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意义感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优秀的绵羊》作者:精英教育为什么变得更糟糕了 | Edu指南专访
36氪· 2025-05-26 08:33
精英教育危机 - 顶尖高校培养的学生聪明但缺乏灵魂,表现为满足外界期望却不知自己想要什么,害怕失败不敢冒险 [5] - 美国精英大学录取率持续下降,从10年前的7%-8%降至目前的4%,竞争加剧反映系统恶化 [6] - 教育系统未给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导致其难以形成内在自我认同,成为"优秀的绵羊" [18] 社交媒体影响 - 社交媒体加剧心理健康问题,2012-2013年iPhone前置摄像头普及后,孤独焦虑等指标出现明显拐点 [7] - 即时可见的评判机制(如点赞数)强化外部标准,阻碍内在自我发展 [8] - 青少年平均每日独处时间不足1小时,手机依赖程度类似成瘾行为 [11] 人文学科价值 - 人文学科通过文学哲学等探究人类本质,是发展灵魂与寻找生活意义的核心途径 [26] - AI时代STEM技能可能被淘汰,而人文学科培养的情感交流创造力等"软技能"将增值 [24][25] - 功利主义教育观导致人文学科边缘化,加剧社会无意义感与脱节危机 [22][23] 个体应对路径 - 青少年需非结构化闲暇时间探索兴趣,而非仅为简历积累活动 [9][10] - 允许试错与消化痛苦是成长关键,当前教育系统追求完美压制此过程 [19][20] - 满足感源于内在生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需放弃部分世俗成功标准 [16][21]
这些品格,助力企业成为“百年老店” | 红杉Library
红杉汇· 2025-03-20 14:07
核心观点 - 企业长寿需要同时具备物质资源与心理财富(企业品格),二者结合形成系统性力量[1] - 积极心理学与管理学跨界提出"企业品格"概念,包含6大"积极心动力"作为长寿企业的心理基础[4][14] - 长寿企业的心理品质超越传统管理方法,需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价值创造[5][6] 长寿企业的心理品质框架 积极心动力一:积极心态 - 正面心理状态引导企业关注美好事物,需与传统管理方法互补而非替代[4] - 科学验证的核心理念: - 财富积累非唯一目标,需建立快乐导向的经营模式[4] - 善意行为提升幸福感并促进企业文化和谐[4] - 小规模行动即可显著改善工作场所幸福感[5] - 企业需优先思考存在意义而非短期盈利[6] 积极心动力二:福流感受 - 东西方融合的幸福观包含三个维度: - 辩证幸福:幸福与不幸的相互转化(如"乐极生悲")[7] - 境界幸福:极致沉浸的工作状态(如庖丁解牛)[7] - 超越幸福:包含挑战极限/履行职责/探索未知/面对苦难四项内容[7] 积极心动力三:意义感 - 后天习得的价值观体现,需通过以下途径构建: - 拓展社交圈与思维模式[8] - 采用成长型思维设定新目标[8] - 发挥优势并帮助他人实现价值[8] 积极心动力四:认知健康 - 认知能力提升依赖系统性思维训练与神经科学应用[9] - 定期心理挑战可增强神经元连接,关键作用包括: - 保护大脑功能并提升创造力[10] - 通过积极情绪改善心理灵活性[10] 积极心动力五:意志品质 - 动机管理是行为表现的核心驱动力[11] - 建设方法论: - 保持决策自主性抵御外部干扰[11] - 消除削弱专注度的干扰因素[11] - 精准把握外部激励的获取时机[12] 积极心动力六:品格优势与美德 - 管理者优势集中在四大领域: - 执行:目标导向与资源平衡[13] - 维护关系:创造无干扰工作环境[13] - 影响力:精准人才配置与信息传达[13] - 战略思维:经验复盘与数据驱动[13] 社会趋势观察 - 企业家角色从物理化向社会化和心灵化演进[14] - 多元社会要求企业超越物质层面构建心理价值[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