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机构人员调整

搜索文档
今年,GP的员工正在“大换血”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13 17:28
行业人员结构调整 - 投资机构裁员比例显著,华东地区某机构裁掉50%年轻投资人和33%传统商科背景投资人,转而招聘产业或硬科技背景员工以实现成本控制和业务转型 [1] - 95后投资人面临职业困境,因行业寒冬导致实战经验匮乏,基层员工因薪资成本低被保留但核心资源员工优先留用 [1] - GP部门设置变化,北京某VC新成立的招商部门因政策调整裁员至仅剩1人处理存量任务 [2] 政策影响与业务转型 - 国务院《指导意见》明确"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直接冲击基金招商模式,专项基金项目停滞 [2] - 华东地区VC机构将招商返投员工转岗,因返投比例放宽减轻GP压力,但机构仍保留产业价值发现能力 [4] - 引导基金返投模式曾影响GP独立决策,部分LP通过推荐当地项目变相要求返投 [4] 行业生存现状 - 2025年中小GP面临"募投管退"全面困难,僵尸基金频现,腰部以下机构通过裁员降薪维持运营 [4][5] - 北京某VC实施狼性文化,采用末位淘汰制和降薪降职机制 [6] - 上海某早期基金每年淘汰KPI考核后10%员工,国资基金同样出现整体裁撤投资部门现象 [7][8] 国资基金动态 - 国企投资部门收缩,部分因项目退出困难裁撤部门或全年无新投资,仅处理存量投后问题 [8] - 国资平台虽资金压力小但决策流程僵化,市场化机构转岗员工面临适应挑战 [8] - 国资基金推行限薪令并追缴薪酬,部分机构实施连续三次考评不合格即辞退的淘汰机制 [9] 行业预期与转型 - 一级市场投资人回报预期断崖式下降,从追求高倍数回报转为务实目标 [9] - GP打法进入新迭代周期,部门人员变动反映转型压力,行业进入优胜劣汰阶段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