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执法+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机动车排放检验“预约指导服务”
南京日报· 2025-05-16 10:26
"您好,我们是环境执法人员,按照贵公司的'邀约式'执法申请,我们应邀来进行服务指导。"5月14 日上午,南京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的2名执法人员带着专业设备,走进某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 开展"邀约式"执法检查。 "日常检测车辆的相关过程数据、视频、照片,要安排专人进行复核。""感谢提醒。这方面我们做得 确实还不太到位,检测车辆多的时候会漏看。"执法人员来超峰在对企业进行全面"体检"后,提出的管理 建议得到了企业负责人的认可。 "3个月后我们再来,有问题随时和我们联系。"近日,市执法局执法人员李红卫在完成一次环保检 查后,与某企业环保负责人约定好下次"上门"时间。原来,该企业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变动,迟 迟未能完成自主验收,向市执法局申请"邀约式"检查。该局组织业务骨干为企业"把脉问诊",梳理分析 设施工艺和流程,提出规范建议,并进行3个月观察。"点单式服务,执法原来也能这么'暖'。"该企业负 责人称赞道。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探索和深化"执法+服务"模式,通过采取"邀约式"执法,坚持执法与 服务相统一,主动引导促进企业合法经营、预防纠错,以更加灵活、高效的方式助力企业实现绿色可持 续发展。 据了 ...
从单一执法者到“监管+服务”双重角色,需要提升哪些能力?
中国环境报· 2025-04-30 13:40
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 规范生态环境执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明确提出"执法+服务"理念,强调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实现 宽严相济。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规范执法并非弱化环境监管,而是对执法能力、理念和综合素养的 全面升级,既要守住生态红线,又要护航企业发展,这对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执法从"一刀切"向"精准化"转变,需要执法人员具备更强的法律素养和技术能力。比如,分级分类管理 机制要求根据企业环境信用、排污许可类别等实施差异化监管,执法人员需精准识别企业风险等级,合 理分配执法资源;非现场执法的推广要求执法人员熟练运用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 手段,从传统的"人海战术"转向智慧化监管,这对执法人员技术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挑 战。 在柔性执法方面,如何界定"轻微违法"与"恶意违法"成为关键。执法人员必须精准把握法律边界,避免 因标准模糊导致执法不公或纵容违法,这要求其对法律条款和具体情形有深刻理解。柔性执法与严格监 管的平衡考验执法智慧。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并非放松底线,执法人员既要有温度,如通过普法宣 传、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