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经济
搜索文档
下达罚没指标违法,执法绝不是“创收工具”
南方都市报· 2025-10-14 05:46
10月13日,司法部曝光一起典型案例显示,2025年4月,河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在监督指导综合 行政执法工作时,发现近半年全县23个街镇消防领域行政处罚案件呈"整齐化"特征,每月处罚案件数量 稳定在2-3件,罚款金额集中于2000-2500元区间。 执法数据如此"整齐划一",究竟藏着什么秘密?经查,该县消防救援大队通过微信工作群下达"月度指 标",要求各街镇必须完成"行政处罚不少于2件、罚款金额不少于2000元"的硬性任务,并设置"群接龙 打卡+月末通报"的考核要求…… 众所周知,行政执法的本质是维护公共利益、规范社会秩序,而非追逐经济利益。具体到消防执法,其 目的是排查隐患、预防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实操作中,如果执法者将注意力从排查隐患转 向完成收入指标,其行为逻辑必然发生偏移,既可能为了完成任务而选择性执法、过度执法,也可能对 真正存在重大风险的地方视而不见。 此外还需拓宽监督渠道,强化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对不合理、不合规的执法行为进行举报, 畅通申诉渠道,让执法权在阳光下运行。对设定罚没指标、以执法名义搞创收的行为,不仅要及时纠 正,更应对相关责任人员和部门严肃追责惩戒,以形成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