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源+产业共建
搜索文档
华为鸿蒙系统本不叫“鸿蒙”,鸿蒙原名竟另有隐情,华为董事长揭秘
搜狐财经· 2025-06-09 09:02
鸿蒙系统发展背景与市场地位 - 国内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长期被谷歌Android和苹果iOS垄断,均为国外系统 [1] - 美国对华为的打压政策促使华为将鸿蒙系统转正并推向市场 [1] - 鸿蒙系统已打破移动操作系统“双寡头”格局,成为全球用户的第三个选择 [1] 鸿蒙系统命名由来 - “鸿蒙”最初并非操作系统名称,而是华为内部一个内核的名字,并在市场监管总局备案注册 [3] - 媒体误将“鸿蒙”报道为华为操作系统名称,导致该名称在公众中广泛传播 [3] - 华为最终妥协,沿用网络传播热度高的“鸿蒙”作为自研操作系统的正式名称 [3] 鸿蒙系统技术演进与市场成就 - 系统从2019年8月鸿蒙1.0亮相时备受“安卓套壳”质疑,发展到原生HarmonyOS NEXT已全面抛弃安卓兼容层 [5] - 截至2025年,搭载鸿蒙的设备量突破7亿台,覆盖18个行业大类 [5] - 鸿蒙原生应用占比已突破60%,OpenHarmony开源项目代码贡献者覆盖全球37个国家 [5] 鸿蒙生态系统与产业协同 - 开源模式催生产业协同效应,中科创达、润和软件等企业基于OpenHarmony开发行业解决方案 [7] - 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芯片厂商与鸿蒙深度适配,形成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产业链共振 [7] - “技术开源+产业共建”模式打破海外系统生态垄断,鸿蒙已在工业、医疗等关键领域扎根 [7] - 华为轮值董事长称“鸿蒙不是华为的鸿蒙,而是万物互联时代的共同基础设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