代传统粉包酱包,截至2023年该系列累计销量突破30亿份,并连续五年全国销量第一 [5] - 2023年5月推出的“超香香香香香香菜面”在面饼中融入香菜汁并使用FD冻干技术,上线首日售罄,上市一年累计销售额达2800万元 [6] - 2025年,“汤好喝”系列中的“老母鸡汤面”达到连续7年全国销量第一,并实现全球销量第一 [6] - 公司针对食辣文化推出“大辣娇”系列,包含火鸡拌面、小龙虾拌面、火锅风味等产品,该系列源于2006年,催生出千亿规模辣味市场 [8] 产能布局与渠道拓展 - 截至2025年,公司在全国已建立15个优质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至76个国家和地区,链接数亿消费者 [9] - 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与渠道网络为公司产品快速迭代和市场响应提供支撑,过去两年公司保持高速增长 [9] 公司战略与发展历程 - 公司1997年创办于河南,拥有28年发展历程,始终以贴近消费者需求、坚守品质为核心 [1][4] - 2023年公司正式开启全面品牌升级,提出“白象中国面”战略定位,秉持“守正”理念,从味、汤、面、料、工艺五大维度深挖全国特色面食 [8]
白象食品正式宣布王一博为品牌代言人
新浪科技· 2025-09-24 10:59
品牌战略合作 - 公司官宣演员王一博为品牌代言人,以推动“白象中国面”发展战略达到新高度 [1] - 合作旨在提升旗下“汤好喝”、“大辣娇”、“香菜面”等核心产品的市场热度,并借助代言人影响力引爆社交平台 [1] - 公司同步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全社交平台发布合作信息及品牌TVC,代言人及其工作室亦联动发声 [1] 营销活动执行 - 为提升合作声势,公司在上海总部大楼打造“痛楼”,并在山东将11亩香菜田打造为“痛田”,引发全网热议 [1] - 此次合作的高热度源于品牌与代言人在地域(均与河南相关)和个人特质(如代言人“爱香菜”的特点与公司“香菜面”产品契合)上的多重契合 [1][2] 战略意义分析 -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合作是公司推进品牌年轻化、潮流化的重要举措 [2] - 通过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深度互动,为品牌注入全新活力,并旨在将“中国好面”的魅力释放到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中 [2]
食品品牌喜欢怪味营销 如何不止于“一时之鲜”
每日商报· 2025-07-11 06:18
怪味食品市场现状 - 超市货架上出现多种猎奇口味零食 如榴莲味瓜子 风油精味软糖 煎饼果子味牛奶等 [1] - 品牌通过打破常规的味觉组合试图"出圈" 但能长期存活的怪味食品较少 [1] - 白象旗下"大辣娇"与卫龙联名推出"辣条拌面" 微博话题阅读量超8000万 抖音测评博主广泛试吃 [1] 怪味食品销售表现 - 白象淘宝旗舰店数据显示 辣条拌面售出5000多单 折耳根面卖出2万多单 香菜面销量高达60多万单 [2] - 卫龙小龙虾味辣条淘宝销量超20万单 百草味火鸡面味腰果销量1万多单 领先同类产品 [2] - 争议性口味带来流量 话题热度有效撬动市场 展示差异化赛道潜力 [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与传统食品不同 怪味食品更依赖营销巧思和互联网传播 自带话题属性 [2] - 消费者首次购买主要出于好奇 社交分享欲是重要动机 复购取决于产品硬实力 [2] - 90后尝鲜达人认为 当前怪味食品缺乏IP化和市场教育过程 需像乐事黄瓜味薯片那样完成市场培育 [3] 产品研发策略 - 年轻人消费核心是悦己 追求体验至上 拒绝标签化 产品需精准抓住注意力 [3] - 部分品牌仅模仿猎奇表象 口味组合生硬 未能触达消费者核心需求 [4] - 面对多元化市场需求 怪味产品研发需更细致深入的考量 [4]
一碗泡面,如何做成国货品牌的「诚信名片」
36氪· 2025-07-03 21:32
产品焕新与市场反应 - 公司旗下首款以面饼克重命名的产品"面饼120克"焕新上市,由"多半"更名而来,开创大分量方便面产品命名先河 [1] - 新品上市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获得消费者大量自发支持,形成品牌与消费者的双向互动 [3] - 公司6月初因包装问题引发讨论后迅速回应,6月底即完成承诺落地,展现高效执行力 [5] 品牌可信度与供应链管理 - 产品焕新涉及供应链全链条调整,包括半成品消化、库存清理及新包装生产营销投入,体现公司面对复杂挑战的决策力 [5] - 28年发展历程中保持"快、准、好"准则:快速捕捉消费趋势、精准响应需求痛点、维持品质与体验稳定 [9] - 在河南洪灾中捐赠500万物资并腾出办公区域救助市民,强化品牌社会责任形象 [11] 产品策略与消费者洞察 - 上世纪90年代率先推出100克面饼解决"吃不饱"痛点,近年升级"汤好喝"系列实现"0添加防腐剂和0反式脂肪酸"双标准 [14] - 针对Z世代推出创新产品如香菜面、折耳根拌面、辣条拌面,满足年轻群体社交分享与个性表达需求 [15] - "面饼120克"系列直接标注克重信息,响应消费者对透明化包装和性价比的理性需求 [17][18] 行业案例与底层逻辑 - 任天堂通过Nintendo Switch扭转Wii U败局,印证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 [22] - 可口可乐1985年因更改配方遭遇市场抵制,79天后恢复原配方,显示消费者情感连接的价值 [23] - 公司持续将消费者需求转化为产品创新,形成"听见即行动"的快速响应机制 [26] 研发能力与市场布局 - 1997年至今推出大骨面、大辣娇等百余款产品,覆盖经典口味与创新品类 [7] - 麻辣小龙虾拌面、蟹黄拌面等产品体现研发储备与市场嗅觉的紧密结合 [7][9] - 与卫龙合作推出辣条拌面,展现跨界创新能力与年轻化战略 [15]
风波中的白象,不止商标一个“麻烦”
北京商报· 2025-06-09 22:48
商标风波与产品调整 - 白象天猫旗舰店内部分产品包装仍显示"多半袋面",但详情界面已改为"多半牌方便面",疑似为商标风波后的调整[1] - 公司此前因"多半"商标被质疑玩文字游戏,已发布声明道歉并解释"多半"产品是基于原70克面饼推出的110-120克大份量产品[3] - 公司决定即日起对"多半"和"多一半"系列产品更名,本月内停止生产原包装产品[3] - "多半"系列产品原为2018年推出的回馈消费者产品,当时宣传"加量不加价",现被部分消费者认为存在欺骗嫌疑[4] 渠道价格体系问题 - 线上零售价格与线下经销商拿货价格基本一致,导致部分经销商出现亏损[1] - 具体表现为:袋装汤好喝方便面批发价2.2元/袋,线上零售价2.38元/袋;桶装批发价3.83元/桶,线上同价[5] - 公司回应称线上销售的是专门产品,在克重方面与线下不同[6] - 专家指出线上价格体系扰乱线下市场,反映公司对渠道一体化经营管理的缺失[6] 渠道战略转型 - 2019年公司线上营收占比不足5%,但近年来加速线上布局[7] - 2021年成立独立电商公司,构建多维电商矩阵,拥有独立的生产中心和供应链体系[7] - 2023年推出专门针对线上销售的"网感"产品如"香菜面",成为网红产品[7] - 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白象品牌在全网销售额中排名第一[8]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康师傅以806.5亿元营收稳居行业龙头,统一营收303亿元但方便面业务增长乏力[8] - 白象凭借双位数增长,一跃成为行业第二[8] - 专家建议公司需要平衡好线上线下价格体系,避免为一方牺牲另一方[8]
白象,不老实
凤凰网财经· 2025-06-07 20:53
商标争议事件 - 白象"多半袋面"商标引发争议,实际面饼仅比基础款多25克(增幅29%),与消费者"多一半"的常识认知不符[2] - 公司声明称"多半"系列是基于原70克面饼推出的110-120克产品,"多一半"系列是基于60克面饼推出的100克产品[2] - 记者发现白象经典款面饼重量(60-75克)低于康师傅(80-85克)和统一(82.5克)[4] - 天眼查显示公司自2018年起系统布局"多半袋"等擦边商标,组合使用时被律师指出存在法律风险[4] - 公司最终决定将产品更名为"面饼120克"和"面饼110克",并停止使用争议名称[4] 公司发展历程 - 前身为河南省粮食厅下属国有小厂,1996年转型生产方便面[8] - 2003年推出1元大骨汤面主打低端市场,2007年曾达到行业规模第二[12] - 2022年借"老坛酸菜"事件和"雇佣残疾人"等正面形象实现爆红[13] - 2023年销售额达91.75亿元,接近统一企业食品业务的98.49亿元[6][9] - 2024年收入增速达双位数,突破百亿元,与统一形成直接竞争[22] 营销与产品策略 - 通过"香菜面"等社交化产品制造话题,成功吸引流量[16] - 推出火鸡面、拌面等爆款品类,臭豆腐火鸡面从需求发现到上架仅用2个月[17] - 早期布局短视频平台,截至2025年6月抖音旗舰店粉丝达510万,远超康师傅(124.3万)和统一(7.1万)[18] - 2021年成立独立电商公司,形成多维电商矩阵[18] - 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全网销售额排名第一[22] 行业竞争格局 - 方便面市场消费量从2020年463.6亿份降至2024年438.0亿份,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5][28] - 康师傅和统一采取"方便食品+饮品"双线驱动模式,统一饮料业务正向200亿冲击[25] - 白象线上促销价与经销商拿货价持平,导致线下渠道利润空间压缩[23] - 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淘天平台销售数据被康师傅反超[30] - 公司产品仍以猎奇经济为主,缺乏长期消费粘性[24] 未来发展挑战 - 依赖营销红利的发展模式可能触及天花板[23] - 渠道建设劣势制约持续增长,线下仍是主要销售战场[23] - 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康师傅和统一的多元化业务布局[25][29] - 需构建品牌护城河以应对激烈红海市场竞争[30][32] - 消费者情绪性消费终将回归对产品性价比的本质需求[32]
白象回应:“多半”系列产品更名为“面饼120克”
齐鲁晚报· 2025-06-07 18:21
白象食品商标更名事件 - 公司决定即日起将"多半"系列更名为"面饼120克"、"多一半"系列更名为"面饼110克",本月内停止生产原包装产品[1] - 该决策基于网络建议和评论,体现"以消费者为本"的经营原则和"至诚"企业文化[1] - 更名举措在互联网上收获大量好评,引发媒体与公众广泛关注[1] 方便面行业商标现状 - 行业存在类似商标注册现象,康师傅曾申请"一倍半""1碗半"等商标,今麦郎曾申请"一桶半""1袋半"商标,目前均无效[4] - 市面同类产品如康师傅"1倍半"、今麦郎"1桶半"面饼份量均为110g,与白象"多半"系列相同[4] 白象产品市场表现 - 近期推出的辣条方便面受到年轻人热捧[4] - 香菜面成为爆款产品,首日即售罄,源于与抖音的"爆款共创"计划,成功利用香菜争议性话题[4] - 产品创新体现公司对年轻消费群体和社交平台流量的精准把握[4] 国货品牌发展现状 - 国货产品在享受流量红利的同时需接受消费者审慎监督[4] - 如何平衡流量获取与产品质量是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4]
以行动回应消费者关切 白象“多半”系列产品更名为“面饼120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7 15:55
商标事件与品牌响应 - 公司决定即日起对"多半"和"多一半"系列产品更名,本月内停止生产原包装产品,后续终止使用相关产品名 [1] - 产品更名为"面饼120克"和"面饼110克",以直接标注分量的方式体现透明度 [3][4] - 公开信引发媒体广泛报道及网友正面评价,被认为是以消费者为本的体现 [4]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方便面行业存在类似商标注册现象,如康师傅申请"一倍半"、今麦郎申请"一桶半"等商标,但均处于无效状态 [4] - 法律层面,"多半"商标注册合规,可能是行业竞争下的保护性注册行为 [4] - 头部品牌如康师傅、今麦郎同类产品面饼分量均为110g,与公司原产品一致 [4] 品牌战略与消费者互动 - 公司通过辣条拌面、香菜面等爆品精准捕捉年轻群体需求,如辣条拌面结合情绪释压,香菜面利用争议性话题制造社交热度 [5] - 品牌注重与消费者的长线价值共鸣,通过抖音"爆款共创"等计划深化情感纽带 [5] - 倾听消费者需求被视为公司近年品牌进化及破"卷"的关键因素 [5]
从香菜面到辣条拌面,白象为何能成为“爆品制造机”?
财富在线· 2025-05-22 15:10
辣条拌面产品创新 - 白象与卫龙联名推出辣条拌面,融合辣条、辣条浓酱及混合辣椒粉面饼,打造三重辣爽体验[6] - 产品设计包含12g卫龙小面筋辣条、三种辣椒制成的秘制浓酱及朝天椒辣椒粉混合面饼,强化口感壁垒[6] - 联名契合Z世代对趣味性和童年记忆的消费需求,社交媒体话题白象卫龙联名辣阅读量破6000w[9] 年轻化消费趋势洞察 - 沙利文报告显示90后和00后食辣人群占比超60%,白象通过辣条拌面精准切入"辣消费"市场[4] - 公司旗下大辣娇子品牌深耕辣味速食19年,与卫龙用户画像高度重合,实现跨品类联动[9] - 通过"纸巾挑战"等互动营销深入年轻圈层,完成从流量曝光到消费转化的闭环[11] 爆品打造方法论 - 白象采用"极致产品力+年轻化共鸣"双轮驱动策略,经典火鸡拌面累计销量突破10亿份[12][13] - "汤好喝"系列累计销量30亿份,老母鸡汤面连续五年全国销量第一,采用6小时慢熬工艺[13] - 拥有179项授权专利,改进60多项生产工艺,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14] 用户共创与场景营销 - 香菜面基于抖音电商数据验证与用户共创,曾登顶平台粮油米面榜单[15] - 与王者荣耀跨界合作,通过游戏礼包、主题店等沉浸式体验渗透电竞消费场景[15][16] - 产品矩阵覆盖高汤、趣味创新及辣味赛道,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性增长[18] 行业竞争壁垒构建 - 辣条拌面通过"辣条+辣酱+辣面"三重组合形成差异化竞争,非简单产品叠加[6] - 持续挖掘地域饮食文化,如牛油麻辣火锅面还原正宗火锅味,成为00后新宠[13] - 2024年推出"甄味汤馆"系列主打0添加剂,强化健康化产品定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