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
搜索文档
台湾光复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人民日报· 2025-10-24 06:42
纪念活动概况 - 2025年10月22日晚于台北中山堂光复厅举行"读给台湾的诗——台湾光复80周年诗歌朗诵会" 台湾社会各界人士包括诗人、学者、学生等参与[1] - 2025年以来台湾社会各界通过纪念集会、座谈会、纪念展、图片特展等方式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1] - 2025年5月台湾地区民意机构通过提案将10月25日"台湾光复节"恢复为法定假日放假一天[1] 历史背景与意义 -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 宣告日本在台50年殖民统治结束 宝岛重回祖国怀抱[1] - 台湾光复后全台许多地方以"光复"命名 如光复厅、光复市场、光复乡、光复车站、光复路 说明台湾光复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3] - 抗日将领李友邦率领台湾义勇队提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口号 号召台湾同胞共同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2] 当前社会动态与观点 - 2001年起光复节假日被取消 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台湾当局不再主导庆祝活动 但台湾民间团体仍坚持在每年10月25日举办纪念活动[2] - 民进党当局不举办任何大型纪念活动 策展人表示"我们自己做 这个历史记忆 就由我们来传递" 展览持续1个月[2] -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表示民进党当局不愿意正确面对历史 使用"终战"字眼刻意媚日 对不起抵抗侵略的台湾前辈[3] - 学者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一批台湾民众返回大陆参加抗战 大陆民众与台湾民众团结奋斗推动了台湾光复 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之功[2]
共同铭记历史 共襄民族复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3 06:54
纪念活动与历史回顾 -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今年以来岛内有关团体和有识之士频频唱响《台湾光复纪念歌》[4] -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中山堂举行,宣告日本在台50年殖民统治结束,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5] - 从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到1945年台湾光复的50年时间里,台湾同胞展开抗日斗争,先后牺牲逾65万人,1937年至1945年全民族抗战中有超过5万名台湾爱国志士奔赴祖国大陆投身抗日[6] 文化传承与认同 - 日据时期日本殖民当局推行奴化教育,严禁台湾民众学习和使用汉语,不能取中国名,街巷不能取中国地名,孔庙被拆除或改建为日本神社[8] - 台湾同胞以各种方式坚守中华民族信仰,如改日姓时仍保留中华姓氏渊源,将传统信俗雕像或祖先牌位藏在家中躲避检查[8] - 1947年台北街道依照中国地图的省市地理分布重新命名,忠孝、仁爱、信义等深具中华传统文化意涵的词语成为主要街道名称[9] 当前政治立场与争议 - 民进党当局刻意淡化、否认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歪曲抗战历史,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引起岛内舆论挞伐与警惕[10] -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清楚表明台湾的主权归属,民进党却配合美方人士炒作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11] - 台湾同胞应该团结起来,决不允许任何势力用任何方式再将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台独"分裂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10][11]
史观错乱,背叛民族——赖清德和民进党媚日谬论遭台湾各界挞伐
新华社· 2025-09-26 21:11
民进党当局的历史立场与言论 - 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使用日本侵略者立场术语"终战"而非"抗战胜利" [1] - 台湾《联合报》社论指赖清德使用"终战"一词是依附日本军国主义思路 《中国时报》社论指其流露出维护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正统地位"的后殖民意识 [1] - 赖清德称台湾"享受宁静和平归功于安倍晋三高瞻远瞩" 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声称"根本没有光复节""那时的台湾人是日本人" [1] 台湾社会及舆论的反应 - 台湾时事评论员郭正亮表示赖清德说法是对台湾政治处境和历史的完全扭曲解读 [2] - 台湾中时新闻网YouTube频道针对徐国勇言论网络投票显示超过95%网友表示不赞成 [2] - 舆论认为民进党"谈日就贴 谈中色变"根源在于"台独"邪路的蹩脚与矛盾 联合新闻网快评指"桦加沙"台风致近20人死亡 赖清德"防卫韧性"重点仅为"抗中" [2] 两岸关系与民众意向 - 《联合报》"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数据显示台湾民众不满意赖清德处理两岸关系比例上升至63% 较去年大增20个百分点 [3] - 夏潮联合会会长陈福裕表示绝不允许任何势力再将台湾从中国版图上分裂出去 [3]
国台办:任何歪曲二战历史、否定二战胜利成果图谋都不会得逞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8:12
历史事实与法理依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造成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民族牺牲 支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1] -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要求日本归还台湾及澎湖等中国领土[1] - 台湾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占50年后于抗战胜利回归祖国 历史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 当前政治立场与定性 - 民进党当局渲染大陆威胁并制造战争焦虑 鼓噪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2] - 相关言论被定性为歪曲历史及颠倒黑白 意图蛊惑岛内民众并误导国际舆论[1][2] - 任何阻碍统一分裂国家的企图注定失败 无法改变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法理事实[2] 国际秩序与正义主张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1] - 坚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并维护战后国际秩序 要求国际社会认清台湾问题实质[2] - 呼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2]
(抗战胜利80周年)“山河记得,我们也记得”——台湾人士观礼九三阅兵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21:35
纪念活动与两岸关系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台湾人士受邀观礼并接受采访 [1] - 台湾退役少校吕礼诗指出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不分地域党派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换来的民族荣光 两岸同胞需携手合作共同守护历史记忆共促民族复兴 [1] - 新党副秘书长游智彬表示震撼感动 习近平主席与观礼老兵握手 任何为国家民族奉献的人将永远被怀念被歌颂 [1] 历史背景与台湾光复 - 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 抗战胜利是台湾光复的前提 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结果 [2] - 日据50年台湾抗日运动从未间断 展现出台湾同胞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 [2] - 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秘书长蔡裕荣表示抗战时期两岸同胞共同作战命运息息相关 [2] 民族复兴与未来展望 - 习近平主席讲话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2] - 台湾青年当对历史大势有信心 [2] - 台湾《观察》杂志发行人纪欣提到观礼老兵得知她来自台湾还特别上前打招呼 [1]
(抗战胜利80周年)80年前,海外华媒这样报道抗战胜利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11:37
海外华文媒体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 - 海外华文媒体通过报道抗战新闻和组织募捐活动 成为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重要信息传递者和力量组织者 [2] - 多家媒体如《南洋商报》《华侨商报》等积极宣传救亡 号召抵制日货 强化华侨民族意识 [2] - 《美洲华侨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美宣传抗日的重要阵地 着重报道敌后抗日根据地真实情况 推动华侨捐资助饷活动 [4] 抗战胜利的关键报道事件 - 1945年8月15日《大公报》头版用超大号铅字"日本投降矣"向全国报告胜利消息 次日社论强调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 [1] - 1945年9月9日《星洲日报》与《总汇报》联合版头版报道《庆祝盟国最后胜利》 详细记载新加坡日军缴械及联合国军队进驻东京等细节 [1] - 1945年9月3日《美洲华侨日报》头版头条披露日本投降签字细节 包括盟国代表签字后倭皇对日本人民的宣告 [6] 全球华文媒体的地域分布与贡献 - 新加坡《南洋商报》在七七事变后成为新马地区华侨抗日活动的舆论中心和精神向导 [2] - 菲律宾《华侨商报》积极宣传救亡并号召募捐 被誉为"菲华社会的喉舌" [2] - 法国《救国时报》影响遍及40多个国家 被读者称为"海外权舆"和"抗日先锋" [4] - 秘鲁《公言报》成为报道抗战新闻和联络侨胞参与募捐的重要渠道 [4]
胜利赋
人民日报· 2025-09-03 07:18
抗战胜利历史意义 - 抗战胜利确立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转折点并永载人类和平史册 [3] - 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 体现战争巨大牺牲 [5] - 十四年抗战迎来全民族团结历史转折点 [6] 民族精神与觉醒 - 抗战展现中华民族惊人韧性 中国共产党砥柱中流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 - 五四运动唤醒意识 马克思主义传播希望 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天辟地 [9] - 社会动员广泛性 民族觉醒深刻性 战斗意志顽强性 必胜信念坚定性达到空前高度 [9] 纪念活动与当代启示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今年接待无数观众 隧道设计象征从黑暗走向光明 [3] - AI生成短视频展现八路军战士穿越时空询问新中国现状 引发公众共鸣 [7] - 纪念馆留言簿写满"观今日中国不再落后挨打 要做真正中国人"的观众心声 [7] 国际合作与全球意义 - 飞虎队开辟驼峰航线 白求恩救死扶伤 林迈可记录真相 体现国际共同抗战 [9]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展示国际协作延续 [9] - 抗战胜利非独一国胜利 实为人类公理胜利 昭示正义终胜真理 [9] 当代发展成就 - 绝对贫困已成历史 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16] - 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蒙内铁路 马普托跨海大桥 克里比深水港等互联互通项目 [17] -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现对和平坚定不移追求 [18] 青年传承与精神延续 - 西南联合大学走出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及170多位院士 体现烽火弦歌不辍 [13] - 当代青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建功立业 [13] - 南泥湾从垦荒处发展为科技试验田和产业开发区 展现艰苦奋斗精神传承 [15]
民进党个别人就九三纪念活动公开叫嚣 国台办:卑鄙龌龊!将依法追责
央视新闻· 2025-08-30 04:20
两岸关系政治立场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 台湾各界代表参加被视为秉持民族大义和坚持正义良知的行为[1] - 民进党当局对参与活动人士采取阻挠威胁态度 被指控丧失民族立场并违背两岸同胞意愿[1] - 大陆方面明确表态将依法追责民进党当局个别人物的"台独"言论 强调坚决打击相关行为[1] 历史认知与民族认同 - 抗战胜利被定义为全民族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同胞被纳入全体中华儿女牺牲贡献的叙事框架[1] - 台湾光复作为民族解放的重要历史节点 大陆方面强调两岸共同铭记历史与弘扬抗战精神的必要性[1] - 民进党当局的应对措施被批评为背弃正义良知 其行为被定性为暴露"台独"本性[1]
台湾一些政党团体举办座谈会 纪念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新华网· 2025-08-18 09:30
座谈会背景与目的 - 台湾社会共好论坛与台湾统一联盟党在台北主办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 旨在还原历史真相并唤醒台湾社会的真实历史记忆 [1] - 活动通过《热血歌》和《大刀进行曲》开场 强调在台湾当局"去中国化"政策下需让年轻世代认识两岸同胞荣辱与共的历史 [1] 历史事实与法理依据 -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80年前台湾光复重回祖国怀抱具有法理依据 属于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日本占据台湾50年间台湾同胞反抗殖民统治斗争从未停止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许多台湾青年奔赴大陆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2] 两岸共同历史记忆 - 台湾先烈曾不畏身死奔向祖国大陆参加抗战 用鲜血与性命表达对祖国深切的情感与认同 [1] - 台湾抗日将领李友邦率领"台湾义勇队"推动台湾同胞有组织参与全民族抗日战争 证明"台湾人在抗日战争中没有缺席" [2] 现实意义与未来展望 - 纪念抗战胜利需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两岸同胞应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 抗日家族后代强调历史不可遗忘 希望两岸和平统一早日实现 [2]