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情感需求
icon
搜索文档
当AI成了升级版“树洞”,和真人互动价值在哪
中国青年报· 2025-05-27 06:39
青少年使用AI作为情绪支持的现象 - 高二学生杜嘉鸣使用AI倾诉模拟考失利情绪,AI能提供积极回应帮助面对挑战 [1] - 初三学生郭甜将AI作为24小时待机的"树洞"缓解家庭争执带来的情绪压力 [2] - 高一学生陆小辰因维护社交形象选择向AI而非真人朋友倾诉负面情绪 [3] - 五年级学生徐檬因AI具备隐私性而选择其替代无法保守秘密的人类朋友 [2] AI情绪支持功能的市场需求特性 - 即时性需求:AI填补了因学业压力、社交节奏、家庭沟通壁垒导致的"无人可诉"真空 [2] - 隐私性需求:AI满足青少年对匿名表达、不被评价的安全倾诉环境的需求 [2][5] - 非说教特性:AI提供无负担的倾诉体验,避免真人互动中可能出现的批评 [2] 行业专家对AI情绪支持的技术与社会影响分析 - 北京大学黄薛冰指出AI交互可作为补充但无法替代真人社交中的"社会化"学习过程 [1][5] - 北师大曾祥龙团队观察到用户从"工具性依赖"发展为"情感性依赖"的行为模式 [4] - 技术局限性:当前AI对复杂问题的回应准确性及危险信息识别能力仍需测试 [5][6] 行业技术发展与教育应用前景 - 北师大团队正在开发心理咨询专用对话式AI,需持续优化信息整合与危险识别能力 [6] - 建议通过学校采购质量可靠的陪伴式AI,构建家校联动的心理健康守护体系 [6] - 强调需引导青少年认识AI局限性,重要问题仍应寻求真人支持系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